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雷蒙·威廉斯“关键词批评”的反辞书性

作 者:
黄擎 

作者简介:
黄擎(1975-),女,浙江大学中文系副教授,文学博士,主要研究方向为文艺理论和中国现当代文学,浙江 杭州 310028

原文出处:
江西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关键词批评”源于英国学者雷蒙·威廉斯的创造性想法,其《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开创了把“关键词批评”作为社会和文化研究有效路径的独特方法。“关键词批评”以核心术语为考察重心,从历时和共时层面梳理并揭示出词语背后的政治思想倾向与人文踪迹,具有独到的研究视角和开阔的理论视野。雷蒙·威廉斯视词语为社会实践的浓缩和政治谋略的容器,注重在语言的实际运用和意义变化中挖掘其文化内涵和政治意蕴。其“关键词批评”具有鲜明的反辞书性,主要体现在非权威性与文论性两方面:非权威性指其突破了以话语权威的姿态对关键词进行“一锤定音”式或曰“标准答案”式的定评界说模式,表现出了开放性与延展性;文论性指其不像传统辞书那样宣称客观性,而是在对词义的简略梳理和精当辨析之中,隐含地表现了自己的立足点与批评理念,具有隐在的体系性和一定的政治倾向性。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11 年 06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I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4-518X(2011)01-0110-07

      作为英国伯明翰学派与“新左派”的领军人物,雷蒙·威廉斯对当代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和文化研究产生了重要影响。其力作《文化与社会:1780-1950》(1958)、《漫长的革命》(1961)与理查·霍加特的《读书识字的用途》(1958)、爱德华·汤普森的《英国工人阶级的形成》(1963)一起被认为是当代英国文化研究的奠基之作。伊格尔顿曾将雷蒙·威廉斯与法国的萨特和德国的哈贝马斯相提并论,认为他是战后乃至20世纪英国最重要的文化思想家,是英国左派知识阵营中最具智慧和独立思考精神的知识分子。[1]孕育于文化研究母体之中的“关键词批评”,就源自雷蒙·威廉斯的创造性想法。“关键词批评”以核心术语为考察重心,从历时和共时层面进行梳理,揭示出词语背后的政治思想倾向与人文踪迹,具有独到的研究视角和开阔的理论视野。

      一、“关键词批评”的生成及其反辞书性

      雷蒙·威廉斯1976年出版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一书,开创了以“关键词批评”为社会和文化研究有效路径的独特方法,被视为“关键词批评”兴起的标志。其实,雷蒙·威廉斯早在《文化与社会:1780-1950》中即联系社会发展考察“工业”(Industry)、“民主”(Democracy)、“阶级”(Class)、“艺术”(Art)、“文化”(Culture)这五个在现代意义结构中极为重要的词语之语义嬗变和用法变化,开始了其“关键词批评”的早期实践,亦可谓之“关键词批评”的萌芽。雷蒙·威廉认为这五个词在关键时期发生的用法变化,是我们对共同生活所持特定观点发生普遍变化的见证,即:对我们的社会、政治及经济机构的思考;对设置这些机构所体现的目的的思考;对我们的学习、教育、艺术活动的目的与这些机构的关系的思考。[2](P13)当年,雷蒙·威廉斯本想让《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作为《文化与社会:1780-1950》一书的附录出现,但是由于出版社提出全书必须删减,威廉斯只好忍痛割爱撤下这一部分的内容。经过二十多年的不断增补,《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方独立成书,1983再版时又增加了21个词条,词条量臻达131个。在“关键词批评”中,雷蒙·威廉斯突破了传统的文学研究范式和学科疆域,从社会大视角和多语境角度诠释文化及其时代新质。雷蒙·威廉斯以历史语义学和关键词钩沉为写作方法,甄别遴选处于文化与社会研究“网结”要位的核心术语,力图通过细致的考辨梳理,凸显词语的政治立场与人文印迹,呈现出问题的起源、发展与流变。与其开放的研究理念相契合,“关键词批评”在借鉴辞书编撰理念和文本体例时,又表现出了鲜明的反辞书性,在对文学(化)现象和问题的多元探讨中昭示了文学(化)理论与批评行进的多条路径。

      所谓反辞书性自然是相对于辞书性而言的。辞书性指的是辞书通常所应葆有的权威性、客观性、规范性、基本性、全面性、简明性等基本属性。辞书即辞典,亦作词典,而“典”字即含“标准”之意。辞书通常被视为典范性的工具书,通过汇编一定数量的词语条目,按音、形、义等顺序编排,并逐一解释,以供人检索查考。而包括雷蒙·威廉斯在内的“关键词批评”的实践者,大多否认意在编撰关于关键词的辞典。雷蒙·威廉斯就反复强调他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并非一本辞典,也非学科的术语汇编,而是对文化与社会类词汇质疑探询的记录[3](P15)。的确,雷蒙·威廉斯只是借鉴了辞书编撰的外壳,其重心却落在解析文化与社会之上。洪子诚、孟繁华谈到《当代文学关键词》的编撰动机时也表示,主要不在于“编写一本有关当代文学主要语词的词典,以期规范使用者在运用这些概念时的差异和分歧,进而寻求通往概念确切性的道路”,而是“质疑对这些概念的‘本质’的理解,不把它们看作‘自明’的实体,从看起来‘平滑’、‘统一’的语词中,发现裂缝和矛盾,暴露它们的‘构造’的性质,指出这些概念的形成和变异,与当代文学形态的确立和演化之间的互动关系,通过从对象内部,在内在逻辑上把握它们,来实现对‘当代文学’的反思和清理”[4](P2-3)。然而,不论“关键词批评”的始作俑者及其后继者的编撰初衷如何,“关键词批评”显然在批评形态和文本构造上仍然受到了辞典等工具书的编撰理念与体例的启迪和影响,具有较强的语汇积聚性。尤其是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形式上仍然按音序编排,对术语的选择和阐释也体现了辞书的基本性、全面性和简明性。

      雷蒙·威廉斯的《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问世后“备受关注,广为征引”[5],“关键词批评”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在多个研究领域中得到了较为广泛的运用,至今方兴未艾。上个世纪末开始,西方学界对人文社会科学不同领域中的关键词进行了较为深入的研究,尤以文化、文论和文学领域为甚。如《关键词:文学、批评与理论导论》(Andrew Bennett,Nicholas Royle.An Introduction to Literature,Criticism And Theory,1995)①、《文学理论关键词》(Julian Wolfreys,Key concepts in literary theory,2002)、《新关键词:文化与社会的词汇》(Tony Bennett,Lawrence Grossberg,Meaghan Morris ed.New keywords:a revised vocabulary of culture and society,2005)、《文学与文化理论批评关键词》(Julian Wolfreys,Critical Keywords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Theory,2004)、《当代文学关键词》(Steve Padley,Key concepts in contemporary literature,2006)等。此外,还出现了“劳特里奇关键词系列”、“批评新成语”、“批评思想家系列”之类的系列丛书。随着文化研究渐成显学,“关键词批评”近年登陆中国后也被广泛接受和大量应用,成为文学研究的重要理论资源和研究路径,相关研究成果颇为丰赡。如陈思和的《中国当代文学关键词十讲》(2002)、洪子诚、孟繁华主编的《当代文学关键词》(2002)、廖炳惠编著的《关键词200:文学与批评研究的通用词汇编》(2006)等。还出现了“文化研究关键词”(2006)、“人文社会科学关键词丛书”(2007)等丛书,《外国文学》、《人大复印资料·文艺理论》、《南方文坛》、《电影艺术》等刊物则专辟了“文论讲座:概念与术语”、“关键词解析”、“当代文学关键词”、“电影学关键词”、“中国现代文学关键词”等“关键词批评”专栏。“关键词批评”的开拓者和推进者以他们深刻独到的学理思考和充满生机的批评实践,冲击着传统的批评理念和批评话语,显示了强劲的理论穿透力。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