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刊网址:http://nysk.njupt.edu.cn 中图分类号:F614;K271 文章编号:1673-5420(2016)03-0094-11 中国人民邮政经过建国初的恢复整顿后,提前完成了“一五计划”,呈现出蓬勃发展的态势。嗣后,邮政各项工作进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然而,在当时急于求成思想的指导下,“大跃进”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迅速掀起,邮政通信在短期内超常规畸形发展,使邮政事业受到干扰。基于此,1960年年底邮政通信部门贯彻执行中共中央提出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调整为中心,全面整顿各项工作,国家邮政得到恢复和发展。截至1965年年底,邮政企业的各项调整任务顺利完成,邮政事业全面好转,通信质量普遍提高。鉴于此,研究自“一五计划”至“文革”前的邮政网路发展及其影响,对于管窥当代我国邮政事业发展历程具有重要的意义。然不可否认,关乎本题之研究,迄今学界着力甚少。既如此,本研究拟做尝试,如有阙漏,尚祈方家补正。 一、邮政网路之邮电局所 建国初,我国邮政通信网络基础薄弱、网点稀少、设备陈旧。邮电部成立后,采取积极措施,充分发挥社会力量,建设与调整邮政通信网路。即便在“大跃进”时期,我国的邮政通信网路基础设施也有一定程度的发展。1958年,全国农村人民公社化高潮中,邮电部门提出“社社设机构,村村通邮路”的目标,要求把报刊送到田间地头,由此自办局所发展速度加快。至1960年,连续三年共新增自办局所4 763处,全国邮政自办局所近30 000处,比1956年增加38%(见表1)。这一时期,邮政部门增加自办局所有利于提高服务质量,但自办局所的过度膨胀,也造成企业负担。1958-1965年全国邮电每一局所平均服务面积分别为158.1、163.8、155.5、185.5、215.7、218.1、219.4、219.2平方公里;每一局所平均服务人口分别为1.1、1.1、1.1、1.3、1.5、1.6、1.6、1.7万人;农村通邮面,邮件直投乡(镇)1959-1965年的比重分别为99.9%、99.8%、97.5%、95.3%、97.3%、97.8%、98.3%[1]190-292。
广东省1958年上半年,全省已实现乡乡通邮,98.7%的农业社通邮,其中已有76个县达到社社通邮。农业社邮递员共计9 014人,比1957年年底增加8 482人。1958年上半年增设自办邮电机构252处,完成年度计划300处的84%;同年全省有邮电局及邮局116处,邮电支局及邮电所达1 399处,共计1 515处[2]。福建省邮电局1959年5月召开第七次全省邮电工作会议,要求“(人民)公社所在地原则上应设置邮电自办机构,个别业务量不大可改设代办所;生产大队所在地可设代办所,邮件不多的可设邮票代售处或不设,特殊情况也可设置自办机构,生产队一般不设服务机构”[3]。“几年来贯彻农村邮电建设国家力量和群众力量相结合方针,通过各种形式(如分邮站、社邮递员等),组织邮政投递网。”县邮电局营业时间,一般应有16小时[3]。而云南省1958-1965年,各年邮电局所数分别为3 176、1 778、1 739、1 271、1 165、1 202、1 222、1 288处。其中,自办局所分别为1 221、1 500、1 464、1 185、1 076、1 122、1 150、1 194处,代办所分别为1 603、278、275、86、89、80、72、94处;信箱信筒1963-1965年分别为2 690、2 821、3 923个[4]1。 经过“一五计划”,四川省邮电事业的国家自办机构增加到1 813个,比1952年增长近4倍;县市邮电局共有198个(包括成都、重庆、自贡3个市局),专区邮电局13个,自治州邮电局3个。该省1957-1958年各年自办邮电所为1 813、1 944处,人民公社办邮电局所1958年为4 256处。1958年年底四川省有邮电局所13 065个,比1957年增加1倍多。其中,农村局所为6 100多个,并在公社的生产大队和厂矿工地设立邮电服务点44 829个[5]。四川省邮电事业发展规划指出:首要应增加邮电服务点,即增设邮电局所,到1962年计划增设局所1 500处,到1967年计划增设局所5 000处,全省达到13 818处,平均每一局所服务6 300人左右,“并发展流动汽车邮局,同时在农村中每个集中的居民点都设置能办理全部邮电业务的局所,大大方便群众使用邮电”[6]。至1962年年底,该省邮电局所为5 589处,比上年减少1 089处,在调整当中变动最大的是社办和代办,在1961年有社办局所3 367处,代办所1 080处。经过一年调整,90%以上的社办变为代办,减少了人民公社在人力、物力、财力方面的负担。而1962年与1957年相较,邮电局所总数共增加418处,其中自办的增加107处、代办的增加249处[6]。该省1958-1965年邮电局所变动情况见表2。
二、邮政网路之邮路 虽然当时技术基础和资金条件有限,但我国邮路仍有发展,如1958-1960年间,全国邮路总长度由301.2万公里增至408.5万公里。1962年,全国农村邮路及农村投递路线为224.9万公里,1965年增至304.5公里[7]142。1965年与1957年相比,全国邮路及农村投递路线总长度增长127万公里,增加57%[8]123。1958-1965年,全国邮路总里程变动不大,主要是非机动车运输工具邮路变动不大,机动运输工具邮路则有一些增长,具体概况见表3。
譬如四川省规划1962年以前,根据交通发展建设,拟在成都、重庆、内江、宜宾、西昌、广元、南充等地建设邮件运转中心,以加快邮件转运速度。到1967年,“全省县以上的干线邮路,和县到公社的邮路,全部使用机动或机械车辆运邮,使全省绝大部分的县和公社都可以看到当天的省报”[6]。该省1957年邮路总长度171 636公里,1958年增为413 102公里,增加1.4倍;自办汽车邮路由965公里增加到3 453公里,增长3.6倍,运邮汽车增加44%,大为提高设备利用率;专用汽车邮路25条,共6 222公里,有长途运邮汽车59辆,与1957年比较,条数增长1.4倍,行程公里增长1倍。1959年再开辟成都—南充和成都—西昌的两条航空邮路,共642公里[5]。具言之,该省1961-1965年度邮路总计分别为131 770、119 741、122 304、111 622、118 948公里,其中农村邮路分别为107 586、95 774、93 298、83 371、90 947公里;航空邮路分别为1 611、598、917、905、905公里;铁道邮路分别为1 612、1 693、1 803、1 451、2 639公里;汽车邮路分别为18 008、18 783、2 1 864、19 186、20 586公里;自行车邮路分别为24 448、19 179、22 269、21 809、23 834公里;马班邮路分别为7 735、6 595、6 373、3 890、4 267公里;步班邮路分别为76 687、69 730、65 425、55 808、58 206公里[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