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人性化的总体化实践

作 者:

作者简介:
作者单位:华南师范大学现代教育研究与开发中心 华南师范大学教科院 广州 510631

原文出处:
教育研究与实验

内容提要:

现代教育的异化和物化压抑和扭曲人性,消解人的总体价值。根据马克思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教育人性化的总体化实践必须全面考察教育人性化在社会历史、个体存在、辩证关系、文化逻辑等方面的总体化条件和过程,通过教育劳动、教育行动、教育互动、教育活动等形式,总体化生成、创造、构建和超越人性价值和意义,培养多向度的、健全的、自由的“总体人”。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总体而言,教育人性化是人的生物属性、社会属性和精神属性和谐发展,实现个人自由和社会制约性、个别差异和人类共性、理性与非理性的辩证统一。根据马克思以来的西方马克思主义理论,尤其是其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我们必须从教育人性化所蕴含的政治、经济、历史和文化的“总体性”出发,理解和把握教育的“人性异化”问题,通过教育劳动、行动、互动、活动等“总体化”实践,实现“总体人”的价值诉求。

      一、现代教育的人性异化:去总体化

      现代教育的异化、物化及其所导致的主体缺席、交往异化、意义崩溃等问题,使教育人性化成为重要议题。教育人性化需要恰当的价值理论解释与可行的实践路径,最终使人全面地占有自己的本性和社会关系,成为一个真正的理想状态的总体存在,他“通过人并且为了人而对人的本质的真正占有;因此,他是人向自身、向社会的即合乎人性的人的复归,这种复归是完全的、自觉的和在以往发展的全部财富的范围内生成的”。[1]P81

      在现代教育实践中,教育一直被视为重要的启蒙力量。教育启蒙意味着,充分利用人的理性能力,追求自由、平等、博爱、人权、正义等人类终极性价值目标,发挥人的自主性,摆脱人的未成熟状态,实现人的解放,因此,“人只有通过教育才能成其为人”,“人只有通过教育,通过同样受过教育的人,才能被教育”。[2]P5然而,当知识理性僭越总体的人性,甚而成为人性的上位概念时,教育启蒙必然导致人性的价值位移,知识人取代了总体的人。详言之,“我思故我在”意指人的理性认识具有唯一的确然性,也奠定了认知理性在“认识你自己”的道路上迈向了独尊的地位,使“关心你自己”的传统人文价值走向了边缘;“知识就是力量”则预示着实证主义知识论的泛化使“知识人”成为“总体人”的代名词,使启蒙理性同一化为实证理性、肯定理性,丧失了教育启蒙的自我反思的否定性力量以及解放人的使命。进而,从知识社会学的角度看,教育的知识理性在促进人的社会化和个体化的同时,其目的理性代替了价值理性,它追求一种能使人统治自然的知识形式,剥夺了知识的价值蕴含,仅仅留下知识的功用,并逐渐统治了人们的生活。此外,人性的物质欲望借助技术理性的力量释放出来,使社会“集体性的疯狂”,人们生活兴趣的中心从精神世界转向了物质、货币、媒介为代表的表象世界,人的“物化存在”使人从事着机械重复的“西西弗斯”似的工作,因此,人类不再进入真正合乎人性的状况,而是堕落到一种新的野蛮状态。

      形式化和制度化的现代教育不但建制了千校一面、千师一面和千生一面的教育,而且发生了从教化功能向规训功能的转变。教育本来应当成为一种符合人性及生命意义生成的社会活动,但是,教育却走向工具化、物化和异化,包括劳动、语言、艺术和交际的异化,“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获得了物的性质,并从而获得一种‘幽灵般的对象性’,这种对象性以其严格的、仿佛十全十美和合理的自律性掩盖着它的基本本质,即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的所有痕迹。”[3]P133教育的启蒙精神不再是理性的启示,不是“存在”的完美呈现,更不是对“存在者”的总体把握,机械的教育按照目的理性来塑造教育对象,师生的创造力越来越少,热情阙失,意志沮丧,人成为片面的或“单向度”的存在,最终,“总体人”在异化与物化中慢慢地消解了。

      二、教育劳动:总体化生成

      人性的总体特征在于,人性既是人生而固有的本性或一切人共同地、普遍地具有的属性,也是人区别于他物的实践性及其所蕴含的道德性,缺失任何一个方面都不是完整的人性。教育作为一种劳动,既尊重人性固有的潜能,又在历史的过程中创造人性,因此教育劳动是与人所创造的对象世界的积极的关系中建构起“类的特性”或人的本质,“整个所谓世界历史不外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是自然界对人说来的生成过程,所以关于他通过自身而诞生,关于他的形成过程,他有直观的、无可辩驳的证明。”[1]P92

      (一)教育劳动的“总体性”内涵

      教育人性化的“总体性”源于人的意向的“生产”过程,它既指意向的自发呈现,也包括人努力实现其目的的意向,从而使世界与人的意向不断地相互适应和改善,体现出人的“自我能动性”。教育通过意向性自然地适应或“内发”人的意识,因为人的意向性存在把人和动物区别开来,人的意向性存在包括人先天就具有的冲动、欲望、需要、兴趣与信念,他具有自然的、向外向上的指向性和建设性特征,蕴涵着人的潜能、动力与发展,而且他是人性的属性、特性和本质的呈现和建构,预设了人是本原性的存在,是自足的实体,具有形而上学的本体性。

      教育人性化的“总体性”集中体现在生命发展和幸福体验诸方面。马克思认为,当劳动是自由的时候,它就是生命的表现。教育本身不仅仅是人对自然的适应和改造,更是人性有机体的活力和积极性表征,“劳动是人的自我表现,是他的个人的体力和智力的表现。在这一真实的劳动过程中,人使自己得到了发展,变成为人自身;劳动不仅是达到目的即产品的手段,而且就是目的本身,是人的能力的一种有意义的表现;因而劳动就是享受。”[4]P40-41也就是说,教育劳动追求人生的幸福,追求人性的积极性价值,是幸福和一切福利的总和,“幸福公理可以表述为:假如一个人的某个行动本身是自成目的,并且这一行动所试图达到的结果也是一个具有自足价值的事情,那么,这一行动必定使他获得幸福。”[5]P60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