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素质教育及对策

作 者:
王烈 

作者简介:
王烈 江苏商业管理干部学院

原文出处:
华东经济管理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国家教委正式推出并开始实施的“高等教育面向21世纪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改革计划”中,突出了素质教育,培养学生创新能力,发展个性,因材施教,培养和造就能够适应21世纪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良好整体素质的高级人才。改革的思路是从打破旧的教育思想和观念的束缚入手,确立新的教育思想和观念,改革人才培养模式,根据未来社会的需要构建各类人才合理的知识结构和智能结构,优化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提高学生整体素质,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要全面贯彻国家教委这一改革计划,还有一些教育理论问题需要思考。

      一、素质与素质教育

      何谓素质?在心理学上,素质又叫遗传素质,先天素质。这是指人的机体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主要包括人的机体的构造与形态,感觉器官和运动器官的特点,神经系统的特点,大脑的结构与机能的特点。由此推断,所谓人的整体素质就是指人的各种机体的先天的解剖生理特点之总和。

      在教育理论中,教育学对素质的理解显然不会只停留在心理学素质概念的理解上的。教育学认为,素质是学生个性、能力形成和发展的自然(生物学——生理学)基础(或前提)。如果离开了这个物质的自然基础,就谈不上学生能力、个性的形成和发展。例如早期聋哑儿童就不具备音乐能力发展的素质基础。这是教育学中对素质理解的唯物论。然而,教育理论认为,素质并不等于能力、个性,一个人也不能根据其先天宿命论地决定其一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这就是教育理论对素质理解的辩证法。因此,教育学认为,素质只是人的心理发展(包括能力、个性)的生理条件。它并不完全决定一个人的心理内容及其发展水平。人的心理内容及其发展水平主要应取决于社会实践。对于学生来说,主要取决于环境因素的影响,其中包括教育因素的影响——学校教育、家庭教育、社会教育、团队教育和自我教育。教育学认为,人的素质也是在社会实践中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的。人的某些先天性的素质缺陷,甚至可以通过实践和学习获得不同程度的补偿。即某种素质缺陷可以通过其他高度发展的素质所形成的个性、能力予以弥补或代偿。这正是教育的魅力所在。

      何谓素质教育?由前述有关素质概念的推论可知,素质教育乃是运用教育的手段,一方面使学生充分发展素质中那些天赋的遗传性特质,或通过其他素质的长足发展以补偿某些素质的先天不足(或缺陷);另一方面使学生的心理素质按照社会的需要,在某些方面或某个方面,逐渐发育和成熟起来,以适应社会对人才的特殊要求。

      为什么要在今天突出素质教育?它在教育理论上有什么突破呢?为了回答这个问题,就必须要回顾一下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教育界观念的转变及教育思想的发展轨迹。

      在计划经济条件下,学生(这里主要指大专学历以上的学生)由国家包分配。因此,长期以来大学生根本就不存在就业难的问题。由于计划经济固有的弊病,使得学校教育越来越成为脱离社会需求的象牙之塔。教育界在教育中追求的是知识的系统性、理论性和科学性,相对忽视知识的应用性、实践性和适应性,从而形成了单纯传授知识的教育模式。改革之势风起云涌之后,教育界也深感教育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当时社会对大学生的反映主要是“高分低能”,“缺乏解决实际问题和动手的能力”。在改革形势的推动下,中国的教育界展开了“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的大讨论。通过讨论形成了以下三点共识:一是在当代信息化社会,教育界也面临着信息爆炸的问题,靠延长学制根本无法解决“人生之有限而知识之无穷”之间的矛盾。单纯的知识传授走进了死胡同,必须另觅出路。二是认识到“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因为学生在学校里所获得的知识毕竟是有限的。如果通过教育能使学生学到“捕渔”的能力,那么他们毕业以后就可以自己到知识的海洋中去捕“鱼”。三是知识与能力的辩证统一。能力的获得不能游离于知识传授之外,而知识传授的目的在于提高学生的能力。

      随着“传授知识与培养能力”讨论的深入,西方现代教育理论逐渐进入国门。当人们研究了美国心理学家基尔福特的“智能结构模型”以后,通过总结教育改革的实践发现:当学生具有一定知识和能力之后,在实践过程中,这些知识和能力将作为一个整体发挥作用,不是这些“知识”、“能力”的机械相加,而是它们的有机组合或组装。这种组合或组装的能力是超越于从知识中获得的能力的更高级的能力。这就是为什么在大学里两个学习成绩差不多的学生,在工作中的表现会不同;或者成绩差的学生,在工作中的贡献反而大的基本原因之一。

      二、问题与难点

      由此引发出一个深层次的教育问题,一是知识、能力对于从事某项工作的人来说,必须具有合理的结构;二是知识、能力就其各自的微观结构来说也应该是合理的。为了探索这两个方面的合理性,我国的教育改革由“知识+能力”的模式转变到“智能结构”模式上来了。深化课程改革(教育内容、教学方式等)的目的就在于使我国的高等教育能培养出具有最佳智能结构的各种人才。

      然而在教改的实践中又暴露出更深层次的问题。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