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F426.5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105X(2010)03-0091-8 中国煤矿史是中华文明史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它凝聚着中国人民的聪明智慧与发展实践的伟大成果。在古老的中华大地上,在与自然界的生存斗争中,我们的祖先不断生息、繁衍,并从自然界发现和利用各种资源,取得生活和生产的资料,从而改变和完善着自身。煤炭作为人类的重要能源,就是在中国古代人民长期的探索与实践过程中登上中国历史舞台的。煤炭的被发现、开发和利用,为中华民族的生存发展提供了源源不断和无可替代的能源,为中华文明的延续与繁荣增添了光和热,丰富了中华文明史的内容。 在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产煤国和第一大煤炭消费国的今天,对漫长的中国古代煤矿发展历程进行认真的研究和梳理,以从中汲取历史的智慧,更好地服务于当今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国人,特别是中国煤矿人,有必要了解、学习和掌握这部历史,承继财富,增强历史责任感,以继往开来,创造新的历史。同时,进一步研究好、整理好、编写好包括古代煤矿史在内的中国煤矿史,也是我们这一代人义不容辞的历史责任。 一、中国古代煤矿历史发展的基本脉络 “中国是世界文明发达最早的国家之一。”同样,中国也是世界上发现和利用煤炭最早的国家之一。中国人民发现和利用煤炭的历史源远流长。早在汉字被创造和发明之前,煤炭就被中国人民发现和利用了。确凿的考古资料证明,我国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即距今六七千年前,中国人民就已经发现煤炭,并巧妙地加以利用。自从煤炭登上中国人民生活和生产的大舞台后,就表现出自身的特殊优势,其作用也愈益突出,其开发的步伐也越来越快。 纵观几千年中国煤矿史,我们可以认为,中国人民发现煤炭和对煤炭的开发利用,就其意义而言,不亚于在发现煤炭之后才出现的中国古代四大发明。一是煤炭为人类带来了温暖,带来了光和热。在人类改善生存环境的过程中,它的发热性能得到充分的体现和利用。二是煤炭加快了我国古代先民从生食(茹毛饮血)到熟食再到美食演变的步伐。饮食是人们得以生存下去的基本条件。熟食使人类更易于摄取营养,使食物更适合人的生理需要。而美食则进一步丰富了人们的生活。在这一过程中,煤炭功不可没,这是一个不争的事实。三是煤炭的出现为中国社会的发展进步提供了新的化石能源,打开了能源开发和利用的全新视野,并逐渐成为中国能源结构的主体。从古至今,在生产、生活、政治、军事、科技、外交等各个方面,都可以发现煤炭的制约因素,都可以看到煤炭迸发力量。 煤炭是重要的、是宝贵的,中国古时就称之为“乌金”。但煤炭又沉睡、深埋于地下,需要和期待着人类去发现、去开发利用。中华民族开发利用煤炭的一个个重大成果和技术发明的不断出现,创造了独特的中国煤矿文明,用血汗与智慧谱写了一部可歌可泣的中国煤矿史。这部中国煤矿史,是我们中国人、中国煤矿人的骄傲,是一份珍贵的遗产。 关于中国古代煤矿史的历史分期,根据现已发现和掌握的资料,依据历史分期的通常做法,吸收了煤炭史志工作者的一些看法,可以划分为四个阶段。1.煤炭的发现与早期开发利用阶段(先秦时期);2.煤炭开发利用走向成熟阶段(西汉至南北朝);3.煤炭开发利用的普遍发展与长足进步阶段(隋唐至元);4.古代煤炭开发利用的鼎盛阶段(明清)。 (一)先秦时期:我国古代煤炭的发现及早期开发利用阶段 研究这一阶段历史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煤炭是如何被发现的?中国什么时候开始用煤?亦即要讲清中国用煤的起源问题。关于这一问题,早期学者有过研究与推测,也有一些关于用煤的神话传说。但长期以来,并没有一个确切的答案和大体统一的说法。 中国古人对煤炭的发现是从用火开始的。煤是可燃的,零散而露头的煤一旦接触火源就会燃烧。另外,煤炭也可以在一定条件下发生自燃,这些都可以使人们从中得到启发,时间长了,煤炭的可燃性能就会得以发现。煤炭正是这样登上历史舞台的。这一推理是有根据的。 另外,使我们高兴的是,考古工作者提供的考古材料为解决中国至迟什么时候利用煤炭的问题提供了依据。1973年,辽宁的考古工作者在发掘沈阳新乐遗址时,在其生活遗址中发现了大量的朴拙而小巧的煤制品(煤精雕刻制品)、煤块、半成品。经测定,这批煤精制品是生活在距今六七千年前的人们所采集、成批加工制作的(这批考古材料至1978年公布)。因此,我们把中国利用煤炭的时间确定为至迟六七千年前,也就是中国用煤的历史至少有六七千年了。这一判断,在上个世纪70年代以前是不可能得出的。到了西周及战国,我国的煤雕工艺与煤制品又有新的提高,把利用煤炭提高到新的水平。 更值得注意的是,在我国先秦时期两部著作——《墨子》与《山海经》中,都不同程度的提到了煤炭。记载虽不详细,但史料价值极高。《墨子》中把煤称为“每”(明代有人把每加上火字旁,写成“烸”,把煤称作烸)。彼时在战争中,可以利用煤炭燃烧时产生的浓烟,以烟幕制胜。《山海经》一书中把煤炭称为“石涅”,这个名字与煤的特征较为接近。此书明确指出煤炭赋存地、赋存方位以及与某些植被的关系。这就说明我国当时已经有了初步的煤炭地质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