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商业发达地区土改后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向  

作 者:

作者简介:
张会芳,中国社会科学院近代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 北京 100006

原文出处:
史学月刊

内容提要:

作为近代工商业较为发达的地区,无锡土改后的农村社会经济变化情况与苏南纯农业地区相比,既有相同之处也有区别,体现了苏南农村社会经济的复杂性以及土改后中国农村发展轨迹的多样性。苏南农村走上合作化道路的直接原因,是中共政权力量从全国范围着眼的通盘考虑以及其自上而下的层层推动,其深层动力在于中共长期以来希望建立一个平均社会的理想模式。无锡的个案表明,面临合作化运动的大潮,各地虽缺乏自主选择的空间,但运动的进度和成效,一定程度上仍受到地方社会经济基础的制约。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18 年 03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5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18)02-0109-07

      土改后的农村经济发展状况如何,对于客观评价土改的经济效果以及认识农业合作化运动的起源具有重要意义,一直深受学界关注。既往研究探讨的主题包括:土改后农业生产是否恢复发展,农村中的阶层变化趋势是两极分化还是中农化,土地买卖和租佃、雇佣、借贷等现象的重新出现究竟是自发的资本主义倾向还是农民经济在正常范围内的自我调节,由土改向农业合作化的过渡是历史发展的必然结果,还是出自中共在意识形态支配和苏联模式影响下的主观引导与推动等①。围绕以上问题所展开的学术争鸣,丰富和深化了我们对过渡时期中国“三农”问题的认识。然而,不同地区土改后的农村经济变化特点是否一致,这一问题在既有研究中并未得到足够重视。

      本文的写作,是受到了王海光教授《土改后的农村经济发展路向之管窥》②一文的启发。王文以中共江苏省委农村工作委员会1953年编印的《江苏省农村经济情况调查资料》为研究文本,详尽勾勒了土改后苏南农村经济社会变化的图景,主要是地权更加细碎化、租佃和雇佣关系减少、私人借贷停滞、土地买卖极少、饲养大耕畜的数量下降、农民普遍存在怕富心理等,并据此阐述中共选择集体化作为新的农业经营机制的合理性和必然性。王文体现的研究视角和方法路径都颇有值得取法之处。笔者近年来一直致力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前后的无锡农村研究,发现作为苏南工商发达地区的无锡,其土改后的农村经济状况既存在王文所指陈的特征,也有王文所涉调查取样地区未曾出现的一些现象。例如,一些地方的农民在土改时对分配土地不感兴趣,土改结束后仍有不安心农业生产的思想;无锡虽是典型的人多田少地区,但土改后劳动力剩余的问题并不突出,相反由于外出就业劳力多,在乡从事农业生产的人力不足,须雇佣外来客工解决,因此部分农民有种田不合算的感受,等等。

      何以如此?应该和地区选样的不同有关。王文主要依据中共江苏省委农工委1952年年底至1953年年初对苏南宜兴、武进、青浦、句容、江宁、溧水、太仓、常熟、奉贤等9个县的9个典型乡的调查③,这些调查点大都是当地“县或区直接掌握的典型乡”,是工作基础较好地区④。虽然苏南被公认为是“中国农村商品经济最发达的地区”,“农业现代化程度最高”“城乡融合度高”“农副工商兼业度高”⑤,但上述调查点在地理位置上多数距城较远⑥,经济结构中副业所占比重不高⑦,在现代产业部门就业者极为零星。应该说,调查内容主要反映了苏南纯农业地区的情况,而非整个苏南农村的基本面貌。

      那么,以无锡为代表的工商业基础较好地区,在土改后的农村经济状况和纯农业地区具体有哪些不同?究竟是经济层面还是政治角度的考量,影响了苏南土改后的发展路向选择?以下试作探讨。

      一 无锡的工商业发展与农村经济

      无锡县位于苏南地区中部,东连常熟、吴县,西接武进,南滨太湖,北邻江阴。地处传统鱼米之乡,商品经济发达。历史上曾是有名的米市、布市、丝市和钱市。清末以来,伴随以机器生产为标志的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无锡更迅速崛起成为苏南的经济中心。抗战前,当地已拥有工厂三百多家,工人七万多人,其综合经济实力在全国主要城市中居于前列,一度享有“小上海”之称⑧。

      19世纪中叶之前,当地农民主要靠稻麦种植和家庭棉纺织业为生。太平天国后,由于国际市场对蚕丝需求的扩大,蚕桑业在无锡兴起,并迅速取代家庭棉纺织业成为无锡农村的主要副业。20世纪20年代以后,伴随欧美国家对生丝需求的急剧下降和丝茧价格的大幅回落,无锡蚕桑业走向衰退,越来越多的农村劳动力开始转移到上海和无锡城等新兴的近代工商业城市去谋生就业。

      据统计,从19世纪40年代到20世纪40年代的一百年里,上海人口增加了9倍,其主要原因为外地人口,尤其是江南和苏北地区农村人口的流入。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上海总人口的70%—80%都是从中国其他地方移民来的外地人口,他们构成了上海体力劳动者的主体。其中江南农民以进入纱厂、制造厂当工人和在各种店铺、餐厅、旅馆做售货员、服务员者居多⑨。

      作为近代江南地区工商业发展仅次于上海的新兴城市,无锡在吸纳农村劳动力方面的贡献也相当显著。20世纪30年代初的调查显示,无锡制造业当时雇佣了大约6000名工人,相当于无锡农村劳动力总数的12%。若加上商店、旅馆、餐厅和运输等其他经济部门,至少当有12%以上的无锡农村劳动力在当地的新兴工商业谋生就业⑩。在一些距城较近的地带,农村经济受城市工商业的影响十分突出。例如,1929年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研究所调查的黄巷村,位于县城近郊,附近开设有丽新布厂和义生丝厂,居民的从业种类和收入来源就十分多样化。住户职业除农民外,还有工人、商人小贩、手工业者、仆人、船主、神巫、店员、跑街、掮客商、教员等十余种,其中业厂工、商人之户数占总户数半数以上;田内收入仅占全村收入总数的46.13%,而厂工收入占全收入量15.73%,在田外收入中占据第一位,相当于田内收入的三分之一。因此,调查者认为,这里正处在“由农村机构蜕变到工商社会的过程中”,“农村工商业化的趋势,在这里已经是日甚一日,工商业意识已逐渐在农民心理中打下根基”(11)。1931年江苏省农民银行无锡分行调查的该县第四区,毗邻无锡城区,下辖4镇32乡,居民“皆不以纯农为业,而有兼业者为多”。全区居民从事职业者22954人,其中纯农占71.7%,兼工商者19.7%,兼渔者1.4%,兼公职者6.8%。山南地带为民族工业巨子荣宗敬、荣德生的故乡,交通便利,居民从事工商业者尤多(12)。时人常将该区视为无锡之“模范区”(13)及“最富庶”(14)之农村典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