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G423.07 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0-0186(2013)08-030-06 所谓课程形态,是指课程在时空系统中的存在及其表现形式。在信息时代,电子课程、网络课程、立体化课程不断涌现,课程形态从平面、单维、静态逐步走向立体、综合、动态,多种传播媒介——纸质媒介、音像制品、电子媒介、计算机服务平台和网络虚拟媒介正在通过彼此的多样化协作变革着“纸本独尊”的传统格局。那么,媒介数量的增加是不是必然促进课程质量的提升呢?这是一个当代课程研究需要认真关注和深入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媒介量变催生课程质变:规划与憧憬 若干年前,当学者们论及“课程统整”时,他们都会不约而同地把目光聚焦在分科课程的整合方面,“课程统整”似乎被默认为课程内容的综合化。近年来,信息技术向课程领域的全面渗透,又使“课程统整”被赋予了一层新的内涵:即课程媒介的统整。随着纸本独尊时代的渐渐远去,多媒体设备以及网络都开始在不同程度上饰演起课程媒介的角色,变革中的课程形态逐渐成为教育领域中的新视点。 (一)共同演进:课程形态发展的趋向 回顾人类的文明史,泥板、纸莎草纸、贝叶、蜡版、兽皮、简牍、纸张都曾或长或短地扮演过“课程”存在形态的角色。可以说,从世界范围来看,早期的课程形态一度处于多元林立的局面。之后,受技术进步、社会变迁、民族交流、文化融合、政治经济发展等各种因素的影响,遵循“优胜劣汰”的法则,很多技术媒介逐渐淡出了课程的领地。 进入20世纪,人们开始尝试将电影、广播、电视等技术引入课程领域,但是课程形态并未真正发生根本性变革。直到信息技术介入之后,课程迎来了媒介统整的新时代——纸本、音像制品、电子课件、多媒体计算机服务平台和网络虚拟媒介逐步走向契合,一个媒介并存并举、立体化、全媒体的崭新局面到来了。 新型的课程形态囊括了多种媒介,是媒介整合的产物。在这个集合体中,不同的媒介将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里遵循“共同演进”的发展路径。共同演进是一种“去中心化”的模式,意味着课程媒介将共同生存而不是彼此取代。那么,历史上林林总总的课程媒介最终走向大一统的“中心化”模式会不会再度重现呢?就媒介特点而言,同是书面语言的承载物,其表达都遵循平面、线性、单维、静态的方式,因而泥板、纸莎草纸、贝叶、蜡版、兽皮、简牍、纸张在课程功能的实现上自然会形成一种竞争态势,课程形态出现“优胜劣汰”实属必然。与往昔的情形不同,如今的课程不再仅仅依托于书面语言,数字语言成为了课程新的阐释方式。鉴于此,尽管同是课程媒介,但不同媒介却以各自不同的方式承载着课程功能,媒介联合所带来的是课程功能的丰富和拓展。因此,媒介的“共同演进”将成为信息时代里课程形态变革的新趋向。 (二)应然推论:媒介量变奠基课程质变 “媒介是人体的延伸”,麦克卢汉于1964年提出的这一论断在世界范围迅速引起共鸣。他在《理解媒介——论人的延伸》一书中指出:媒介对人的感知能力能够产生不同方向的影响。例如:书面媒介影响视觉,使人的感知成线状结构;视听媒介影响触觉,使人的感知成三维结构;而电子媒介则实现了对人的中枢神经系统功能的拓展,使人从重线性思维、重视觉直观、重专门化分裂切割的状态向思维、感觉和认知的整体性复归。[1]可以说,媒介的递增所带来的是人对世界认识能力的全面提升。 当下的课程形态所拥有的不仅仅是书面媒介和电子媒介,还包括了更为先进的网络信息媒介。从功能特点上看,网络信息媒介具有信息交流系统的交互性、信息交流活动的协同性、信息交流的多媒体综合性、信息交流运行的实时性以及信息交流范围的广泛性等特点,[2]可以说,网络信息媒介是对电子媒介优势的进一步延伸与超越。依照麦克卢汉的论断,由书面媒介、电子媒介和网络信息媒介组合构成的课程无疑将极大改善课程的育人功能,提高课程学习者学习的效率和质量。 (三)愿景勾勒:媒介功能的复合能提高课程效能 尼尔在《美国技术崇拜》(American Technology Sublime)一书中写道:人们对技术总是寄予了无限美好的期望,似乎技术真的可以通向救赎。[3]“救赎”是基于西方文化语境的表达,它揭示了人们对技术积极效应的热切期待与憧憬。从2005年开始,为预测新技术在教育中的应用趋势,美国两大组织机构新媒体联盟(NMC,New Media Consortium,)与高校教育信息化协会(ELI,EDUCAUSE Learning Initiative)每年都组织教育、技术和其他领域的国际专家组成咨询委员会,共同研制、发布《地平线报告》。2012年的高等教育版《地平线报告》预测:在未来一年内,移动应用和平板电脑可能在高等教育机构中成为主流应用;在两到三年内,基于游戏的学习和学习分析技术会被广泛使用;在四到五年之内,基于动作的计算和物联网将备受青睐。[4]实践的效果也许是滞后的,但是信息技术向教育教学活动的全面渗透已经是大势所趋。 就课程而言,国内外轰轰烈烈的数字课程建设行动已经充分展示出:人们对媒介功能整合所带来的课程效能提升充满乐观的期望。人民教育出版社在完成纸质版教材电子化的任务之后,全面开始转向电子网络教材的研发,2008年人教社已成功打造出“英语(新目标)”网络教材并在十多个省市的范围内展开实验。[5]高等教育出版社在宣布启动“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建设计划”之后的十年时间里,已初步建成了一个以精品课程为核心的、立体化的教材体系,除了传统的纸质形式之外,每门课程都建有一个配套的资源库和学科网站,并提供CD-ROM产品,课程门类现有1 000余种。目前,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科学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等也都将立体化教材出版纳入自己的发展规划之中。国外,世界知名的Pearson、John Wiley & Sons、McGraw Hill Education等出版机构都倾力打造与传统教材配套的网络学习资源平台,不断从技术的角度扩展平台功能,提高平台的服务能力。此外,它们还努力加强电子课程下载软件和制作软件的研发,满足学生和教师更加个性化的使用需求。总而言之,媒介复合带来的功能汇聚能够进一步提高课程效能,这一判断已被越来越多的课程工作者所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