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129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465(2012)04-009-07 物价问题在中国经济史研究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一个研究面颇为广阔的交叉领域。尤其是上世纪二十年代以来,随着学者们对史料的挖掘分析与西方经济学、统计学等现代学科技术的应用,物价问题逐渐成为历史学、金融学、经济学等各学科专家共同耕耘的领域之一。本文拟对二十世纪以来的中国物价史研究做一专门述评。 一、通史性物价史研究成果 论述物价发展演变的通史性物价史研究成果多散见于各类通史著作与地方史著作中的物价部分。如谭文熙的《中国物价史》(湖北人民出版社,1994)论述了我国自西周至民国时期物价的发展演变史。余耀华的《中国价格史(先秦—清朝)》(中国物价出版社,2000)从西周开始探讨不同朝代的价格思想、价格政策、价格运动的轨迹及其他影响物价变动的诸因素演变,从而填补了古代价格通史的空白。许涤新、吴承明主编的多卷本《中国资本主义发展史》重视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近代中国社会经济发展变化中的物价表现涉及较多,表格的广泛使用成为其重要特点。黄冕堂的《中国历代物价问题考述》(齐鲁书社,2008)则是一部采用通史专题体裁论述物价史的新著,这部著作对秦汉到国民党统治时期的物价发展变化进行了叙录,分门别类的进行列表,以金属货币比价、粮价、工价、服用品等价格为专题,按古今时间顺序对中国物价做了一个编年体式的考察,同时书中将各个时代物价上升的原因归结为自然环境的变化、战争原因与国家经济政策。此著是作者多年研究的汇集,所跨时段较长,不足之处在于对政治结构深层次变化影响下的社会原因鲜有提及。关于民国时期,作者叙述了这一时期物价重大事件发生的因果关系,力图揭示该时期历史发展的内在脉络及其主线。朱澄平的《中华人民共和国价格史》(全国高等院校物价教学研究会,1985)成书较早,但只是对建国后物价史的一个初步探索。 二、断代物价史研究成果(清代—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 就历史阶段的选取而言,中国物价史研究各有所归,在古代物价史研究中,国内外学者对于清代物价的研究水平颇高,岸本美绪在《清代中国的物价与经济波动》(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一书中从清代物价资料来源及其整理状况、有关清代物价变动长期趋势的各种观点、关于地区差价、季节差价、短期变动的研究,与物价研究密切相关的理论问题等方面都予以了系统回顾。清代物价研究的另一方面是对政府宏观政策的探索,如康乾盛世物价持续上涨,其成因与政府对策成为研究中的显学,郭成康在《18世纪中国物价问题和政府对策》(《清史研究》,1996年1期)一文中对18世纪前后100年间物价持续上涨的原因总结为统治者为维护农业经济和社会结构稳定,在政策上世守“不加赋”的祖训,使变革传统财政经济体制的尝试遇到障碍。对清代后期物价与社会关系的研究中,郑友揆在《十九世纪后期银价、钱价的变动与我国物价及对外贸易的关系》(《中国经济史研究》,1986年第2期)一文中对十九世纪后期银价、钱价的变动与我国物价关系的研究十分精彩。值得一提的是王业健在《十九世纪前期物价下落与太平天国革命》(《世变、群体与个人:第一届全国历史学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台湾大学历史系编)一文中认为,长江下游地区农民对市场依赖性较高,物价低落导致农民负担增加的不利情况影响尤剧,因此太平天国政权能在此地扎根。这篇文章在以物价史的解释力解释政治现象方面有所创新。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王氏对清代雨雪粮单的整理利用贡献尤大,进行了“清代粮价的统计分析与历史考察”的资料建库工作。李伯重的《1823-1829年华亭—娄县地区的物价》(《清华大学学报·哲社版》,2007年第1期)一文利用《浦泖农咨》等资料考察了华娄地区田地、房屋、粮食等生活与生产资料必需品的价格,重构了1823-1829年的物价系统,丰富了物价史研究的具体地区个案。 1927-1937年间,实证调查是中国经济学最主流的方法。具体到物价领域,学界多有尝试与资料编辑。如卜凯(John Lossing Buck)在《Land Utilization in China》(Shanghai:The Commercial Press,LTD,1937)一文中对1929-1933年中国22个省的农家状况进行了研究与指数编制,杨铭崇所编《近七年我国十三省五十九处乡村物价调查》(农林部中央农业实验所印行,1941)对1933-1939年13个省的乡村物价的调查十分详尽。但前者的指数编制不够规范,后者则存在地域性的问题,均不足以体现近代中国农村物价的长期趋势。另外还有何廉在《二十余年来我国已编之物价指数》(《银行月刊》第七卷第2号)一文中列示了1874-1926年的中国批发物价指数。应该指出,上述作者的学术努力虽然各有得失,但都为物价史研究工作者资料收集提供了直接来源与修正基础。 近年来,中国近现代物价研究开始活跃,陈其广在《百年工农产品比价与农村经济》(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3)一书中对1860-1949年近百年的工农业产品交换比价做了全面系统的逐年考察,使用扎实的基础资料深究比价形成的原因。许道夫在《中国近代农业生产及贸易统计资料》(上海人民出版社,1983)一书中对近代以来几种主要粮食作物的价格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并编制了物价指数。高展在《民国时期天津物价变动原因探析》(《河北大学学报》,2004年第3期)一文中考察了民国初期至20世纪30年代初天津物价总体水平的变化趋势与其原因,认为“工商业的发展和经济的进步,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等是拉动物价上升的主要因素,而自然灾害、连年战争、西方国家对华经济政策、“九·一八”事变等则是造成天津物价总水平变化的根本。刘兰兮在《厦门15种重要商品批发物价指数的编制与辨析(1929-1935)》(《中国经济史研究》,2006年第4期)一文中,不仅利用原中央研究院社会科学所藏《厦门各种批发物价调查表》以1930年为基期展示了该时段厦门物价指数的一般趋势与按用途分类的变动趋势及原因,而且体现了突破物价史研究中区域冷热不均现象的努力。 王玉茹在以数理统计手段描述中国近现代物价机制与趋势方面的建树颇多。她在《中国近代物价总水平变动趋势研究》(《中国经济史研究》,1996年第2期)一文中利用计量分析与国别比较,以粮价与中国批发物价总指数变动趋势展现了中国传统社会后期与中国近代的物价变动及其特点。这篇文章也是她对中国近代物价问题更为详尽研究的著作《近代中国物价、工资和生活水平研究》(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7)的一部分。在这部专著中,她指出其研究目标正是“通过价格变动与工资和生活水平变动的相互关系,从更深的理论和实证研究的层面探讨中国近代经济发展和国民经济结构变动的原因”。在近作《近代中国农村物价指数变动趋势分析》(《广东外语外贸大学学报》,2008年第5期)一文中,王教授编制出中国近代农村所得物价指数与所付物价指数两个指数系列,绘制了中国近代农村物价指数的变动趋势图,并据此分析近代农村物价变动的总趋势及其影响因素,认为“中国近代物价的上涨几乎全系由银价下跌所致,而非商品本身价值量变动的结果”。此外,王玉茹在《近代中国价格结构研究》(陕西人民出版社,1997)一书中对近代中国价格结构中农工产品的比重等做了分析,认为近代中国不存在工农产品价格剪刀差。南开大学经济研究所的几代学人致力于物价资料的搜集,如孔敏主编的《南开经济指数资料汇编》(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8)汇集了大量珍贵的近代价格指数资料。王玉茹较好的利用了这些资料,体现了使用经济学理论考察中国近代经济史,运用计量方法研究中国物价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