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之间的关系

作 者:

作者简介:
丁志刚,男,1966年生,甘肃天水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甘肃 兰州 730000;王树亮,男,1981年生,河北邯郸人,兰州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博士研究生,甘肃 兰州 730000

原文出处:
江汉论坛

内容提要:

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相关性。政治稳定是政治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政治文化是对稳定的政治体系长期不断的认知、评价的结果的积淀。政治文化是构成政治稳定的深层因素,政治稳定的实现依赖于政治文化的性质与类型。建构有利于政治稳定的政治文化,既是理论发展的需要,也是政治实践的要求。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2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11)09-0022-04

      政治文化和政治稳定都是古老而又现代的政治学概念,在古今中外政治思想家的著作中对二者的研究都有体现,只是一直未形成统一的、广泛认可的、独立的概念和知识体系。直到20世纪50、60年代,这两个概念才凸现出来,成为政治学中的重要概念和研究领域,分别以阿尔蒙德和亨廷顿为代表,建构起规范的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理论体系和分析框架,并成为沿用至今的经典分析范式。总体上看,政治稳定反映的是政治体系的运行状态,通过对影响政治稳定的诸多原因的分析可以为维护持久的、平稳的、有序的政治状态提供理论基础。政治文化作为对政治体系认知、情感与态度的总和,反映了公民对政治体系的基本态度。相比较而言,对二者之间关系的探讨,尽管已经引起许多学者的重视,但其系统性、深刻性有待发掘和深入。本文拟在研究政治文化理论和政治稳定理论的基础上,分析、探讨政治文化与政治稳定的内在关系。

      一、政治稳定是政治文化形成的前提

      从政治文化的形成来看,长期稳定的政治环境是政治文化形成的基本条件。政治文化的形成不是一个短期效应,而是在长期的政治生活中对政治体系多次认知与评价的积淀。事实上,政治文化作为公民内在的习惯,其形成不是一次认知与评价就可以实现的,因为对个别政治事件的态度仅仅是民意,特定取向的民意长期积累才会最终内化为公民相对稳定的政治态度,即政治文化是对稳定的政治体系长期不断的认知、评价的结果的积淀。

      政治体系作为被认知的对象,其自身的稳定影响着公民认知的结果,即一个持久的、相对稳定的政治环境,能够使公民的认知具有连贯性,不断地积累关于该政治体系的知识、感触及评价;而动荡的政治局势,因为认知对象的不确定性,使得公民失去了认知的对象,更无法形成政治文化。“任何政治体系所发挥的功能都可以从三个层次来考察,即体系层次、过程层次和政策层次。”①作为认知结果的政治文化内部也存在层次划分,即体系文化、过程文化和政策文化。政治体系与政治文化这种对应性特征并不是公民认知选择的结果,是政治体系固有结构“映射”于公民内心的“图像”。政治体系是政治文化形成的“母本”,这一“母本”的状态和性质在一定程度上主导了政治文化的特质。因此,长期稳定的政治结构、制度化的政治过程和连续的政策以及三者之间的互动与协调关系,构成政治文化形成的前提条件。

      第一,长期稳定的政治结构使公民能通过各种政治社会化的渠道不断了解政治结构、执政者以及机构设置等方面的知识。普通民众对政治结构的认识,需要时间和渠道的保障,畅通的渠道无疑会缩短公民对政治结构的了解过程,但这一过程要求以政治结构的相对稳定为前提。否则,混乱的政治结构、领导人的频繁更迭以及各部门之间的权力争斗,导致整个政治结构不断变化,公民刚刚形成的认识很快被结构的变化所否定,致使公民在认知上出现混乱,甚至政治冷漠,统一的政治文化的形成更无从谈起。

      第二,制度化的政治过程对执政者、参与者的政治行为都具有指导性作用。一方面能够约束执政者的行政行为,使执政者遵循既定的制度性规定;另一方面能够使公民的政治参与在制度化的框架内展开,逐渐掌握参政的知识和技能。在这样的制度化的政治生活中,公民通过政治参与会逐渐明晰自己的政治角色,获知有关政治体系的知识以及掌握政治参与的技能,对政治体系的认识逐渐明朗,评价趋于客观合理,情感归属基本稳定。而混乱的、没有明确的成文规定的政治过程,难以形成规范的参与行为,也就不会形成模式化的政治过程文化。

      第三,政策直接关乎公民的切身利益,是影响公民政治态度最直接的方面。连续稳定的政策会使公民逐渐认识政策的内在指向,对某一政策基于自身利益加以考量,形成不同的评价和态度。相反,如果政策变动频繁,公民就难以对政策有较为清晰的认识,会产生摇摆不定、无所适从的感觉。另外,政策的优劣、公正与否决定着政治文化性质的走向,即连续优越的政策能够得到公民的认可和支持,使公民对整个政治体系抱有赞成的态度;反之,变化不定的政策则引起公民的不适与反感,进而使公民对整个政治体系持否定态度。可见,持续与合理的政策是政治文化形成的最直接的外在政治刺激。

      另外,政治结构的稳定、制度化的政治过程以及连续的政策并非独立的存在,作为政治体系的有机构成,其自身的健全与完善还不足以构成整个体系的稳定,还需要三者之间关系的协调与顺畅,而这一状态的实现又是由每个子系统的功能决定的。即政治结构的稳定有利于实现政治过程的制度化,使政治生活的方方面面有法可依、有章可循;政治过程的制度化建设使得政策更加科学、合理,更能顾及社会大多数群体的利益;政策趋于合理的目的是获得公民的支持和肯定,而这实质上是对政治体系的认同以及对其合法性的承认,有助于政治结构的稳定。可以说政治结构的稳定决定了政治过程的有序性,政治过程的制度化是政策趋于合理的保障,优越的政策为政治结构的稳定赢得了公民发自内心的支持。历史证明:在政治动荡时期,不仅没有稳定的政治结构,更不存在制度化的政治过程,维稳的政策也会回归到粗野的非制度化、非法治化轨道,即对权力赤裸裸的滥用。在这种情况下,不仅不会形成新的政治文化,反而会导致倒退。可见,稳定的政治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系统,每个子系统的稳定以及子系统之间的和谐关系是政治文化得以形成的重要制度性资源。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