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与现实的互动:网络政治文化的社会作用机理

作 者:

作者简介:
金太军,苏州大学中国特色城镇化研究中心研究员,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李娟,苏州大学政治与公共管理学院博士研究生,江苏 苏州 215123

原文出处:
社会科学研究

内容提要:

网络政治文化缘起于网络政治与现实政治间的相互关系:网络政治是现实政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是现实政治的真实与戏剧化反映;形成于网络形式虚拟到文化主观虚拟再到现实政治的转化。互联网开放式结构特点不仅解决了信息传播渠道问题,而且消除个体意识上升为集体行动的制约条件,催化了网络群体性爆发,促成大众政治社会兴起和成长,逐渐改变了原有封闭和程式化的政治生态环境,推动政府与公民之间良性互动关系的建构。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4 年 07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6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4769(2014)03-0052-07

       网络技术与政治生活的交融是21世纪政治发展的时代特征,网络政治文化应运而生,由此产生了网络政治文化如何产生和如何作用于社会实践之类的思考。众所周知,网络政治文化是现实政治空间和虚拟空间互动的产物,网络政治文化犹如现实政治通过两个不同的棱镜折射出的重叠影像,其糅合并超越了两个不同空间的特征而形成自我特征。网络化的政治文化符号表现出更加强大的社会反作用力,甚至有可能彰显其“符号暴力”的鲜明特征。本文将遵循形式与逻辑辩证统一的思路对网络政治文化社会作用机理进行探析,认为尽管网络政治文化的显著特征是网络技术支撑,但其核心特征仍然是政治,因此研究网络政治文化必须将其置于明确而特定的现实政治环境中,网络政治文化有其独特的民族性和时代性特征,因此本文以中国政治制度环境为研究背景。基本观点是网络技术赋权于民,为公民争取政治生存空间、维护政治权益提供了有效手段和方式,加剧了政治紧张心理,而这种紧张心理在网络空间互动中发酵,最终突破虚拟空间转向现实空间,从而倒逼各种政治力量达成妥协而得以缓解甚或消解。

       一、网络政治文化形成原因:虚拟政治与现实政治的关系

       我们已经生活在“虚拟化的现实变得越来越完美,真实和表象、已经发生过的和有可能发生的之间的界线将会消失无踪”,[1]现实已被逼真的复制品排挤到现实丧失它在人类生活中的权威性的境地,我们不得不严肃面对虚拟与现实的关系。网络政治是网络技术出现之后,人们借助网络参与政治、影响政治而形成的一种政治行为。网络技术的成熟为现实世界建造了一个对应的“影子社会”,与现实社会形成一虚一实的对应关系,而这种对应关系并非完全对应关系。网络政治与现实政治的关系是复杂的:网络政治是现实政治在网络空间的延伸,是现实政治的真实反映,是现实政治的戏剧化反映。

       (一)网上政府: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的延伸

       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的延伸,主要是指在体制和组织框架内,政府机构在管理和服务中运用计算机和互联网信息技术行政办公,初始目标是建立精简、高效、廉洁和公平的政府运作模式,典型代表是电子政府的建立;随着网络技术的应用,政府越来越注重与社会、公民的政治信息沟通和官民互动,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表现在政府部门网络平台的建立。建立政府网站、开通领导信箱和微博、建立网络参与论坛、BBS和讨论组,与政治关涉密切的论坛有人民网强国论坛、新华网发展论坛和焦点网坛等,及时了解民情,公开征集民意,将民众的意见纳入政府决策制定过程中。另一方面,政府官员与网民进行直接互动,2008年开始了中国高层通过互联网与公众互动的网络政治新时代,当时的国家主席胡锦涛称要将互联网发展成为“做事情、做决策、了解民情、汇聚民智的一个重要渠道”,“据不完全统计,已经有接近一半的省委书记或省长都有过与网友交流的经历,各地各级官员通过网络与公众沟通的次数已超过百次”,[2]高层政治人物对网络效用的认可与网民的互动表明网络政治雏形的形成。网上政府通过建立及时的互动、沟通平台与渠道,既有助于政府迅速了解民意并对民意适时做出反映,也有助于公民利益诉求渠道的拓宽,从而提高公民对政府的满意度和巩固政府治理的合法性根基。

       (二)网上景观:网络政治根源于现实政治

       网络政治除了对现实政治的延伸,更重要的是对现实政治问题的暴露和凸显,是现实矛盾和潜在社会风险在网络上的投射。喧腾的网上景观是对现实社会资源分配不合理的直观反映,反映了现时代中国网民(普通公民)对自身生存境遇和国家命运的忧思。

       王绍光认为中国网络事件和网络政治文化是中国社会结构转型期各种矛盾和变化在网络上的直接反映,网络事件构成抗拒当代中国“大转型”的双向运动的有机组成部分。[3]网络上繁杂的网络景观抑或繁荣抑或喧闹的根源在于社会生存危机。从网络舆情监控分析数据可见,关乎民生的社会医疗保障、公共教育、住房政策、就业和收入分配等问题始终是舆情最持久、最激烈的话题。首先是政治经济方面,市场经济体制显著的特征是生产力要素的自由流动和分配,然而由于我国户籍体系、国家系统编制体系等关涉的社会保障、子女受教育和劳动地位方面存在严重不平等,如此导致劳动力在经济的驱使下流动的同时增加了社会冲突和不稳定因素。其次是文化方面,经济现代化和政治民主化过程中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本土文化与他域文化之间的碰撞在网络开放空间和全球化传播的影响下,导致文化认同受到冲击,文化自我否定和文化崇拜夹杂下文化迷茫成为社会普遍现象,人们无法寻得安放内心的文化归所。

       社会危机普遍存在于人类发展的任何阶段,而网络成为一种宣泄政治不满和社会不公的主要渠道的关键原因还在于现实解决途径狭窄不畅。正如王卓君教授在讲中国网络政治文化特点时所言,“这种现象在中国有其特殊之处,亦即在现实生活中大众的表达渠道不畅是造成中国网络政治文化弯曲度高的主要原因。”复杂的社会矛盾、中国传统的政治文化和狭窄的利益诉求渠道与广大公民现代公民意识苏醒之间的冲突决定了网上景观特征。

       (三)网络事件:网络政治对现实政治的戏剧反映

       网络事件往往指以一种极端和过激的方式表达政治诉求,借助情感动员和情绪渲染的方式将事态极端化呈现的冲突表现形式。极端和过激是网络表达诉求的特征,也是迫使问题得以解决的关键所在。就网络事件发生动力而言,网络政治要求事件戏剧化而非事实本身,网络文化现实就是“超真实”的,不仅真实本身在超真实中陷落,而且真实与拟像之间的矛盾已被不自觉地消解。杨国斌教授曾指出情感在网络动员中不仅是一种资源而且是动力。[4]情感动员利用的是人们的同情心理,认为只有通过持续不断的悲情渲染才能激发人们的同情心,而且情感动员需要不断升级才能保持持续的群情激愤的效果。因此,网络事件中所包含的问题事实的原貌已变得不再重要,重要的是需要将事件的事实以符合广大群众基本认知模式和情感趋向的要求进行极端化陈述。正如克兰德尔曼所说,在引发政治行动方面,现实本身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人们对现实的解释,对不满情绪做出解释并提升人们对成功的期望值,是抗议的社会建构的中心内容。[5]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