中图分类号:F129.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1309(2018)11-0114-015 一、引言:近代中国工业体系的起点与路径 如何评判近代中国未竟成功的工业化是学界关注已久的一个热点议题,已有的研究或大多截止于1936年或忽略了1930-1940年代内在的连续性。不过,近代中国工业分类与工业总产值再估算的研究均表明,①近代中国前期与后期的工业发展是一个完整的进程,不仅没有在1936年戛然而止,反而以一种隐而不显的方式取得了新的突破。就近代中国工业门类与体系发展而言,学界已有的研究大体上认为没有形成体系,这也符合一般意义上的经验,因为近代中国工业化不甚成功,未能见到合乎当时潮流的工业“革命”以及相关的社会组织与日常生活上的变化,反而因为工业生产能力的落后而积贫积弱。故而,有一种广泛的言论认为近代工业发展中传统生产方式占有绝对的重要位置,现代工业与工业体系未能获得突破性发展。代表性的观点认为:近代中国的新兴工业虽然起步早、发展快,行业门类也较多,但是,工业的整体结构演进缓慢,尽管机器制造工业也不断增长,由于它在工业总产值中的地位弱小,并没有起到突破性的推进作用。②不过在同时,另一种看法认为近代工业的规模与比重虽然不高,但更需要关注其变化的趋向,例如:根据英国、日本等国近代经济转向完成的经验,近代部门的规模与其重要性不一定成正比,二战前中国经济中近代部门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不能仅依据其规模而下结论,而应该注重制造业的发展与其他经济部门之间的相互关系。③如果要对此两种说法做一个较有说服力的判断,就需要弄清近代中国制造业部门内部所形成的相互关系,观测其内部是否形成比较强劲的变化或趋势,才能判断这一关联作用是否存在?从某种意义上看,如何评估近代中国工业体系与演化,以衡量其发展的路径与水准,以便更精准地理解近代中国工业化的特征与遗产,成为学界虽多有讨论但仍没有结论的一个新议题,真相可能并非我们已熟知的似是而非的答案。 近代中国工业发展具有二个显著的特征,第一,现代工业与工业化是外生的,采用了后发国家无一例外的技术引进与追赶策略;④第二,作为一个大国,工业发展在空间上严重失衡,以至于不成比例地集中于上海等少数城市。⑤我们所熟知的近代中国工业起步于同治时期洋务运动中的技术引入,其中比较著名的工业企业有:上海制造局、天津机器局、四川机器厂、马尾船政局、轮船招商局、开平煤矿、大冶铁矿、汉阳铁厂、甘肃织呢局、上海织布局、湖北纱布局,但是,后来仅上海与部分城市(天津、汉口)逐渐形成了不甚完整的工业门类系统。其中又以上海最为成功,成为近代中国的工业发源地与中心地(占有全国总份额的近半数),“上海不特为外国军械、缫丝、棉纺织业之首创,其他各业之滥觞于此者,为数极多。据各书之记载,则机器、电气、造纸、面粉、碾米、印刷、药水、砖瓦、油漆、搪瓷、针织、丝织、绢丝、油墨等等,无不发祥于此地”。⑥一般认为,近代上海形成了相对比较完整的16大类工业门类,根据刘大钧的《中国工业调查》,⑦在近代中国的工业城市中,除了上海之外,还有三类比较重要的工业城市:第一类是依托资源性产业的煤铁矿冶电力行业以及重工业机械制造业的辽宁、河北、湖北三省的工业城市;第二类是以天津、汉口等城市为代表的工业体系相对较为成形的工业城市;第三类是以青岛、无锡、南通为代表的以某些轻纺工业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城市。 鉴于近代上海的冶金、机械、钢铁、电气、化学等重化类基础行业所取得的成绩明显不足,一般均认为其时上海并没有出现比较成形的(或称之为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⑧但是,时人也认为1931年后“全国策励前进,工业进步加速,若干新兴工业皆相率建立,及至抗战前夕,我国工业可谓已经雏形。……(全面抗战后)一部分工业内迁以后,在封锁线内及不利之环境下,努力奋斗,奠定后方抗战工业之基础……”。⑨这些看似矛盾的事实表明,在时间上,近代中国工业体系的萌芽与演化出现了变化、位移与调整。从某种意义上而言,上海代表了近代前中期中国工业体系萌芽与演化的主线索(在重工业方面的成绩明显不足),及至近代后期,特别是二战及战后时期,上海以外其他工业城市及时弥补了上海工业体系演化中的不足之处,共同构成了近代中国的工业体系。因此,本文以上海为起点,分析近代中国工业门类与体系的萌芽与演化,并逐渐扩展到全国,解释近代时期中国工业体系演化的路径与方向。拟重点关注两个方面的问题:第一,在近代中前期,以上海为起点的中国工业体系的萌芽以及其内在的线索;第二,在近代中后期,这一尚未完整的工业体系演化的趋势与方向,以便能更好地理解近代时期(1850-1940年代)中国第一次工业化(或称之为“工业革命”)的来源、路径、水准与趋向。 二、从单项技术移植到多工业门类(1915年前) 专业化与技术进步是推动工业门类增加的首要原因,1829年斯莱特(S.Slater)将英国刚成功的动力织机引进,⑩使得相对更有效率的技术方式在不同产品生产中传播,促成了纺织业的细分。在第一次世界大战前,以上海为起点与中心的近代中国工业发展,经由单项的技术引进,逐渐发展为多个部门与产业,并形成了更多的工业门类。 (一)技术移植中出现的工业门类(1894年前) 近代中国本国的“新式工业发源于上海,而上海工业之用机器制造,则肇始于同治元年”。(11)当时仿效中出现的本国工业主要包括二类:(1)官办、官督商办企业,主要包括军事工业、船舶修造业、纺织业。例如,官办军用工业企业——江南制造局成立于1865年,主要制造枪炮火药、钢材、轮船、机器,并设有翻译馆、广方言馆等。官督商办民用工业企业主要有轮船招商局(1873年)、上海机器织布局(1878年)、中国电报总局(1884年)。(2)民营企业,主要包括船舶与机器修造业、印刷业、缫丝业、纺织业、食品业、火柴业、皮革制造业、玻璃、水电煤公用事业。近代早期上海的民营工业,开始时一般附股于外资企业或洋务企业,涉及航运、保险、银行、码头堆栈、房地产、铁路运输等门类。(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