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现象剖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秉德 西北师范大学教育系教授,兰州 730070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1997 年 09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教师都是从事教学工作的。为了做好教师工作,他们必须经受专业的训练,训练包括教育教学理论的学习。用理论来指导实践,以实践来促进理论的学习,这样往复循环不断地把教学实践和理论提到更高的水平。我们的广大教师和理论工作者都兢兢业业地这样工作着。我们各级各类学校的各科教学工作基本上也是在日益创新的理论指导下,不断地提高着。这是当前教育现象的主流。

      然而,目前也存在着另一种情况——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的分离现象。例如,教学实际工作者中有的人认为书上说的学了用不上,解决不了实际问题,而教学理论工作者中也有的人往往感到教学理论对教学实践的指导作用似乎并不太大,双方都为此感到苦恼。这也就是所谓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的现象。这种现象确实是存在的,但情况并不完全相同,形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也很不一样,必须具体地加以分析。

      第一种情况是,有些教师并未认真系统地学习理论。他们虽然也读书学习,但是浅尝辄止,不求甚解,或者人云亦云,只是照着别人的老路子亦步亦趋,盲目模仿。他们也有一些关于教学的知识,但是很不完整,缺乏系统,甚至并不十分正确。以这样的知识指导自己的教学工作,自然是难以把教学质量提高的。这种情况主要是由于教师未能认真学习,这自然不能怪罪于理论工作者。严格说来,这种现象不应算是“两张皮”。因为这里并不存在科学的教育理论这张“皮”。

      第二种情况是,有些教育教学理论工作者,虽然读了些教育书籍,学了些关于教育的知识,但是对于教育理论并未真正掌握,对于教育教学实际情况更是不甚了了,这样的人写起文章、书籍来只是照搬照抄,罗列教条。这样的书或文章,教师读起来自然是味同嚼蜡,用起来必然是凿枘不合,无法下手。这种情况属于书籍文章的质量问题,也就是作者的态度与水平问题以及出版界的风气问题,不能责怪教师。

      第三种情况是,由于理论表达深浅的程度与教师已有的水平不相符,因而产生不能很好地结合的情况。从教学理论方面看,理论有深浅之分,同一理论的表达方式也有深浅之分。从教育实际方面看,教师的业务水平有高低之分,他所面临的需要解决的教学问题也有复杂与简单的不同程度之分。而他所面临的问题也是通过他自己的业务水平体现出来的。从这个角度看,所谓理论与实际相结合就意味着教师所选读的书籍和文章必须和自己的业务水平相切合。太浅了,读来索然无味,无补于实际。太深了,难理解也用不上。然而,如何使书籍文章和教师二者能够切合起来,这一问题并未引起人们的重视。这种责任一方面在理论工作者,他们写东西只顾表达自己,并不大考虑对象是什么人,接受能力如何。所以问题解决办好最好是编写不同程度的书籍,标明适用对象,以供教师选用。而教师这一方面也应注意选用适合自己的文献来学习。这中间如再有学校领导人作些组织工作,从中发挥引导作用就更好了。

      第四种情况是,从较高的教学理论到实际应用,这中间还缺乏相应的一系列过渡性学科的建设问题,这与第三种情况不同。第三种情况是就同一学科的表达的深浅程度而言。而第四种情况则是指教学论的应用性层次而言。因为,广义的教学论是一个学科群。它们之间就理论与实际结合的关系程度来说,并不都是同位的。其中,一般所称的教学论是对教学有关规律的最高概括。它距离具体的教学实践较远。要把它用之于实际还须其它的子学科为之铺垫。例如学科教学论、学科教学法、教学评估学,以及教学方法、教学艺术、现代教学技术等,都可在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之间产生着搭桥的作用。教师在钻研教学业务时必须了解这些学科之间的关系,要结合起来学习,并不是一步可以到位的。就教学理论工作者来说,他们必须分工,在不同的层次上展开研究,为实际工作者全面服务,以适应他在不同情况下的需要,以利于教学理论与教学实际的进一步结合。

      第五种情况是,教学实际工作者运用理论的态度与方法问题。有的教学实际工作者总是想把书上现成的东西搬来就用,发现未能取得预期效果,就怪罪教学理论脱离实际。这种做法与想法是不恰当的。因为影响教学工作的因素是多方面的,教师进行教学活动时必须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创造性的劳动。即使是科学的理论和成功的经验,也存在一个自己的消化、加工等再创造的过程。现成的象“处方”一样的教学理论是没有的,思想懒汉是不能把教学质量提得很高的。这样的人埋怨理论无用,是没有道理的。

      总之,所谓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两张皮”现象及其产生的原因,主要不外乎以上五种。因此,要使二者能够结合得好些,就必须区分以上不同情况有针对性地加以解决。

      最后还必须说明,教学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不是靠一次或几次努力就可长期凑效的。它是一个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因为实践不断发展变化,而理论也在不断地更新进步。只有把二者协调起来,像人们用两条腿走路那样,才能使教育教学质量一步步地提高。而要做到这个地步,还需要理论工作者与实际工作者更进一步地互相靠拢。特别是理论工作者要面对教育实践,并尽可能参与实践活动,决不可一直坐在书斋里苦思冥想、闭门造车。实际工作者也要学理论,遇有不合处也可与理论者对话,采取各种方式提出批评以供理论工作者参考。这样,双方心里都想着对方,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应该说,这是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思想基础。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