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集部形态看文学观念在中国

作 者:

作者简介:
袁济喜,中国人民大学国学院,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中国文化研究

内容提要:

集部为中国固有学术经史子集其中之一,它历经滥觞与衍变的过程,有着极其丰富的意蕴与外延,是古人关于文学的原初视野与独特判断,它与今天全球化视野中的文学观念与理论是如何之关系,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本文考察了四部分类的形成过程,以及集部分类与文学观念的关系,提出传统的四部分类是从中国人文学术的基础之上形成的。而集部则是其中既依存于其他分类又相对独立的部分,它彰显出中国固有的文学观念特质,与现代流行的文学观念有很大的不同,富有人文蕴涵,今天我们的文学观念,应当本着会通古今中西的思致,摒弃全盘西化的偏见,来建构我们今天的文学观念与理论。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2 年 10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集部是中国传统学术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之一。一般认为,它对应于现代西方学科体系中的文学类。但是集部与现代的文学观念究竟有何关系,自近代西方教育体制取代中国传统教育体制,西方文学观念传入中国以来,这一问题一直受到学者的关注。近代学者章太炎在他的《国故论衡》等论著中,力主传统的文学观念;而王国维等人则主张西方的文学观念。“五四”以来,关于传统文学观念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关系一直聚讼纷纭,影响到当今中国文学观念建构在什么样的文化基础之上。

      近年来,关于集部文献的整理及个案研究,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不过,关于集部形态与文学观念等问题的总体研究,成果依然欠缺。我们认为,中国古代学术的四部分类,以及集部形态的生成与发展,蕴藏着中华民族固有的文学观念,通过集部与现代意义上的文学观念的比照,可以深入开掘其中的文化蕴藏,使当今的文学观念真正植根于古老的华夏文化土壤之中。本文拟对此加以初步的探讨,以冀见教于方家。

      一 中国文学形态与四部分类

      文学观念,一般是指对于文学范围及本质的自觉认识。文学观念集中反映出特定主体对于文学范畴的认同,对于我们认识特定时代与族群的文学活动,具有关键词的重要意义。

      目前我们日常使用的文学学科意义上的“文学”一词,依据百度网站的百度百科的解释,“文学是指以语言文字为工具形象化地反映客观现实的艺术,包括戏剧、诗歌、小说、散文等,是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以不同的形式(称作体裁)表现内心情感和再现一定时期和一定地域的社会生活。”①其实,这类文学观念,如果追本溯源的话,是二十世纪初随着近代西方学科体制取代中国传统教育制度之后,从西学移植过来的,②不仅与中国传统的“文学”一词含义不相符合,而且文化基础也根本不同。西方从古希腊开始,以亚里士多德为代表的形而上学,注重主体的知情意三分法,强调认识与伦理、审美功能的不同,文学艺术注重对于客观的摹仿,以及形式之美。到了古典主义与启蒙主义时期,学者们依然沿袭这种知情意三分法,至1750年德国哲学家鲍姆加滕发表用拉丁文写成的专著《美学》时,首次将美学独立出来,作为与哲学与伦理学不同的一门研究“感性认识的科学”,与美学相关的文学艺术则独立于哲学与伦理学之外。③到了现代德国哲学家康德建构“批判哲学”时,将审美判断作为与认识活动、伦理实践相区别的一种主体功能,从而使审美与文学艺术具备了纯粹的精神价值,“美在于形式”,“美是不关功利”的观念流行一时,影响到叔本华与尼采等人。

      十九世纪中后期的中国,西学东渐,特别是“五四”之后的文学思潮,大都奉此为圭臬,将“文学”与美文,与唯美主义联系起来,意欲脱离中国传统的诗教观念。④二十世纪初,清政府废科举,立学堂,西式教育和学科体制代替中国传统教育及其学术体系,西学的文学观念体系遂得以普及,再加上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对于前苏联教育体制与学术理念的过份依赖,因此,我们现在日常流行的文学观念,基本上可以说是西学影响下的产物,与中国古已有之的“文学”大不相同。

      在先秦时期,现代学科意义上的文学、史学、哲学等著述典籍统称为“文学”。《论语·先进》载:“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现代人们常用的狭义的“文学”则是其中的一部分,这一点,我们在南朝刘宋时临川王刘义庆编写的《世说新语》中《文学》一门上可以考见,其中文学作为与德行、政事、言语并列的人文学术,是从孔门四科而来,主要指儒学与玄学、佛学等人文思想学说,同时也包含有诗赋创作与山水品赏等审美活动。汉时“文学”主要指儒学(即经学),而讲究文采辞藻者称之为文章。班固在《汉书·公孙弘卜式倪宽赞》说:“汉之得人,于兹为胜。儒雅则公孙弘、董仲舒、儿宽,……文章则司马迁、相如。”⑤这里所指的“儒雅”与“文章”并称,是指两类不同著述。汉末三国时,文学依然指儒学为主的学术。譬如三国时夏侯惠推荐刘劭时称赞他:“文学之士嘉其推步详密,法理之士明其分数精比,意思之士知其沈深笃固,文章之士爱其著论属辞,制度之士贵其化略较要,策谋之士赞其明思通微”。⑥这里文学与文章对举,文学指人文学术修养,文章则指偏重文学性的辞章写作。中国古代虽然有不少讨论文学形式的书籍,比如《诗格》、《赋格》、《文则》等,但是主流的文学观念却是始终将文学事业置于整个人文学术环境之中,通过汉语文化精神去建构文学观念,从传统国学四部与文学的关系中,我们可以看得很清楚。

      中国古代的学术,从先秦开始,就形成了一种追求总体有序的学术观念。这是与西方古希腊亚里士多德注重分类的学术思路有所不同的。自老子与孔子开始,就开始关注对于夏商周文化的评价与文化重构问题。老子认为,夏商周以来的文化,造成文化的断裂与人心的堕落,为此倡导回归大道,老子提出:“为学日益,为道日损。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⑦《庄子·天下篇》概叹:“天下大乱,贤圣不明,道德不一。天下多得一察焉以自好。譬如耳目鼻口,皆有所明,不能相通。”⑧庄子认为,道的真理性是至一的,后世由于天下大乱,各执一端,众说纷纭。这种文化理念,也是孔孟所共有的。对于礼崩乐坏的忧患,对于学术不能回归大道的忧虑,构成他们文化批判思想的主体。班固的《汉书·艺文志》正是基于此种学术观念,而提出学术分类观念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