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4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2335(2013)03-0316-05 《农书》或《陈旉农书》三卷是我国农书系统中的一部重要杰作,在农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该书虽然有不同版本著录,但学术研究上至今并未得到应有的重视,从目前研究现状看,曾只有恩师盖建民教授撰写《全真子陈旉农学思想考述》发表在《宗教学研究》2000年第4期上,对陈旉生平和农书的版本、内容进行了详 *细考证和论证。后来又在其《道教科学思想发凡》一书的《农道合修——道教农学思想索隐:成体系的农学思想》部分中,依据我国已故农学家万国鼎先生的《陈旉农书校注》一书对《陈旉农书》作了进一步详细考证。笔者在博士论文《道教农学思想探微》中也对该书作了探讨和评说。但以上考述均只就其版本和内容进行考察,对该书的农史地位和作用的考察至今是一个空缺,所以,笔者今就此略作考述,还请诸位大家斧正。 一、《陈旉农书》的作者、版本与内容考 《陈旉农书》中作者无详细的自我介绍,且其好友之著述中对其引用和介绍也不多见,故对作者的考证缺乏直接史料证明。按盖教授考证,关于陈旉生平只能根据其农书中的序、跋得知陈旉自号“西山隐居全真子”,又号“如是庵全真子”,至于具体籍贯、出生以及死亡岁月均无法考证。因“全真子”是典型的全真教道士道号,所以我们由此可知陈旉是一名全真道士。并且由其同时代人丹阳洪兴祖后序称“所至即种药治圃以自给”可知其是一名云游于江苏一带的自耕自足的道士,因其所隐居的西山有两处,但均在江苏,由此可以推测陈旉之籍贯可能为江苏,这还可从《农书》内容考察得出此结论。至于陈旉农书,版本较多,计有《永乐大典》本、《四库全书》本、《函海》本、《知不足斋》本等。当今在《传世藏书·科技卷》中亦有原文可查。但至今未见有单行本行世。 陈旉《农书》按照完整的体系可分为上卷、中卷、下卷。上卷是全书的中心和主体,论述“农道”,即农业哲学和相关的农学思想,又论述“耕道”,即具体的农业技术、方法等,两者内容占全书的三分之二,分别以农业生产经营十二宜为篇名加以论述和介绍:即“财力之宜篇第一”、“地势之宜篇第二”、“耕耨之宜篇第三”、“天时之宜篇第四”、“六种之宜篇第五”、“居处之宜篇第六”、“粪田之宜篇第七”、“薅耘之宜篇第八”、“节用之宜篇第九”、“稽功之宜篇第十”、“器用之宜篇第十一”、“念虑之宜篇第十二”,此十二宜之后附有“祈报篇”和“善其根苗篇”两篇。中卷“牛说”,属于专业性农学部分,叙述耕牛爱护、饲养和使用情况,说明耕牛在农耕中的地位,表达作者爱惜役畜的思想;下卷“蚕桑”亦属专业性农学部分,论述养蚕收茧及桑树种植管理等内容。这些内容大部分是陈旉对自己躬耕垄亩经验的总结,同时也是他对我国古代农学思想批判地继承的结果,因而《陈旉农书》在我国农史中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对我国宋代以后农学思想的发展产生了十分深刻的影响。 二、《陈旉农书》对宋代以前农学思想的融摄与批判考述 从该书性质来看,它属于道教农书,它既有道教农书的特点,也融摄和批判了农史上其他农书的内容,可以说,陈旉既博览了诸子百家著作,例如,他“常引六经作为依据”[1](P39);也纵观我国宋代前的农学史资料,尤其是《齐民要术》,可以说《齐民要术》中的农学思想是《陈旉农书》思想的直接来源。根据《中国农书系统图》可以看出,《陈旉农书》中的“时、地、耕、桑”四个方面内容均直接来源于《齐民要术》。它对道家道教的技术思想和宋代以前农学思想的批判继承具体体现如下: 他在“财力之宜篇第一”中指出农业生产规模要与经济实力相称,提出:“凡从事于务者,皆当量力而为之,不可苟且,贪多务得,以致终无成遂也”。[2](P23)这是对我国“多虚不如少实,广种不如狭收”[2](P23)精耕细作农业思想的继承和发扬。极力主张“农之治田,在连阡跨陌之多,唯其财力相称,则丰穰可期也审矣”。[2](P23)它还继承了我国古代农学史上的“三才”观,首先,他将《阴符经》中的三才互盗思想引入农书,阐述自己的“时宜、地宜”观。其“时宜”观是通过“天时之宜篇第四”体现出来的,他在文中引老子道法自然思想强调“四序乱而不能生成万物”[2](P27)和“故农事必知天地之时宜,则生之、蓄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无不遂也”[2](P27)思想,使道家纯属无为的思想转化为道教“络马首”思想,成为其农学思想的闪光点。同时,他还直接继承了《齐民要术》中的“时宜、地宜”观,《齐民要术》的作者贾思勰根据《易经》各卦的上中下三段论和实际生产经验提出“上时”、“中时”、“下时”概念,引用“师旷占术”等资料[1](P274)对“农时”加以具体的论述。 在“地宜”思想方面,陈旉通过“地势之宜篇第二”和“居处之宜篇第六”两篇加以论述,“地势之宜篇第二”看到了地形、地势对农业生产、经营的影响,强调农业生产和土地经营要因地形、地势变化而变化。这种思想直接来源于《齐民要术》,但《齐民要术》中的“地宜”思想也是对我国古代著述中“地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从《中国农书系统图》来看,《齐民要术》中的“地宜”思想,直接来源于《周官》、《氾胜之书》、《管子》和《吕氏春秋》。由于《氾胜之书》中的“地宜”思想直接来源于《诗经》,《周官》中的“地宜”思想直接来源于《禹贡》,所以,《陈旉农书》也就间接继承了《周官》、《氾胜之书》、《管子》、《禹贡》和《吕氏春秋》中的“地宜”思想。同时,《易经》中的土地思想,《周礼·地官》中的土地分类思想、“土宜”思想,《国语》和《月令》中的“地气”观,《左传》的土地进行多种经营思想,《商君书·徕民》中所提出的“土”“地”“田”概念,《淮南子》中《地形训》的土地思想均纳入了《陈旉农书》中的“地宜”内容之中。另外,作为道士的陈旉,自然也会继承道教中的“地宜”观,例如,陶弘景的择良地而居思想,《亢仓子农道篇》中的“地宜”思想,《太平经》农学思想中的“地宜”思想,《山居要术三卷》,《化书》,《刘子·贵农》篇中的相关“地宜”思想均为《陈旉农书》所吸收。“居处之宜篇第六”则是受到农业谚语“近家无瘦田,摇田不富人”[2](P33)的影响,要求农民选择近田地之地进行居住,便于照顾农作物和改良土壤,所以提出“居民去田近,则色色利便,易以集事”[2](P33)思想,这也是人工构建“地宜”思想的方法论表达,是对我国古代《禹贡》、《荀子》、《管子》、《吕氏春秋》等典籍中“地宜”思想的发挥,它在我国古代农书中独具特色。正因为如此,《陈旉农书》成为山居农书中最有成就的农书,书中对于山区农业开发经验的总结是其他农书无法比拟的,它首创“地势之宜篇”,总结了按照高田、下地、坡地、葑田、湖田等不同地势对土地的规划利用的思想,其中对于高田的利用规划说得最为详细。书中所提到的“耘田之法”也体现了山区的特点。所以,其中的“地宜”思想对后来全真道的“任地”思想、道教宫观依据远近对土地进行多种经营的思想有十分重要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