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宗白华关于中国艺术“虚实结合”特点论断的探讨

作 者:

作者简介:
刘道广,东南大学 艺术学院,江苏 南京 211189 刘道广,男,江苏南京人,东南大学艺术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美术史,艺术学理论。

原文出处:
东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内容提要:

自从宗白华先生提出“虚实结合”是中国艺术的“特点”以来,迄今似乎还没有人提出新的“特点”。宗白华的“虚实结合”特点的观点还不足以成为中国艺术的“共性”,有再探讨的余地。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J0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1-511X(2014)03-0079-06

       宗白华从中国书法、绘域、戏曲、园林建筑四个不同的“门类艺术”中总结出其共有的“特点”是:“虚实结合”。他说:

       虚实结合的思想,是中国艺术的一个特点。中国画很重视空白……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是海,是天空,却并不感到空。空白处更有意味。中国书家也讲究布白,要求“计白当黑”。中国戏曲舞台上也利用虚空,如“刁窗”,不用真窗,而用手势配合音乐的节奏来表演,既真实又优美。中国园林建筑更是注重布置空间、处理空间。这些都说明,以虚带实,以实带虚,虚中有实,实中有虚,虚实结合,这是中国美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问题。[1]39从艺术学研究的角度说,如果上述例证的“虚实结合”特点确乎为书、画、戏曲、园林建筑所共有,那就可以理解“虚实结合”也是中国艺术的一大“共性”。但细审其说,实际包含了艺术的构图和创作手法两个方面的实践,在艺术创作上有层面的不同;况且所谓“特点”,应该是具有唯一性的,也就是说:只有“虚实结合”的艺术创作手法仅为中国艺术所拥有,才能成为“中国艺术”的“特点”,因此对此论断还有探讨的必要。

       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还认为《考工记》的“梓人为筍虡”也展现了虚与实的问题:

       艺术家创造的形象是“实”,引起我们的想象是“虚”,由形象产生的意象境界就是虚实的结合,一个艺术品,没有欣赏者的想象力的活跃,是死的,没有生命,一张画可使你神游,神游就是“虚”。[1]39这里讲的是艺术联想的问题。艺术要有联想,是所有艺术的基本要素,不独中国艺术所有,外国艺术也同样具备,所以这个举例不能成为中国艺术的“特点”的证明。

       一、构图与创作手法

       宗白华把中国绘画上的“虚实结合”解释为“中国画很重视空白”,讲的是中国画的构图问题。就绘画艺术而言,不论中外,凡美术都有讲求“虚实结合”的构图要求,如中国金石篆刻艺术中耳熟能详的“空可跑马,密不插针”,就是“虚实结合”的构图原则。只不过中国语言叫“虚实结合”,西方绘画叫“视觉中心”、“情节性的冲突”、“‘力’的均衡”等等。

       宗白华进一步把构图上的“虚”具体释为“剩下的空白并不填实”,讲的则是中国画创作手法问题,主要指文人写意(水墨)画的创作手法,而文人写意(水墨)画的成熟与独立到元代才基本完成,可见就绘画而言的“虚实结合”的特点不论是构图、还是创作手法,都有一个历史形成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比较同时段的中外绘画表现手法有助于对此“特点”的进一步探讨。

       与西汉末的前60年至前50年相当的是罗马绘画第二风格时期,从存世壁画《酒神节的神秘场景》(图1)中即可知西方绘画有重视人物比例和色光效果的特点,人物之间的空白全部赋红色,也就是背景平塗为红底。另一件约前30年至前20年的《花园景致》(图2),天空、地面则赋予绿蓝色调。相当于东汉时期的70年至79年的意大利庞贝维蒂住宅伊克西翁室内12号房间壁画《面包师夫妇像》(图3)是第四风格时期作品,形象之间的“空间”都赋有不同的色彩。约118年至128年的哈德良蒂沃里别墅的镶嵌画《马人与野兽之战》(图4),以彩色小石子拼镶完成,满壁无一处无镶嵌。以彩石、玻璃完成的马赛克镶嵌手法在欧洲长盛不衰,虽然镶嵌工艺繁琐,但不论画面多大,都无一处会遗漏该镶嵌的“点”与“面”。

      

       图1 古罗马第二风格时期壁画“酒神节的神秘场景”

      

       图2 古罗马第二风格时期壁画“花园景致”

      

       图3 庞贝12号房间壁画“面包师夫妇像”

      

       图4 镶嵌壁画“马人与野兽之战”

       由此可知,欧洲美术在画面表现上对“用笔”与“用色”的讲究是每处俱到的,背景不留空白。这种“不留空白”并非不要“空间”的“虚”,他们构图上“剩下的空白”是由“笔”、“色”来“填实”,在“填实”中仍然有表现空间的“虚实结合”的构图要求。

       汉代以前的绘画实物不存,文献记载的战国楚国宗庙壁画,及汉代《景福宫殿赋》的壁画都随着木构件建筑的湮灭不复存在。今天能见到的汉魏晋时期壁画分布在嘉峪关、辽阳北园、望都、三道壕、棒台子屯、和林格尔,河南密县打虎亭、洛阳老城西、八里台、营城子,山东梁山,徐州黄山陇等地区墓葬中,以内蒙、甘肃、河南等地为多。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