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传统:继承与超越

作 者:

作者简介:
杜书瀛 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北京100720;作者,男,58岁,研究员

原文出处:
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社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199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1

      目前,文艺理论界最常谈到的话题就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这是历史赋予一代甚至几代文艺理论工作者的使命。

      既然是中国特色,那么有一个问题就无可回避,即必须面对中华民族的传统——传统文化、传统哲学、传统美学、特别是传统文论。我们有五千年的文明史,我们的传统实在是太久远、太丰厚、太强大、也太沉重了。当我们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时,我们从古代到现代的前人,孔孟和老庄,刘勰和钟嵘,严羽和李贽,金圣叹和王夫之,梁启超和王国维,鲁迅和毛泽东,胡风和周扬,朱光潜和蔡仪,等等,他们瞪着无数双眼睛在看着我们。如果无视他们,则谈不上中国特色。

      外国的东西再好,不是中国特色。外国的古人和今人,再出色、再卓越,可以是我们的朋友、密友,可以给我们以很大帮助,我们可以从他们那里吸收宝贵营养,我们甚至可以同他们“恋爱”、“结婚”,但代替不了中国特色。

      中国特色只能是中华民族自己身上的血肉,它的生命只能来源于中国的历史和现实。因此,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犹如生育和抚养一个婴儿,主要和最好是依靠母乳喂养,母乳营养最丰富,最便于吸收消化。母乳,就是中国的历史和现实。

      当然也要吃“洋”奶,而且也绝不可拒绝吃“洋”奶。什么样的“洋”奶都吃一点。只要有营养,都可以吃。鲁迅就吃过进化论的奶、尼采的奶,后来吃得最多的是马克思主义的奶,当然最主要和最根本的还是吃中华民族自己的奶。不要过分听信鲁迅所谓少读甚至不读中国书的过激言辞;倘真的不读,也就不会有鲁迅,不会有鲁迅每个毛孔都透出中国味儿的文艺思想了。大家应该还记得鲁迅在《我怎么做起小说来》中说的一段话:“中国旧戏上,没有背景,新年卖给孩子看的花纸上,只有主要的几个人(但现在的花纸却多有背景了),我深信对于我的目的,这方法是适宜的,所以我不去描写风月,对话也决不说到一大篇。”他在《南腔北调集》中《“连环图画”辩护》中说:“自然应该研究欧洲名家的作品,但也更注意于中国旧书上的绣像和画本,以及新的单张的花纸。”

      作为诗人和文艺理论家的毛泽东也和鲁迅一样,读得最多的是中国书,不说他早年极力推崇范仲淹和曾国藩,即使他成为马克思主义者之后,直到他逝世,中国书也始终不离身边。据徐旭初《红都风云》中记述,长征路上病中的毛泽东一再轻装以减轻负担,许多心爱的东西和书籍都可以不要,但唯独几本中国书割舍不下。他把饭锅、牙刷、牙粉都丢掉了,但铁皮箱里却有《三国演义》、《水浒》、唐宋诗词和路上拣来的地方志。身旁的王稼祥问:“老毛,怎么没见到马列的书呢?”毛泽东说:“马列的书向你们借就行了,我知道你们必带。我这些宝贝在路上到哪里去借?丢了我就要断炊。”另外,从新出版的毛泽东批注二十四史可以知道,整个二十四史,他至少读了两遍以上,而且作了许多批注。对于《资治通鉴》,他也读得滚瓜烂熟。请问在中国现当代的革命家和领导人当中,有谁像毛泽东这样对自己的民族传统如此熟悉呢?无疑,毛泽东是马克思主义者,但他的马克思主义不是德国的,也不是俄国的,而是地地道道中国的,是中国的山沟沟长出来的理论思想。不但他的诗、他的文章是为中国老百姓所喜闻乐见的中国作风和中国气派,而且他的理论、他的文艺思想也是。这就叫作中国特色。

      2

      中国特色的根是中国传统。那种无视传统、不承认传统、全盘否定传统的民族虚无主义,是不会被大多数中国人所接受的。

      对于传统,我们既有无可选择的一面,又有可以选择的一面。我们不能不生活在自己的民族传统里,不能不受着传统的熏陶甚至煎熬,就这一点而言,你无可选择,不管愿意还是不愿意。中华民族之所以是中华民族,就因为有中华民族传统精神的规定性,不管传统如何变化,如何吸收外来的文化因素,但终究保持中华民族的本色,谁也无法消除中华民族传统的天然基因。因此,我们不赞成那种全盘否定传统的态度。

      但是,以怎样的态度对待传统,以怎样的方法接受传统、吸收传统、继承传统,接受和继承怎样的传统,却是可以选择的。就此而言,我们不赞成那种无选择的全盘接受的观点。事实上,现在存在着某种无选择的全盘接受的倾向。譬如,有同志提出“告别现代,回归古典”;还有的同志更明确地提出回归儒家传统。这就是在如何对待传统的问题上采取一种无选择的全盘接受“古典”和儒家的“复古”或“厚古薄今”的态度。我不赞成这种态度。我认为应该采取另外一种态度,即毛泽东当年所说的“古为今用”的态度。因为“古”不是目的。“古”是手段,“今”才是目的。“古”是为了“今”。继承传统是为了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现代文艺学。如果明确了目的在“今”,那么,就会站在今天的高度,用科学的立场观点方法去分析“古”,采取吸收其精华、剔除其糟粕的有选择的态度去对待“古”。我之所以不赞成回归古典、回归儒家的提法,原因有三。

      1.是因为传统并不都是好的,而是有好有坏,有精华也有糟粕。

      就以儒家传统为例来说,一方面,它有其对今天有价值的一面。它的仁者爱人、民贵君轻的古典人道主义、人文精神,它的“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高贵人格,它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为人类服务、为社会服务的精神,它的“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言之不文,行而不远”以及“诗者,志之所之也,在心为志,发言为诗,情动于中而形于言”的文艺思想,等等,都是精华,都是需要继承的;但是,儒家传统与现代社会又有矛盾。从整体上说,第一,在政治上,它维护封建专制的等级制度,有反民主的倾向;第二,在经济上,它维护自然经济,排斥市场经济;第三,在思想道德上,它提倡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与现代社会所提倡的独立平等、相互尊重、友爱互助的人际关系相去甚远。这些都是糟粕,不能继承。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