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互联网技术的高速发展和国际交往的日益扩大,公共领域正在全世界范围内呈急速扩张的态势,地球村的理念已经被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在这种背景下,公德水平的高低已经成为当下检验一个人、一个团体乃至一个国家是否具有现代品质的重要标志之一。改革当前我国学校的公德教育状况,寻找适合我国文化传统和现实教育状况的公德教育路径,对培养具有现代品质的年轻一代具有重要意义。 一、公德及公德形成所依赖的基本条件 (一)现代视域中的公德 公德是在公共领域内公民与陌生人或团体打交道时应遵循的基本准则。著名社会学家塔尔科特·帕森斯(Talcott Parsons)一直十分重视社会沟通系统在社会基本构成体系中的重要地位。他说,“沟通是社区结构的一个方面”。[1]随着信息技术的日益完善和国际化网络社会的逐步形成,公共领域已经不是传统意义上的可视化公共场所,它还延伸到用现代信息技术支撑的具有国际化意蕴的信息交流领域和可瞬间应答的沟通平台。现代信息化技术使当代公共领域的边界变得无限广阔,这使得公德教育具有了以往任何一个时代都无法比拟的重要价值。由于现代社会是由清晰的私人领域、公共领域和职业(学习)领域共同构成的社会,因而公德是现代人不可或缺的核心素养之一。与私人领域及工作(学习)领域不同,公共领域强调参与者具有平等的身份,其领域对人们的准入资格一般没有限制。 “共有、共享、共遵和共护”等观念是支撑和引导人们形成和坚守公德的核心理念,而认知的清晰性、对公德价值判断的高低、相应情感反应的积极与消极以及能否导致符合公德规范的行动是判断人们公德水平高低的主要标志。 (二)社会公德形成所依赖的基本条件 人的道德是处于活化状态的社会历史文化特质与当代新生的文化特质共同影响下,个体通过观察、认知、实践等多次反复后逐渐形成的。因此,在特定社会中公德能否有效地形成,有赖于三种基本条件的形成、发展和完善。 一是社会的历史演进过程能否为人们形成公共领域的观念提供现实条件。人的公德的形成与公共领域观念的形成密切相关。如果没有公共领域观念的先期形成,确立相应的规则和遵守规则就缺少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公共领域观念基础的形成并不是人们期望的应然状态,而是整个社会历史发展的现实结果,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中,其基本构成体系中所存在的公共领域为主流性公共意识的形成提供了基础条件和实践机会。 二是现实的社会制度和伦理价值取向能否为“共有、共享、共遵和共护”理念的形成提供清晰一致的法律保障和伦理价值指引。因为在整个社会的主流规范体系中,法律处于显性的地位,它不仅仅指向人们最为关切的领域,而且彰显在特定的社会主流规范体系中究竟什么是核心的伦理价值和是非标准。 三是社会能否为教育者特别是学校打破公德困境提供清晰的教育方向和宽松的实践环境,从而为道德变革从学校兴起提供积极的社会认知和现实可能。这是因为,按照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教育家们的观点,社会具有要求学校复制现存文化的强大力量。只有当社会自身开始清醒地意识到现实社会的公德水平已经不能满足社会健康地运行和发展,并希望学校有效地帮助年轻一代形成新的公德观念和行为时,学校才有可能在公德教育方面发挥积极的作用。 二、当代学校公德教育的现实选择 现代学校在传播和实践新的道德观念方面潜含着巨大的优势,特别是在价值观念和社会结构冲突明显的转型时代,学校应责无旁贷地成为新道德的倡导者、传播者和先行实践者。近些年,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公德建设,许多地方都出台了公德建设纲要,社会各界普遍期望年轻一代能形成符合时代发展要求的公德素养。这为学校推进公德教育改革提供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现实可能。 (一)充分发挥准公共领域的特殊地位,成为清晰划分私人领域与公共领域的示范区和先行实践区 有学者基于哈贝马斯的理论,认为“学校空间并非纯粹的公共领域,因为它与国家领域、市场领域、家庭私人领域发生着各种各样的联系,它只具备有限的独立性、公益性、理性批判性以及协商对话性。因此,我们只能把学校空间视为准公共领域,而不是一个纯公共领域。”[2]笔者认为,学校准公共领域的地位说明以下两点。 一是它具有联系两个以上领域的独特地位,这为学校和教师帮助学生划分公共领域和私人领域提供了实践和认识的前提。二是它有通达两个领域的有利条件。学校具有介于公共领域与私人领域之间的地位,同学和老师间共同扮演着介于陌生人和血缘亲人之间的角色,这为帮助学生顺利完成从熟悉私人领域到熟悉公共领域和职业领域提供了过渡的绝好阶梯。笔者注意到,在那些尝试着由家庭独立完成孩子基础教育的实践中,仅仅在家庭,仅仅依靠家长,孩子的社会化过程很难健康完整地实现,这正是家长所面临的最大问题。这表明,在现代社会中,学校是儿童青少年完成社会化不可或缺的重要领域。 当然,即使在学校中,学生的公共意识和公德也不是自然形成的。如果没有公共领域的观念,确立和遵守公共道德就缺少了基本的前提和基础。因此,要想帮助学生形成良好的公德,学校和教师必须做好如下两方面的工作。 一是做好区分个人领域和群体领域这项基础性的工作。人的生活和工作(学习)的空间大致可以分为两类:一类为人与人结成一定关系的群体领域,它涵盖了包括公共领域在内的多种群体性工作、学习和生活领域,教室、车间、饭店、车站、电影院都是这样的领域;另一类为个人领域,关门独处和我们的内心世界就是这样的领域。包括个人独处、兴趣和爱好的选择、能力倾向、美学偏好以及个人隐私等多个方面。在这一领域中个人的表现一般不损害他人或群体的利益。例如,不及时清扫自己独居的房间,喜欢绘画而不是弹琴,更擅长数理类课程而不是语言类课程,喜欢简洁的装饰而不是繁复的装饰,将自己内心活动写到日记中,等等。[3]在教育实践中,教师要善于结合实际发生的相关事件和相关规则,引导学生形成两种不同领域的观念,并从学生身边熟悉的事物入手,由浅入深地引导他们学会区分哪些事物是属于个人领域,哪些事物是属于群体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