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民粹主义的躁动:从虚拟集聚到社会运动

作 者:
陈尧 

作者简介:
陈尧(1972-),男,上海市人,政治学博士,上海交通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学院副教授,主要从事政治学、民主理论研究,上海 200030

原文出处:
学术月刊

内容提要:

网络民粹主义是近年来在互联网上兴起的一股政治思潮。它由两种力量所构成,一种是网络批判现实主义,另一种是网络民族主义。前者以国家内部的社会矛盾为主要关注点,以反权威、反精英主义的底层姿态出现;后者则以反对全球化、反对西方国家为内容,以极端排外性的情绪表达为形式。尽管网络民粹主义表达了来自社会底层的诉求,强调了对改革公平性的关注,具有一定的合理性,但由于它利用极端的、偏激的,甚至暴力性的语言对社会转型中出现的问题和矛盾进行非理性表达,加剧了不同群体之间的对抗,激化了不同阶层之间的不信任和仇视,并不时地与现实中的集体性事件结合起来,试图推动民粹主义社会运动的形成,这在客观上造成了激化社会矛盾、分裂社会的后果。消解网络民粹主义的滋生和蔓延,最根本的方法在于促进经济良性发展前提下的社会公平、公正。一方面,应完善普通民众和底层社会政治参与的途径,从各个层次、各个领域最大限度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畅通利益表达渠道;另一方面,在保持经济稳步发展的基础上,积极缩小贫富差距,加强社会保障建设,改善底层民众的生活条件,在经济领域实现分配正义。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5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8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39-8041(2011)06-0024-06

      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互联网发展日新月异。在公共生活中,网络所具有的信息开放、独立表达、平等互动等特性,与民主精神天然地联系在一起,推动了互联网转变为民主、参与的平台。网民们借助互联网所提供的虚拟社区、论坛、公共聊天室、博客日志、新闻跟帖、网站投票系统和电子邮箱等,进行网络表达并形成网络舆论。但同时,在一系列网络公共事件中,逐渐滋生了一种网络民粹主义的极端思潮。网民针对现实中的不平、不公现象进行声讨、发泄不满、提出抗议,直至情绪失控,整个网络空间被非理性的声浪所吞没。网络民粹主义席卷之处,充斥着语言暴力、人身攻击、煽动话语,甚至从网络进入现实,掀起群体性事件,对社会产生了极大的冲击。近年来,随着中国在改革开放和社会经济深入发展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矛盾日益增多,作为一种思潮的民粹主义借助互联网而再次以新的面貌出现。网络技术的发展,直接推动了网络民粹主义的产生。

      一、网络民粹主义与传统民粹主义之异同

      网络民粹主义本质上仍是民粹主义,它不仅具有一般民粹主义的特点及其社会政治倾向,也具有自己独特的表现形式。

      政治学界对“民粹主义”这一概念的理解笼统且含混。凡是代表人民、以人民的名义说话,广义上均可以归人民粹主义的行列。保罗·塔格特指出,民粹主义者的“人民”概念是作为一个基本的统一体,他们被视为一个缺乏基本分化的单一实体,是统一的、团结一致的。①阿伯茨和拉曼斯在分析民粹主义的特征时,同样强调了作为整体的人民的核心地位:一是在“人民”与“精英”之间构成一种敌对关系,认为政治应该是人民意志的表达;二是要求恢复人民主权,支持直接民主,相信民主应当从人民中获得权力,拒绝代议制原则;三是“人民”被认为是一个“同质化的整体”,它只有一个声音,人民应当联合起来推翻既有的政治秩序。②一直以来,“人民”这一术语意味着在数量上占据绝对多数,并凭借数量众多而被赋予了道德的或政治的合法性。

      民粹主义最早起源于19世纪后期在美国南部和西部农业地区出现的人民党激进运动以及19世纪后期俄国争取“土地和自由”的民粹派运动。民粹主义者利用社会危机时期统治阶层与民众之间的矛盾,提出一些煽动性的口号和主张,以迎合民众的需要,获取民众的支持,并进行社会动员。中国学者俞可平总结出民粹主义的三种表现形式:作为一种社会思潮,民粹主义强调平民群众的价值和理想,反对精英主义,把平民化和大众化作为所有政治运动和政治制度合法性的最终来源,以此来评判社会历史的发展;作为一种政治运动,民粹主义主张依靠平民大众对社会进行激进改革,并把普通群众当作政治改革的唯一决定性力量;作为一种政治策略,它指的是动员平民大众参与政治进程的方式,强调诸如平民的统一、全民公决、人民的创制权等民粹主义价值,从而对平民大众从整体上实施有效的控制和操纵。③

      传统的民粹主义由于沟通、传播方式的有限,不管是俄国的民粹派运动还是中国近代知识分子中间形成的民粹主义思潮,其影响均相对有限。互联网的出现,极大地改变了民粹主义的运行规律,催生了一种以网络为媒介的新型民粹主义。由于网络沟通或交往具有不同于传统社会交往的独特性,例如互动开放、全球性、自由表达、自由结社、构造和传播信息、挑战专业和官方的观点、瓦解民族国家认同④,使得网络表达以其消弭现实社会中权力、财富、身份、地位等的差异而赋予了参与主体的平等性,以其交往空间的虚拟性而推动了个性的解放,以其采用的超文本形式而提高了沟通的效率。在这种以无边界、分散式结构作为存在形式的互联网所构造的平台中,任何人都可以自由地发表观点和意见,从而构建出一个人声鼎沸、民情浩荡的公共舞台。

      与传统民粹主义不同的是,网络民粹主义具有明显的非核心性——信息的开放式传播使得每个传播者既可能是“人民”,也可能是“领导者”。如果说历史上的民粹主义带有地域性,那么在网络时代,民粹主义突破了地域限制而具有全国性甚至全球性的特点,因而造成的影响更大。相比传统的民粹主义,网络民粹主义的参与更为彻底、直接,因为它是分散型的,没有代表,没有机构,任何人均可以进行自由表达并可能获得无数人的回应。现实中的权威结构在网络中被彻底地颠覆,不分年龄、性别、经济状况、职业、社会地位等,几乎所有的差异均消失了,唯一的区别就是每个人的言论,只有那些吸引眼球、抓住心理的话题才能获得关注。这也是为什么极端的、偏激的甚至暴力性的表达容易吸引人们注意的重要原因。作为对社会不平等反映的仇富、仇官、反权力、反市场、反全球化等情绪,正是在这样一种网络环境中得到释放,并逐渐在网民的普遍参与中扩展成为与精英、政府和主流意识形态相对抗的民粹主义。这种非理性的表达及其所形成的舆论压力,无疑给国家、社会以及普通民众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二、底层社会的抗拒

      网络表达具有匿名性的特点,使得人们在网络空间中具有不可辨识的时空位置和形态。网上交往活动表现为一种符号的互动。在符号背后,网民们表达着各种真实或非真实的意愿、立场。在没有现实社会中的责任约束后,网络语言可以直接反映人们心中与现实社会中的言行截然不同的潜意识和内在冲动,这就往往表现为网民个体表达的非理性化。不仅如此,在网络空间中,某些特殊的集体心理推动网民个体的表达发生变异甚至扭曲,为网络民粹主义的滋生提供了良好的温床。在网络论战中,为了使自己的观点获得支配性地位,各方的观点往往趋于极端化、偏激化,从而出现一种“群体极化”现象。⑤在网络公共空间中,由于偏好相似而结成的网络群体具有很强的同质性,这种同质性容易形成心理暗示并相互感染,最终产生极端化的舆论。在网络空间中,匿名性所导致的缺乏责任和约束机制进一步加强了集体无意识。勒庞曾深刻剖析过大众心理的集体无意识现象。他指出,在集体无意识心理中,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总是约束着个人的责任感便彻底消失了。⑥集体无意识的非理性所带来的破坏作用是巨大的,“当集体无意识在更大的社会团体内积聚起来,结果便是疯狂,这是一种可能导致革命、战争或类似事物的精神瘟疫”⑦。在网络公共空间中,语言交流是无身份、无责任的,群体中任何人的具有蛊惑性、煽动性或偏激化的言论,都会有相当数量的人表示赞同。随着附和的人数的增加,群体内部不断强化着多数人的心理暗示,受到感染的人群便逐渐丧失自己的思考和判断,不自觉地卷入其中。当社会中一旦出现突发事件或公共事件时,网络公共空间往往会在极短时间内汇聚成压倒性的舆论,这就是集体无意识的反映。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