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现存问题及其应对策略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定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 100732 陈定家,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文学所研究员、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阅江学刊

内容提要:

已有20多年历史的中国网络文学,充满活力,潜力巨大,取得了有目共睹的创作实绩,但在累累硕果背后也潜藏着重重危机。如何应对网络文学的当前困境和发展阻力,如何克服理论滞后、批评缺席、观念创新乏力、研究方法老套的现象,如何化解产业化与艺术化的矛盾,如何保护原创作品的知识版权等,诸如此类的现实问题,还有待更深入、更扎实、更有效的研究,必须使用“全新的眼光”“全新的政策”和“全新的方法”。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7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分类号:1674-7089(2016)06-0016-07

       近年来,新媒介文化和网络文学进入了快速发展时期。日渐深入的“数字化生存”对当代文学理论与批评可谓是冲击巨大,影响深远。快速崛起的网络社会生成了一种广博浩大、独具特色的网络文化形态。但其中也不乏腐朽无聊、害处甚大的反文化陷阱。正是在这种背景下,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互联网技术和新媒体改变了文艺形态,催生了一大批新的文艺类型,也带来文艺观念和文艺实践的深刻变化……我们要扩大工作覆盖面,延伸联系手臂,用全新的眼光看待他们,用全新的政策和方法团结、吸引他们,引导他们成为繁荣社会主义文艺的有生力量。”①习近平《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前后,十八报告也发出了“加强和改进网络内容建设,唱响网上主旋律”的号召;《中共中央关于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文艺的意见》更是明确提出“大力发展网络文艺。网络文艺充满活力,发展潜力巨大……加强内容管理,创新管理方式,规范传播秩序,让正能量引领网络文艺发展。”②无论是习近平同志提出的“全新的眼光”“全新的政策”,还是十八大强调的“改进”与“管理”,其主要目的都十分明确,那就是要“唱响网上主旋律”“让正能量引领网络”。就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而言,这不仅是文化与文学数字化生存必然要面对的现实,而且也是文学艺术网络化发展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时代赋予文论工作者的历史使命。

       目前,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尤其是网络文化与文学研究呈现出风生水起之势,形形色色的媒介学会纷纷成立,媒介与网络期刊遍地开花,“媒介转型”“媒介创新”等词组在各种学术研讨会词频统计表中高居榜首,“网络”“媒介”等关键词是近几年博士硕士论文中最热门的词汇。从“知网”检索的年度学术论文数量看,与网络文学理论相关的学术文章也呈现出有增无减的上升势头。在网络媒介与数字艺术理论研究方面,新观念、新范畴、新方法可谓层出不穷。就具体的文艺创作与接受情况而言,网络文学和网络艺术可谓春风得意,势头正健,尤其是日新月异的网络文学与数字艺术,其智能化、交互性、织造性、游牧化、沉浸性等审美特征与艺术取向,使传统文论话语纷纷失效,不少研究者试图从媒介大师如英尼斯、麦克卢汉、墨顿等人的著作中寻找理论资源,以期借石攻玉,创立新说。部分西方学者如莫尔、瑞安、霍尔等人赋予当代文论虚拟化、激进化和流动化色彩,也确为当代文论创新提供了足资借鉴的材料。这方面的译介与研究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实绩,但总体说来,还与中国当代文论创新及网络文化研究的现实需求相差甚远。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的这种理论资源严重缺失的状况亟待改进。

       就近几年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的情况看,这个领域的热点问题主要集中在网络文艺理论建构、产业与发展、出版与版权、类型化写作和网络文学影视改编等方面。根据我们对《中国社会科学》《文学评论》《文艺研究》《文艺争鸣》等知名刊物所发表的相关文章的统计与分析,现参照“中国知网”和“中国文学网”“中国作家网”等数十家网站搜集的相关资料,对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的现存问题及其应对策略谈几点看法。

       一、网络文学研究的当前困境与理论突围

       当代学术研究在“大跃进”、大繁荣的背后,也存在着某些恶风陋习,包括学院体制改革中的盲目躁动,学术写作中的蓄意失范,学术出版业的生存艰难,知识生产体系的“造血”乏力,以及通识教育的无根漂浮等等,这一切都与当下日趋严重的“学术生态污染”有关。这种大环境的“污染”与“损害”也不同程度地影响到新媒体文论与批评领域:学术转向的盲目躁动,学术写作的拼贴复制,学术出版的举步维艰,理论体系的创新乏力,以及学术话语的无根漂浮等等,在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领域也都有相应的表现。

       以网络文学研究为例。众所周知,网络的“强”交互性和“弱”可控性使去中心化与双向交流成为网络文学的主要特征。从实际效果看,网络传播的自由性开拓了文学写作的新空间,网络链接实现了文学内容的非线性组织,多媒体技术赋予作品图文并茂、旁征博引的能力,网络文学的双向交互建立了灵活开放的读/写者关系,引发文化意义的内爆。然而,网络文学也出现了本体缺失和主体混乱的趋势。相关研究表明,当下网络文学的发展迫切需要正确的观念引导和学理阐释,但眼下的网络文学理论与批评还远远滞后于网络文学发展的实际需要,并且存在着研究对象隔膜和研究重心偏失等问题,可以说,当前的网络文学总体上呈现出一种“理论滞后”和“批评缺席”的状态。③

       这种“理论滞后”和“批评缺席”状态主要表现在这样几个方面:(1)名实矛盾与身份焦虑甚为突出。时至今日,网络文学概念仍颇有争议,相关研究至今没有得到权威学术机构、知名学者和重要学术期刊应有的重视。某些著名学者在一些重要场合仍会把网络文学的“野蛮发展”视为文学衰败表征。摇篮中的网络文学在传统文学面前常常会遇到“未成年人请勿入内”的劝阻。(2)理论与批评两不相顾,隔膜甚深,理论与创作的脱节现象更为普遍。在多数情况下,研究者所论述的网络文学与网络批评者所言说的作家作品大相径庭,理论、批评视域中的网络文学与鲜活、丰富的网络终端上呈现的文学作品更是迥然有别。(3)研究对象过于单一,理论话语系统远未形成。有关网络文学的新情况、新问题通常难以受到及时关注,譬如说,十多年来,网络文学研究过分聚焦于痞子蔡、慕容雪村、安妮宝贝、李寻欢等少数作家身上,言及作品,通常也只是《第一次亲密接触》《成都,今夜请将我遗忘》《天堂向左,深圳往右》《悟空传》《告别薇安》《成都粉子》《成都,爱情只有八个月》等数量颇为有限的几部小说。至于网文批评的“快速反应部队”,往往只聚焦于媒体关注的影视改编作品上,如《旋风少女》《盗墓笔记》《花千骨》《琅琊榜》等,这一类网文批评大多如同媒介浪潮中随波逐流的浮萍,应景空话居多,真情实感偏少。(4)学术话语老套,研究方法陈旧。不少学者生硬照搬传统文学的研究模式,以致对象与方法之间的方枘圆凿现象比比皆是。早期的研究者对网络文学不够了解,缺乏必要的新媒体知识,在研究过程中,借用一些既定理论模式作为权宜之计,这也是情理之中的事情。但传统文论在网络文学面前往往如“前朝古剑”,作为礼器固然不失威严,作为兵器则不堪一击。即便是一些时髦的外来理论武器,如后现代主义、消费理论和狂欢化理论等,在当下中国网络文学的批评实践中也多如隔靴搔痒,其学术阐发的有效性往往大打折扣。(5)“印象式批评多、学理化分析少”“宏观概述式综论多、作家作品个案分析少”。凡此种种,固然与网络文学作品的自身质量普遍不高有关,同时也与批评家对网络文学比较普遍的轻慢态度不无关系。在不少学者心目中,网络文学研究似乎还算不上真正的学术研究,重要的学者与批评家很少将自己的主要精力花费在网络文学的文本解读上。即便是进行网络文学研究,也往往是采取一种宏观的视角对网络文学进行整体评估,关注的焦点多是网络文学存在的合法性问题、网络文学的特征问题、网络文学创作的缺陷问题等。更为可悲的是,这些大而化之的研究文章存在着极为严重的观点重复和“话语空转”现象,但学术界对这类缺失不是视而不见,就是以弄臣心态一笑置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