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维·哈维与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

作 者:
阎嘉 

作者简介:
阎嘉,四川大学文学与新闻学院

原文出处:
当代文坛

内容提要:

在马克思主义发展的历史过程中,逐渐形成了自身的文学批评传统。这种传统在一百多年的历史中几经波折和转向,从政治经济批判转向哲学批判、意识形态批判和文化批判。以戴维·哈维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增添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的新方向。哈维建构的空间理论及其阐释框架,为解释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文学与艺术进行了创造性的探索,为我们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理论资源。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2 年 02 期

字号:

      20世纪晚期,随着西方资本主义世界从第二次世界大战的破坏中恢复元气、完成重建、乃至出现“经济起飞”的某种程度的繁荣,以“福特主义”大规模流水线生产为主导的生产方式,逐渐转向“后福特主义”灵活生产与弹性积累的生产方式,资本主义社会出现了引人注目的社会转型,进入到一种以“消费主义”为主要特征的所谓“后现代”时期。在这样的社会语境中,资本主义社会的文学、艺术、文化,伴随着社会转型,也出现了某些显著的变化。曾经成为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最为重要的潮流之一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在英国著名马克思主义批评家特里·伊格尔顿(Terry Eagleton,1943-)所说的“理论高峰”之后的走向,成了关注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之命运的一个重要方面。以戴维·哈维(David Harvey,1935-)为代表的“新马克思主义”异军突起,力图为马克思主义传统开拓“空间理论”与地理学维度,开创了“历史—地理唯物主义”学说,在学界引起了巨大反响。哈维一方面明确提出了把空间理论和“历史—地理唯物主义”整合到现有的文学理论之中的任务,一方面则运用自己开创的理论去具体分析巴尔扎克、波德莱尔、福楼拜、左拉、品钦、卡尔维诺等作家的作品,力图从理论和实践两个方面为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增加全新的维度。哈维的努力,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理论资源。

      在我看来,从19世纪中叶马克思主义诞生以来,马克思主义在西方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经典马克思主义、西方马克思主义和新马克思主义三个阶段。①经典马克思主义指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西方马克思主义指从20世纪早期到1970年代左右以“法兰克福学派”为主要代表的“批判理论”,而新马克思主义则指以哈维等人为代表的历史—地理学派。

      众所周知,马克思和恩格斯并没有开创一种完整系统的文学批评传统。虽然马克思从读大学时起就对文学作品和文学创作抱着极大兴趣,这种兴趣贯穿了他的一生,并且也表现在他的很多重要理论著作之中,但正如英国学者柏拉威尔(Siegbert Salomon Prawer,1925- )在《马克思与世界文学》一书中所说:“马克思从来没有写过一篇完整的美学论文,也从来没有发表过一篇扎实的正式的文学批评——他对欧仁·苏的《巴黎的秘密》的分析是他揭露施里加和布鲁诺·鲍威尔的青年黑格尔分子的附带产物;他对《弗兰茨·冯·济金根》的评论是在一封私人信件中信笔挥就的。”②同样,恩格斯也经常关注文学问题,就革命悲剧、现实主义、典型性、艺术产生的相对自主性等问题发表过精彩意见。但这些意见大多是分散的和非系统性的。

      尽管如此,我们必须承认,经典马克思主义为后来一百多年的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奠定了理论基础。这些基础在根本上是原理性和规范性的,体现在《资本论》、《政治经济学批判》、《德意志意识形态》、《共产党宣言》等经典著作中。经典马克思主义始终坚持对资本主义社会进行政治—经济批判,通过对黑格尔式辩证法的改造,创造性地提出了历史唯物主义的范畴,它包含以下内容:第一,承认人类的物质生产活动决定了社会结构和个人本质,一个社会的法律、艺术、宗教和道德归根结底是这些物质关系的一种表现。第二,资本主义的劳动分工造成了私有财产的集中化,以及社会行为的异化。破坏性的经济危机是资本主义生产、流通和消费固有的矛盾。第三,资本主义国家内部的一切斗争都是阶级之间的斗争,这种斗争导致了社会变迁。第四,资本主义的积累、集中化和世界扩张导致了贫富尖锐对立的世界。正是资产阶级本身,创造了毁灭它自身的武器——无产阶级。无产阶级的历史任务是废除私有制,把自身的基础置于全人类的需要之上。

      从文学批评的角度看,经典马克思主义的一些重要论点构成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传统的基本支撑,并在一定程度上构成了一种开放性。这些论点包括:一、拒绝“同一性”概念,不承认包括文学在内的一切对象能以某种方式独立存在,只能按照文学与意识形态、阶级和经济基础的关系来理解文学。二、坚持认为客观世界的建构与人类的社会实践活动有关,而不是固定不变的,因而具有历史性。三、把艺术作品理解为一种商品,与其他商品一样具有物质性和价值等特性。艺术创作在总体上可以被看成是社会生产的一个分支。四、关注作为历史内在动力的阶级斗争,以及它与作为意识形态折射之场所的文学的关系。五、认为语言不是一种自我封闭的体系,而是一种社会实践活动,植根于社会的物质条件之中。

      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思想在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巨大影响,形成了马克思主义的思想传统和文学批评传统。这种影响的范围包括了社会学、哲学、经济学、政治学和文化理论等,以及历史主义、女性主义、解构主义、后殖民主义和文化批评等众多批评理论。在马克思主义传统发展的一百多年里,马克思主义并未像一些西方学者所称的已经“式微”或者“死亡”,而是处于不断的发展中,根据变化着的历史境况不断地发展着。

      但同时,我们也必须认识到,尽管一些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如意大利人安东尼奥·拉布里奥拉(Antonio Labriola,1843-1904)、德国人弗朗茨·梅林(Franz Mehring,1846-1919)和罗莎·卢森堡(Rosa Luxemburg,1871-1919)、俄国人格奥尔基·普列汉诺夫(George Plekhanov,1856-1918)等曾根据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原理,致力于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文学批评与美学传统,为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但在随后不久,这一传统就发生了重大转折:以西方马克思主义为代表的马克思主义思潮,逐渐告别经典马克思主义的政治—经济批判路线和无产阶级革命,从知识分子精英和专业学者的立场出发,一方面抛弃无产阶级革命,另一方面把经典马克思主义对资本主义社会的政治—经济批判转换为哲学批判与文化批判,甚至纯粹的学术批判,使马克思主义丧失了其革命性和实践性。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