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时代”的文艺生产与审美接受

作 者:
李雷 

作者简介:
李雷,文学博士,中国艺术研究院研究室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029)。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辑刊

内容提要:

“微时代”的独特文化表征不仅指向社会政治生态、经济结构、生活方式等的“微”转型,亦体现于个体认知方式与价值观念的重塑,文学艺术的生产、传播与接受过程的全面革新。数字媒介技术主导的“微时代”,关于“日常生活审美化”的理论言说正演化为一种普遍的现实景观,“人人都是艺术家”的现实合法性也愈加凸显。但媒介技术悖论和草根创作群体的自身缺陷,致使当下多元化的文艺生态存在着“娱乐至死”和“金钱至上”等不良价值取向以及审美接受的肤浅化、盲从性与非理性等问题。“审美的人”只有保持足够的主体性与人文理性,处理好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二者之间的关系,方能在充分享受先进技术成果的同时,做到自由地创作和无功利地审美,真正实现审美化与诗意化的艺术人生。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5 年 1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B8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6198(2015)04-0138-06

       当下,微文化正以其即时性、交互性、碎片化和去中心化等特质重新定义当下的时代。微博、微信等新型自媒体在改变人们的交际模式、阅读习惯和生活方式的同时,亦潜在影响着社会的公共文化空间与政治文化生态;微店、微支付、微营销等则不断冲击着传统广告传媒业、商品销售业、餐饮娱乐业等的行业秩序与经营理念,触动了社会经济格局的调整与优化组合;凡此种种汇聚成一股强大的、革命性的微文化潮流,我们正快速步入无“微”不至的“微时代”。

       一、“微时代”与“人人都是艺术家”

       “微时代”的诞生,基于当下异乎强大的云计算技术、移动互联网技术和现代通信技术等的完美融合,正是这些高端技术的融合,促使当今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艺术及生活形态等的“微”转型成为可能,令大众的日常生活状态发生着与大工业时代大相径庭的深刻变化。“微时代”信息传播的交互快捷性,加快了日常生活节奏,提升了现代社会的公共性、开放性程度,同时个性与差异亦日益被尊重,强调文化多元、信息共享与个性独立的新型文化逻辑正主导着社会的运行秩序和文化生态,社会公众愈加娴熟地运用数字媒介来应对不断加快的生活节奏,填充碎片化的生活空间,表现出迥乎以往的工作、学习和生活状态。而且,这种改变不仅体现于外在的生活方式或行为交际模式,还涉及到与人类精神生活密切相关的文化艺术。

       人类艺术发展史已充分证明,艺术与技术密不可分,艺术的发展历来离不开技术的革新,艺术总是在与技术的不断对抗和对话中走向进步。海德格尔曾对二者的关系做了充分的说明:“由于技术本质并非任何技术因素,所以对技术的根本性沉思和对技术的决定性解析必须在某个领域里进行,此领域一方面与技术之本质有亲缘关系,另一方面却又与技术之本质有根本的不同。这样的一个领域乃是艺术。”[1]瓦尔特·本雅明则直接对机械复制时代的来临大唱赞歌,在他看来,“在1900年左右技术复制达到了一种标准,这使它不但能够复制所有流传下来的艺术作品,从而导致它们对公众的冲击力的深刻的变化,并且还在艺术的制作程序中为自己占据了一个位置”[2]。正是机械复制技术直接导致了传统“灵韵”艺术的消逝,并真正将艺术从宗教、权贵的垄断独享中解放出来。可以说,人类艺术史上任何一次大的艺术飞跃与提升总与新技术、新材料的发现与发明相关:摄影技术的发明直接改变了西方古典绘画绵延了数百年的透视法则,推动了印象派、立体派等现代绘画流派的诞生;3D立体技术的横空出世则彻底颠覆了人们的观影模式,引发了电影艺术观念的革新……相应地,“微时代”的技术变革与融合,也给当今的文学艺术发展带来了难以估量的影响,使其表现出迥乎以往的美学景观与丰富多元的生态格局。

       “机械时代正在退出舞台”,“电子时代”亦不再流行,人与信息高度一体化、“行动及其反应几乎同时发生”的“微时代”方兴未艾。[3]如果说,机械复制技术彻底改变了传统艺术的存在形态与传播样式,打破了权贵精英对于艺术的垄断,开启了艺术的民主化与世俗化进程的话;那么,“微时代”的来临,则进一步破除了艺术的神圣光环,不仅基本消解了艺术与生活之间的固有界限,使得艺术彻底融入生活之中,艺术鉴赏越来越成为一种日常行为;而且极大地降低了艺术创作的技术门槛和诸种成本,使得社会底层草根从事艺术创作的梦想不再遥不可及,帮助他们实现了由单纯艺术接受者向艺术创作者的身份转变。

       随着互联网及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移动终端的普及,对于相关艺术知识的了解,基本艺术创作技法的学习,与艺术家的沟通交流等,正变得越来越简便易行,这些皆为普通人进行艺术创作创造了极大的可能性。越来越多的人,尤其是年轻人,直接使用智能手机和平板电脑进行摄影、录像乃至绘画,并借助相关APP应用软件顺手对这些图片、视频等素材进行一定的编辑处理与美化加工,然后迅速上传至微博、微信等网络社交平台,与广大网友粉丝分享互动。当下颇为流行的“微电影”“微小说”“微话剧”“微动漫”“微摄影”等艺术样式,便主要来自于这些带有明显草根性与自主性的即兴创作。显然,这些依托新时代媒介技术融合而生的新型“微”字头艺术形态,有着与传统艺术迥然不同的创作表征与美学品质,具体表现在如下各方面。

       其一,区别于传统艺术,“微艺术”往往采取“以小搏大”的创作策略,鲜少追求表现崇高主题的宏大叙事、经典话语或史诗巨作,而偏重于描摹普通人生的微观生活和个人化叙事,处处彰显出微体量、微周期、微制作的创作特点。比如,“微小说”普遍140字以内的篇幅,“微电影”30秒至15分钟的时长,即可充分说明“微艺术”体量的短小精悍性。不仅如此,为适应现代人碎片化的生活节奏、快餐式的文化消费方式和新媒体快捷交互的传播特质,“微艺术”创作者为获得持续的关注度和最大的投资收益,必须不断加快作品更新的速度,而这势必需要尽量减少创作投入成本,缩短创作周期,以往“两句三年得,一吟双泪流”的苦吟创作模式和“体大虑周、思深意远”的鸿篇巨制显然难以适应“微艺术”创作与传播的快节奏,这便注定了动辄几千万、上亿元的资本投资几乎不会问津“微艺术”领域。

       其二,与传统的艺术创作者角色主要是精英艺术家不同,“微艺术”创作主体的身份更加多元,除却专门的艺术家,更多的是些非专业出身的艺术爱好者或所谓的草根群体。得益于互联网平台的平等性、开放性与超时空性特点,不同地域、不同身份、不同年龄段的社会民众,尤其是底层的草根群体,可以轻易地进行艺术欣赏活动,而且他们兴奋地发现自身亦可以借助“微艺术”的形式参与到艺术的创作之中,实现自我的艺术表达与美学诉求。更重要的是,广大草根群体从事“微艺术”创作本身,不仅仅意味着艺术类型的丰富化、艺术创作技法的多元化和艺术创作力量的强化,无形中还构成了对传统精英群体艺术话语权的部分消解,显然,这包含着关乎艺术民主的巨大进步性。这种艺术民主化的实现,有利于打破以往艺术的精英化与贵族化垄断,为广大草根阶层关于自我生活故事、情感经验等的艺术化表达创造了诸多的可能性,同时也为当下的艺术创作提供了些许别样的底层视角和新颖的艺术手法,从而能够达成精英与底层在文艺创作层面真正意义上的交流与对话,这无疑可以极大地激发民众的艺术创作热情,提升全社会文艺创作的活跃程度,为当下的文艺生产注入源源不断的活力和创造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