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教育具有生产性,这是无可否认的事实。然而,现代教育有无消费性?怎样理解教育的消费性?它与生产性有什么关系?明确教育的消费性对于教育实践有何意义?这是一个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人们作出回答。 一、消费性是教育的客观属性 与教育的生产性一样,消费性也是教育的客观属性之一。然而,什么是教育的消费性呢?在我看来,教育的消费性是一个具有多层含义的概念,起码包括如下三方面内容:首先,在最切近、最直观的层面上,教育表现为直接的消费部门,而非生产部门。其次,教育是人们特有的一种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是人的总体消费活动中的一个部分。最后,教育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下面我们略作讨论。 关于教育消费性的第一层含义,即教育在其现实性上是消费部门,而不是生产单位的问题,是不难理解的。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两种劳动(生产劳动和非生产劳动)划分的理论明确地把教育纳入非生产劳动范畴。而非生产劳动虽是社会必需的,但它不直接参加生产过程,不直接生产物质产品,更不直接创造报酬基金。不仅如此,非生产部门还要持续占有和消耗物质生产部门所创造的财富为其活动的基础。因此,马克思恩格思也把非生产部门列为消费部门。教育就是这样的部门。关于教育活动的消费性质,马克思在《哥达纲领批判》一书中有精辟的论述。马克思在批判拉萨尔主义所谓社会主义“不折不扣”的“公平分配”论调时指出,社会的劳动所得绝不可能“不折不扣”地进行分配。社会在分配之前必须从中扣除用于扩大再生产等有关生产费用。在扣除上述费用之后,“剩下的总产品中的其他部分是用来作为消费资料的”[①],而对这部分消费资料仍然不能“不折不扣”地分配,“在把这部分进行个人分配之前,还得从里面扣除:第一,和生产没有关系的管理费用……第二,用来满足共同需要的部分,如学校、保健设施等”[②]。可见,马克思主义创始人是把教育当做公共消费事业和消费部门看待的。 关于教育消费性的第二层含义,即教育本身作为人类的消费活动、消费对象和消费方式问题,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对此也有过清晰的论述。马克思在谈到工人阶级争取教育权问题时曾指出,接受教育意味着人的精神享受,而且是一种高级的精神享受。他说:“工人参与更高一些的享受、以及参与精神享乐——为自身利益进行宣传鼓动,订阅报纸,听演讲,教育子女,发展爱好等等”[③]。显然,教育是一种享受性和发展性的消费活动,工人阶级争取受教育权实质上是争取消费资料分配上的平等,占有本该属于自己的消费资料。 历史地看,教育这种活动是人类追求精神享受、陶冶性情的生活构成。无论过去、现在、还是将来都如此。远古时代的社会生产力水平十分低下,人类的消费资料还非常有限,甚至满足不了起码的生存需要,人们不仅消费水平低,而且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也相当单调贫乏,那时的教育还不可能从生产中脱离出来成为人的独立的消费对象和活动方式。进入奴隶社会以后,由于生产的发展和产品的剩余,人们的消费内容、消费结构和消费方式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在生存消费需要基本得到解决且不断改善情况下,享受和发展问题被提到日程上来。于是,正式的、专门的文学、艺术、教育等精神消费活动便应运而生了。当然要指出的是,古代阶级社会,学校教育不是大众消费品,而是少数统治阶级及其子弟的独享物,是统治者及有闲阶层的奢侈品(即便这样,也是社会的一种进步)。古人强调的所谓“文雅教育”、“和谐教育”、“人格陶冶”、“人的教育”等集中反映了少数统治者对精神享乐和发展的追求。 近代以来,尤其是现代社会生产、科技的高速发展带来了人类消费生活领域的革命过去只有少数人才能享受到学校教育的特权被打破了,学校教育开始逐步普及到每个人的身上,尽管这种教育并不是每个消费者都能自由选择的,尽管这种消费还带有明显的功利性、工具性色彩,但它毕竟使人们体尝到现代文明的果实,精神上获得了快乐和富足。同时,随着生产过程的机械化、自动化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将从繁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自由时间、闲暇时间逐渐增多,学习、教育、娱乐等活动将越来越成为人们的消遣内容和方式。教育的消费性也日益凸显出来。 关于教育消费性的第三层含义,即教育对人的整个消费活动具有极为重要的影响问题,长期以来没能引起人们的重视。人们谈论教育的生产功能多,研究教育对消费活动作用的少。事实上,消费活动是,一切其他活动得以进行的前提、基础和动力。正如马克思所说的:“人们首先必须吃、喝、穿、住,然后才能从事政治、科学、艺术、宗教等等”[④]。但人类的消费活动又不完全是一种本能行为和自然过程,它首先是社会文化现象。一个民族、一个国家、一个阶层、一个群体以及具体的个人,其消费观念、消费结构、消费方式、消费内容的背后都深刻地隐藏着这个民族、这个国家、这个阶层、这个群体乃至个人的精神风貌和素质烙印。因此,在某种意义上说,教育影响人类的消费活动。人的消费观念、消费行为方式不是物质进步的消极自然物,而是有目的的文化教育的结果。对此,有人作过专门探讨,认为教育在人的消费活动中具有增值功能(表现为教育可以通过提高生产力水平而丰富消费资料和通过教育而增加个人收入及消费能力)、导向功能(表现为教育可使消费者学会消费、形成正确的消费观念和心态),调节功能(表现为教育能够调节消费支出的范围和比例,促进消费结构合理化)[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