儒家学说之所以能成为中国传统文化和传统道德教育的主流,与孔子对老子道德教育思想的借鉴与弘扬是分不开的。两位先贤开创了我国古代传统道德教育的先河,只不过他俩采取的方式与途径不同:老子以他深沉的智慧、丰富的人生阅历以及饱学多识,用笔墨给我们留下了内涵丰富、深邃玄奥而又博大精深的《道德经》;孔子则以一个思想家和教育家的救世之心开创私学,以他的“礼”、“仁”之教聚徒讲学,遂成《论语》传诸后世。综观《论语》和《道德经》不难发现,孔子与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有惊人相似之处。 一、《论语》与《道德经》内涵略考 《论语》成书于春秋战国时期,是孔子与弟子在教学过程中讨论各种问题的言语。因其蕴含哲学智慧、人生智慧、教育智慧与道德智慧,为了不至失传和发扬光大,弟子及再传弟子将其辑录而成,并据意取名《论语》,该书是我们研究孔子德育思想的重要历史文献。本文依据中国历代名著全译丛书《四书全译》之《论语》[1]对孔子与老子的道德教育思想之共同点进行探析。 老子生平事迹,史书记载较少。据司马迁的《史记·老子传》有如下记叙: 老子者,楚苦县厉乡曲仁里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 孔子适周,将问礼于老子,老子曰:“子所言者,其人与骨皆已朽矣,独其言在耳。且君子得其时则驾,不得其时则蓬累而行。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吾所以告子,若是而已。”孔子去,谓弟子曰:“鸟,吾知其能飞;鱼,吾知其能游;兽,吾知其能走。走者可以为罔,游者可以为纶,飞者可以为矰,至于龙,吾不能知其乘风云而上天。吾今日见老子,其犹龙邪。” 老子修道德,其学以自隐无名为务。居周久之,见周之衰,乃遂去。至关,关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强为我著书。”于是老子乃著书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余言而去,莫知其所终。[2] 除《史记》外,《礼记》、《孔子家语》、《庄子》等书都有关于老子生平事迹的记载。有人根据各种史书的记载,推测“老子是春秋时期陈国人,大约生活于公元前571年至471年之间”[3]。如此看来,孔子大致比老子小20来岁,上面引述的《史记·老子传》所记孔子向老子讨教礼的事件真实性应该是较高的。正是这次讨教,老子所讲的话对孔子后来的思想言行产生了很大的影响,这可以通过对照《道德经》上的诸多关于“道”与“德”的论述得到进一步的印证。 《道德经》总共81章,[4]由于前37章论“道”的多(如开篇第一章即是“道可道,非常道”),后44章论“德”的多,故名《道德经》。综观老子的论述,概而言之,“道”有以下几种基本内涵:第一,“道”是一种物质性存在,先是无形的,后才是有形的,所谓“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一章)第二,“道”先于天地万物而生,它是宇宙一切物质的总根源,所谓“有物混成,先天地生”,(二十五章)“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四十二章)第三,“道”是一种规律性存在,既是自然规律,也是社会规律,所谓“天之道,损有余而补不足;人之道,则不然,损不足以奉有余”。(七十七章)第四,“道”是客观规律在人脑中的正确反映,所谓“孰能有余以奉天下,唯有道者”。(七十七章)《道德经》中,“德”的含义与我们今天讲的“道德”基本相同,其依据是道,所谓“孔德之容,唯道是从”。(二十一章)在老子看来,“道”是自然规律和客观法则,其属性表现为“德”。凡是符合“道”的行为,就是“有德”;凡是不符合“道”的行为,就是“失德”,总之,人类的“德”与自然的“道”是分不开的。 二、孔子对老子德育思想的借鉴与传承 (一)求真务实、力戒空谈——道德实践原则 老子与孔子都是很内敛、不事空谈、只求平实做人的人。如前所引,孔子适周曾问礼于老子,老子看到孔子一副年少气盛、春风得意的样子,就以一个长者的身份批评孔子说:“吾闻之,良贾深藏若虚,君子盛德,容貌若愚。去子之骄气与多欲,态色与淫志,是皆无益于子之身”。老子这番批评令涉世不深、修养或有欠缺的孔子遭到当头棒喝。但老子这番逆耳忠言使得孔子明白了一些做人立德的道理,在孔子后来的人生道路上,他一直奉行“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论语·里仁》)的做人原则。 孔子不但本人轻言重行,而且他也教育他的学生要当躬行君子。一个人有无品德修养,不能只听他说得怎么样,更重要的还要看他做得怎么样,这是孔子在受到了老子的训诫后通过自我反思和在自身教育实践基础上的经验总结。他一再告诫弟子,“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论语·宪问》)“先行其言而后从之,”(《论语·为政》)“刚、毅、木、讷近于仁”,(《论语·子路》)反复告诫弟子要做“躬行君子”。(《论语·述而》)孔子特别反对那些夸夸其谈的人,说“巧言令色鲜矣仁”。(《论语·学而》)孔子这些观点不独是受到老子那次面对面的教导的影响,而且也是对老子“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道德经·八十一章》)的极富辩证法思想的吸取与融合。 (二)不偏不倚、立定中道——道德哲学智慧 老子的“中和”道德观,是孔子“中庸”道德哲学智慧的思想源泉。“中庸”是孔子道德哲学的核心思想,是最高的道德原则:“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论语·雍也》)“中庸”一词从字面上理解,即是折中平和之意,故“中庸”又称“中和”。这可以从阐述孔子中庸道德哲学思想的儒家经典《中庸》名篇不解释“中庸”而解释“中和”这一事实看得更加清楚:“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5]按照《中庸》的说法,人的喜怒哀乐情感没有表现出来的时候称为“中”;表现出来经过修饰合乎常理称为“和”。“中”是天下之根本;“和”是通行天下的原则。一旦达到“中和”的境地,天地便各在其位了,万物便生长发育了。由此可知,孔子的“中庸”即为老子的“中和”思想,虽提法不完全一样,但内在的精神实质却是高度一致的。 “中庸”作为儒家待人处事的基本原则,孔子把它看做君子型理想人格的重要要求和标志。“中庸”要求人们言行要“允执其中”,保持在无过无不及的理想状态。孔子说:“不得中行而与之,必也狂狷乎!狂者进取,狷者有所不为也。”(《论语·子路》)狂即狂妄,狷即拘谨,是两种偏激的品格。一个有道德修养的君子应秉持中庸之道,不狂不狷,尽力做到“乐而不淫,哀而不伤”,(《论语·八佾》)“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论语·尧曰》)孔子为人是“温而厉”,“恭而安”。(《论语·述而》)“中庸”也是衡量一个人是否有道德修养的重要标志,“仲尼曰:‘君子中庸,小人反中庸’,君子之中庸也,君子而时中。小人之中庸也,小人而无忌惮也”[6]。正是在孔子的身教言传下,孔门弟子无不仿效老师而修中庸之德,如弟子有子说:“礼之用,和为贵”。(《论语·学而》)孔子在老子那里领悟到的中庸思想,不仅作为自己立身处事的人生哲学,而且在君子型理想人格的塑造方面和在道德教育中推崇和强调中庸风格、提倡中和之美,对我们中华民族的道德心理与民族性格的形成有积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