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较政治视野下的制度设计与民主巩固

——对贝宁与多哥的实证分析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乐明,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政治学博士生,上海 200433;唐贤兴,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博导,上海 200433

原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民主巩固的影响因素可以分为先天土壤和后天制度设计两大类,且多数学者认为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较强大的公民社会、良好的公民文化、较小的社会差异、和缓的族群间关系、单一的宗教文化是民主巩固的基本土壤。地处西非邻国的贝宁与多哥在同一时期、同一起跑线开启民主化进程,且两国民主巩固的土壤都十分贫瘠,但如今贝宁已在民主巩固的道路上将多哥远远地甩在身后。去同存异的比较研究发现,两国宪政改革时期的宪制选择差异与两国民主巩固的差异有着密切的关联。权力共享型的宪制是贝宁民主巩固成功的关键因素,而权力集中型的宪制则是多哥民主巩固失败的罪魁祸首。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5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 D0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1-8263(2015)04-0057-08

       一、背景与问题

       在全球现有的192个国家中,已有120个国家实行了民主选举制度,占到世界总人口的80%①,民主已成为当今世界最普遍的政府形式②。但是,在“第三波”民主化浪潮中转型的100多个国家中,只有不到20个国家“明显地有望实现日渐成熟、运转良好的民主制度”,除了十几个国家已经遭受了“民主崩溃”或“民主倒退”之外,大多数的民主转型国家都处于民主的“灰色区域”(Gray zone)③。戴蒙德(Larry Diamond)将这些介于完全独裁政体与完全民主政体之间的政体称之为“混合政体”或“准民主”④,其他学者也给此类民主形态贴上了各式标签,以致科利尔(David Collier)和列维茨基(Steven Levitsky)用“带有修辞的民主”(Democracy with Adjectives)来形容当前民主形态的多样化以及民主概念的混乱⑤。

       与概念的混乱相并存的另一个挑战是如何实现巩固的民主。爱泼斯坦(David L.Epstein)等人发现,“第三波”实质上是“部分民主”(Partial Democracy)布满了整个地球⑥。部分民主不仅意味着它是不完全的民主,还意味着不稳定,正如奥唐奈尔(Guillermo O'Donnell)所言,这些“不完全”(incomplete)的民主国家并没有实现民主的巩固⑦。对这些国家来说,真正的挑战是其民主实践及其制度是否以及如何得到加强,以便它们能经得起实践、政治冲突和危机的考验⑧。连那些在转型前对民主化抱乐观态度的学者和政治家,此时都认识到,“如何稳固这些新兴民主国家成为民主转型之后这些国家最为紧迫的议题”⑨。

       民主巩固的研究,核心的讨论议题是民主巩固的条件(或影响因素),包括先天条件(Precondition)和后天技艺(Crafting)两大类。亨廷顿(Samuel P.Huntington)认为,学者们的一个主要争论点是对后天技艺还是对先天(先决)条件的关注⑩。经济发展、公民社会、社会差异、宗教文化、历史传统等变迁缓慢的因素是民主巩固的先天条件;政党制度、选举制度、中央与地方关系、政权组织形式等可以通过政治改革或变革在短时间内改变的制度设计是民主巩固的后天技艺。尽管争论还没有停息,但越来越多的人倾向于承认,较高的经济发展水平、强大的公民社会、良好的公民文化、较小的社会差异、和缓的族群间关系、单一的宗教文化等先天条件是民主巩固的基本土壤。比如,李普塞特(Seymour M.Lipset)提出的著名的“李普塞特假设”认为,“国家越富裕,其民主化倾向越强,国家越富裕,民主在这个国家存活的可能性越大”(11)。普热沃斯基(Adam Przeworski)等学者虽对该假设做了部分修正,但也认为民主在经济发展水平高的国家更容易存活(12)。迪斯金(Abraham Diskin)等人的研究所发现的“大多稳定的民主国家都是低度社会差异的国家”(13),则表明,社会的差异程度对民主的稳定产生着显而易见的影响。

       多数学者正是从上述理论观点出发,从而对先天土壤贫瘠的国家(比如非洲)的民主巩固持较强的悲观态度。然而,从经验层面来看,亚洲的印度作为异质社会的典型国家,曾被认为是民主的灾难地,但印度却成为了亚洲的“老牌”民主国家。撒哈拉以南的南非同样也是民主巩固土壤贫瘠的国家,不仅成功地实现了民主转型,而且取得了民主巩固。因此,在先天土壤贫瘠的国家实现民主巩固并非是不可能的。

       理论与经验的差异引导我们探讨这样一系列问题:在先天土壤性条件贫瘠的情况下,民主巩固真的只是空想了吗?异质社会的民主巩固是否成了天方夜谭?后天的制度设计能否弥补先天条件(土壤)在民主巩固方面的不足?在上述问题的驱使下,本文选取在先天条件方面十分相似且都很贫瘠但在后天技艺方面存在较大差异的贝宁和多哥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去同存异的比较法则来发掘这两国民主巩固成败的影响因素。

       二、民主巩固的制度基础:文献回顾与理论建构

       (一)民主巩固的制度因素:文献回顾

       学术界对民主巩固的制度因素的论争主要集中在总统制与议会制、多数当选制与比例代表制、单一制与联邦制三大领域。

       总统制/议会制 在政权组织形式与民主巩固之间关系问题上,以往研究大多聚焦在总统制和议会制度在促进民主巩固孰优孰劣问题上。林茨认为,议会制比总统制更有助于民主的稳定(14)。因为总统制包含着很多相互矛盾的原则和假设,它本身就是一个悖论,而且按照“赢者通吃”(winner-take-all)的选举进行统治的方式会把民主政治变成零和游戏,从而成为政治冲突的潜在因素。总统制在拉丁美洲发展的现实困境似乎证实了林茨的看法。但霍罗威茨并不赞同林茨的观点,认为总统制在拉美地区的状况并不能完全否定总统制,议会制在后殖民时代的非洲的发展同样糟糕,林茨应该反对的是“赢者通吃”的选举制度而非总统制本身(15)。在是总统制还是议会制更有利于民主巩固的问题上,还存在很大的争论。

       多数当选制/比例代表制 选举制度对民主巩固也有非常大的影响。学界的争论主要在于是多数当选制(相对多数制)还是比例代表制更有利于民主的巩固。利普哈特认为,比例代表制会产生共识政治,促进调解和妥协,比相对多数制更具代表性(16)。但比例代表制也不是完美无缺的,拉蒂耶特(Guy Lardeyret)和奎德(Quentin L.Quade)等学者就指出了比例代表制的种种缺陷:政府的脆弱与不稳定、政治的非现实主义、政府决策的低效、政府运作成本的高昂,等等。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