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知操练”:麦克卢汉的媒介文艺思想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昕揆,文学博士,中国社会科学院外国文学研究所博士后,主要研究方向:文艺理论与媒介文化,北京 100732

原文出处:
贵州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麦克卢汉以阿奎那的感知思想和伊尼斯的媒介“偏向”概念为基础,提出一套全新的媒介感知理论。以此出发,麦克卢汉对文艺进行“功能”定位,视其为用于“感知操练”的重要手段;把“根据主导媒介划分历史”的媒介史观运用到文艺形态的划分上,提供了看待西方文艺发展史的全新视角;以旨在唤起人们感知并参与当前媒介环境的“反环境”概括艺术史上的“后视镜”现象,使“反环境”一词兼具认识论与实践论的双重内涵,体现出对西方陌生化诗学传统的承递与创新。通过文艺现象与媒介感知的互证,麦克卢汉将媒介研究重心转移到对媒介自身及其效应的关注之上,开创了西方媒介研究的全新路径。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5 年 09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O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6924(2015)6—079—084

      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加拿大媒介思想家马歇尔·麦克卢汉被美国庞大的宣传机器打造成一颗耀眼的文化明星。汤姆·沃尔夫更是在《纽约先驱论坛报》上刊文称其为“继牛顿、达尔文、弗洛伊德、爱因斯坦和巴甫洛夫之后最为重要的思想家”[1]。作为一名起家于文学并长期从事文学研究的学者,麦克卢汉对待媒介的态度是人文主义的;探讨媒介与人的关系,是麦克卢汉著作一以贯之的主题:他在《机器新娘》中探讨了“工业人”的民俗,在《谷腾堡星系》中考察了“印刷人”的诞生,在《文化即产业》、《理解当代》、《地球村》等著作中探析了“电子人”的生存状况。麦克卢汉的“媒介人文主义”,或者说他对媒介与人的关系的关注,是以“感知”为切入点的;在媒介环境中操练和提升人们的“感知”是麦克卢汉媒介研究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或如麦克卢汉传记作家特伦斯·戈登所说,“总结麦克卢汉的一生,‘感知操练’这一表述实在是再恰当不过了。”[2]麦克卢汉的全部媒介思想,包括其著名的“媒介信息论”、“媒介延伸论”、“媒介冷热论”以及“根据主导媒介划分历史”的媒介史观等,可以说都是其媒介感知理论的具体体现。反映在文艺观念上,麦克卢汉将文艺视为用于操练、培养和提升人们感知当前媒介环境的方式与手段:他常以文艺发展史上的具体现象去验证其“媒介感知理论”,也常借助文艺实践去操练人们对于媒介环境的感知,就此言之,我们确实可将麦克卢汉称为“媒介艺术家”,将其丰富的关于媒介与文学/艺术关系的思想称为“麦克卢汉的‘媒介文艺思想’”。

      一、媒介感知理论与作为“感知操练”的文艺

      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源自拉丁语的“感知”(aisthesis)一词具有“perception”和“sensation”双重含义:“perception”侧重于强调颜色、声音、味道等感官方面的属性,它为“认识”服务;“sensation”偏重于人们的情感走向,它以“愉快”与否为评价尺度。[3]81麦克卢汉主要是在“perception”的意义上使用“感知”一词的,在他看来,媒介与人类感官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任何媒介都必然涉及感官之间的某种比率”,其效应“不是发生在意见和观念层面,而是毫不受阻地改变着人们的感觉比率和感知模式”。[4]18中世纪天主教思想家托马斯·阿奎那的感知理论和加拿大媒介思想家哈罗德·伊尼斯的媒介“偏向”概念对麦克卢汉媒介感知理论的形成产生了重要影响。受奥古斯丁“道成肉身”论的吸引,阿奎那面对的一个基本问题是:人类如何才能获得上帝的再次拯救以重返伊甸园?在他看来,人类因被赶出伊甸园而丧失了与上帝直接意识交流的能力。因此,要想重返伊甸园,恢复与上帝的直接意识交流,需要实现感官和认知模式的重新完整化。阿奎那的这一思想成为自称是“最后一名托马斯主义者”的麦克卢汉媒介思考的起点。他从阿奎那的感官和交流思想中汲取灵感并加以发挥,视媒介为感知与意识的载体,并以此作为其媒介研究的基础。麦克卢汉在致大卫的信中曾直言,其“传播理论就是彻头彻尾的托马斯(阿奎那)主义”[5]427。当然,给予麦克卢汉媒介感知思想以最直接影响的是其在多伦多大学的同事哈罗德·伊尼斯。在出版于二十世纪五十年代的两部著作(即《传播与帝国》和《传播的偏向》)中,伊尼斯通过对希腊、罗马、埃及等古代文明帝国历史进程的追溯,提出了著名的媒介偏向概念。在伊尼斯看来,石头、黏土、羊皮纸等是时间偏向的媒介,它们耐久性好但不易生产和运输,能够保证宗教的传承和帝国统治的稳固与持续,却不利于宗教的传播和帝国的扩张;莎草纸、纸张、印刷品等是空间偏向的媒介,它们质地较轻,适合于帝国对广袤地区的治理和大范围的贸易行为,有利于帝国的扩张和宗教的传播,缺点是耐久性差且不易保存,使得以此为媒介的政治组织形式往往难以持久和稳定。为此,“必须从空间和时间两个方面去克服媒介的偏向,既不过分倚重于时间媒介,也不过分倚重于空间媒介。”[6]4麦克卢汉将伊尼斯的媒介偏向概念称为“解读技术的钥匙”,“凭借这把钥匙,我们可以读懂存在于任何时代、任何地方之技术的心理影响和社会效应”。[6]9伊尼斯的媒介偏向概念对麦克卢汉转向媒介研究并开辟出新的媒介研究方向提供了重要启发,以致麦克卢汉一再谦虚地表示,其媒介理论只是伊尼斯著作的注脚。[7]50当然,麦克卢汉并未遵循伊尼斯侧重于强调传播与社会组织之间关系的研究路子,而是借用其媒介“偏向”概念,并将之与阿奎那的“感知”理论相嫁接,建立起一套强调“媒介自身”及其“感知效应”的全新的媒介感知理论。或如学者道格拉斯·弗兰西斯所言,麦克卢汉“聚焦于伊尼斯著作中的某些细微观念,建立起一套全新而独特的媒介理论,这种媒介理论着力于探讨传播技术对于塑造西方文明之现代心灵的重要性。”[8]

      二十世纪七十年代以后,随着电视的广泛普及和新媒介的不断涌现,探讨媒介与文学/艺术之间的关系——譬如,正在“过时”的印刷媒介如何促进了现代文学的诞生,新近产生的电子媒介对现代文艺带来了怎样的冲击——成为西方学界的热门话题,许多声名卓著的学者如希利斯·米勒、雅克·德里达、让-弗朗索瓦·利奥塔、安东尼·吉登斯、尤尔根·哈贝马斯、伊恩·瓦特、玛丽·伊万丝、马克·波斯特等均对此表现出较高的理论兴趣并发表了各自的看法。事实上,早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初,麦克卢汉就较为系统地探讨了媒介与文艺之间的关系——在《谷腾堡星系》(1962)中对印刷媒介与文艺之间关系的考察以及在《理解媒介》(1964)中对电子媒介时代文艺面貌重塑问题的探讨等。他甚至声称其写作《谷腾堡星系》的目的,就是为了探讨“口语、抄写和印刷形式对文艺规范的影响”[7]87。麦克卢汉的逻辑推导是这样的:一种新媒介的引入会导致一个全新环境的产生,环境的效应是使人的感知麻木,所以新环境总是难以察觉的(麦克卢汉将之称作“皇帝的新装”[9]),以此,在大多数情况下,人们总处在类似于希腊神话人物“纳喀索斯”那样的麻木状态;要对付、矫正或者说帮助人们摆脱“麻木状态”,就需要对人们的感知进行操练,而文学/艺术在操练、培养和提升人们的感知方面能够发挥独到的作用。由此,麦克卢汉将文艺视为用于“感知操练”的方式和手段:“文学是对感知的研究和操练”;[5]304“艺术操练我们的感知,提升我们的感知能力”。[10]142在此,文学/艺术不再是狭义上的“学科”类型,它从“学科”概念转向“功能”定位。对此,罗伯特·艾琳娜评论道:“麦克卢汉已经证明,作为一种‘功能’而非一门‘学科’,文学有助于我们理解发展中的媒介图景,他教导我们通过文学去观察、聆听和感知全新的媒介世界。”那么,在麦克卢汉那里,媒介是怎样塑造文艺感知模式的?我们应当如何通过文艺去观察和感知发展中的媒介图景?

      二、“媒介史观”与文艺形态变革

      在麦克卢汉的媒介感知理论中,最为著名也最富阐释力的是他的用主导媒介重新划分人类历史的“媒介史观”。麦克卢汉一再提醒我们,媒介与人类感知之间存在着密切关系,当一种媒介上升为主导媒介之后,它就会重塑人们的感知,并使整个社会在各个层面呈现出与主导媒介相适应的特征,它最终引发的是人们感知世界的方式、能力以及思维模式的整体转变。以此出发,麦克卢汉根据主导媒介的不同,将人类历史重新划定为口传时代、书写时代和电传时代三个阶段。在口传时代,信息的传播与加工通过面对面的直接交流来完成,口和耳是交流倚重的最主要器官,经验生活由占据主导地位的听觉生活来安排,“部落人”在这种口耳相传的复杂网络中发展起“由复杂情感构成的创造性混成体”。文字诞生之后,以书面形式进行间接交流和沟通成为信息传播与加工的重要方式。此时,先前具有共鸣特征的“听觉空间”被打破,人们对感官的倚重逐渐转向视觉,人类开始步入分割的、专门化的视觉世界之中。具体到西方文化史,麦克卢汉将表音文字的诞生视作“视觉时代”到来的标志,他认为这与表音文字自身的独特性有关:“表音文字不仅将声音同视觉相分离,而且将意义同字母发音相分离,只以无意义的声音去表达无意义的字母。”[7]47从表音文字音、形、义分离的特性出发,麦克卢汉得出结论:表音文字的出现,让同时动用所有感官的机会大幅减少,变成了只使用视觉符号。麦克卢汉又将书写时代划分为手抄和印刷两个阶段。在他看来,手抄阶段的学习方式仍需大声朗读、口耳相传和深度参与,手抄文本依然保留着浓厚的口语特征,由其创造的感知模式亦并未同口语完全决裂。也即是说,由于莎草纸与鹅毛笔等书写工具的落后,视觉并未与听—触觉完全分离,“只有等到大量生产的经验出现,等到单一种类的事物可以重复生产,视觉才能够从其他感官中分离出来。”[8]54麦克卢汉所说的“大量生产的经验”,实即印刷术的复制特性,它以无穷的数量和前所未有的速度复制信息,确保了眼睛在整个感官系统中的主导地位。印刷这种机械方式的兴起,强化了表音文字的视觉化趋势,实现了眼睛从诸感官中的彻底分离,使表音文字的视觉偏向强化到全新的高度。换句话说,在麦克卢汉看来,尽管表音文字揭开了西方文化史上的“视觉时代”,但它只是一种支配性手段而非整全的社会文化形式,它仍与旧的听觉文化遗存共存,只有到作为表音文字的终极延伸——印刷术发明之后,对视觉的强调才达至顶峰。或者说,印刷术以其对书本的标准化生产,以其“统一性、连续性和序列性”的视觉化特征以及对“完整”和“系统”的强调,强化了西方文化史上由表音文字所发端的“视觉革命”。电报的发明标志着西方电传时代的来临,它打破了视觉的一统局面,开启了人类重返同步、即时的听—触觉世界的历程。简单说来,在麦克卢汉那里,人类历史就是这样一个从口传时代强调诸感官之共同参与的整体感知平衡,到感知分裂、突出视觉和强调专业化的书写时代,再到向电传时代诸感官深度参与回归的发展历程。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