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理特点及方法论刍议

——以董仲舒天人政治论为例

作 者:
葛荃 

作者简介:
葛荃,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原文出处:
政治思想史

内容提要: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独立的学科创始于20世纪20年代,其学理特点是覆盖了政治学与历史学,具有某种交叉学科的性质。在价值结构、认知逻辑方面具有鲜明的政治学特点,在知识体系方面则有着明显的历史性。基于这样的学理特点,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当然需要选用政治学理论作为主要方法论。本文以汉儒董仲舒为例,分析了天人合一政治论的四个论点:政治权力合法性理论、君权相对制约理论、政治秩序原则、政策原则;并指出,以政治学理论作为方法论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方能将这一错位多年的学科放回原位,从历史学领域的专门史回归到政治学学科的专业基础,成为政治学知识体系的奠基学科。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1 年 04 期

字号:

      一、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建立与学理特点

      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独立的学科,迄今已近百年,其滥觞之源当上溯至20世纪初叶。

      1922年,梁启超在《先秦政治思想史》中自序道:“启超治中国政治思想,盖在二十年前,于所为《新民丛报》、《国风报》等,常作断片的发表。虽大致无以甚异于今日之所怀,然粗疏偏宕,恒所弗免。”①是知在1900年之后,梁启超已经开始把中国政治思想作为一门学问来进行研究。不过,在这一时期,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文章尚属凤毛麟角,梁启超本人亦仅作“断片的发表”。显然在这一阶段,还没有学者对中国政治思想史进行专题的思考,更没有人进行总体性研究。据此,我们可以认为,在20世纪初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尚处于探索阶段,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建设则属于草创而未就。

      延至20世纪20年代初,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得以建立。之所以这样断言,根据有二。

      其一,中国政治思想史作为一门学科,被列为课程,搬上了课堂。据载,1922年,梁启超分别于春季和秋冬在北京法政专门学校及东南大学讲授《先秦政治思想史》。

      其二,有两部研究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专著问世。一是谢无量的《古代政治思想研究》,于1923年由商务印书馆出版。二是梁启超的《先秦政治思想史》,于1924年由中华书局出版;其中后者的书稿完成时间是1922年。梁书中的“序论”部分对中国政治思想的特点,研究的内容及资料以及研究方法等,都作了详细的阐述。

      由是可知,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实由梁启超及谢无量创建,所谓筚路蓝缕,功不可没。其中又以梁任公居功为最。

      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归属,初始时并无定论。如今,从现代社会科学的一般学科领域划分来看,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归属首先是政治学,是“政治学理论”的基础学科之一。如果从中国学术界的实际研究状况来看,中国政治思想史曾经在比较长的时期内归属于历史学,隶属于中国思想史的研究领域,定位为专门史。据此,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理特点必然首先受到政治学学科的制约,其次则要受到历史学的影响,这就是说,中国政治思想史实际带有某种交叉学科的性质。这里说的“学理”,指的是一个学科自身的知识特点及其独特的逻辑结构,一般可以从价值结构、认知逻辑和知识体系等层面分析和展示。中国政治思想史基于自身的学科性质,其学理特点大体如下。

      其一,在价值结构方面,中国政治思想史吸纳并建构了以政治学价值理论为主体的价值理论体系。这将影响并决定着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领域的裁定及其研究对象。

      从一般意义而言,政治学价值构成的观照范围集中在政治权力、利益及其相关的问题,因之,所有与政治权力及利益相关的政治原则与规则、政治制度、政治组织、行为与活动、各种政治关系,各种关于政治的思维、认识和理论,以及政治现象都是政治学的研究对象,由此建构的政治价值系统决定着政治学的学科属性。与之相应,中国政治思想史的价值观照势必也将集中在有关政治权力与利益,以及相关问题的思想理论方面。基于政治学价值系统的中国政治思想史,其研究对象不外乎是关于政治权力、政治关系、政治行为与规则以及政治角色等各种政治现象的思想和理论认识。

      当然,在传统中国实际社会政治生活中,人们的政治认识边界并不十分明晰,有关政治问题或政治现象的认识和思考,常常与社会、人生等问题掺杂在一起。传统中国没有源于西方的现代学科分类,中国的先民将自然世界、人类社会、政治现象及政治问题等等融合为一体。视野开阔,富于思辨,却难免在某些层面大而化之,或是在某些认识上穿凿附会。不过,这并不妨碍中国政治思想史的政治学特性,这一点正是中国政治思想史的重要学理特点。

      其二,在认知逻辑方面,中国政治思想史以政治性学术判断作为其最基本的认知形式。研究者对于历史上的政治认识的评价和达成学术判断是其进行研究的主要目的,如果缺少这样的环节,所谓研究就会成为单纯的思想叙述或描述。

      基于中国政治思想史的认知逻辑,研究者在评价和判断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政治学理论的导引和制约。政治学的一般价值准则,诸如专制、民主、平等、自由等,成为分析、评价政治思想,达成学术判断的认识工具。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科知识体系正是以政治学的价值准则为基准而建立起来的,关于中国政治思想历史进程的论述也是以政治价值作为参照系而达成的。这种评价体系和由此而形成的认知逻辑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是构成中国政治思想史学科的学术性与科学性的认识前提和保障。

      其三,在知识体系方面,中国政治思想史具有鲜明的历史性。作为一个学科的研究对象,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知识组成是历史知识,是那些已经过去了的历史遗存,是成为“历史遗迹或遗物”的知识。因此,中国政治思想史的学理特点与那些以当代社会及文化现象作为研究对象的学科有所不同。在研究方法和认知方式上必然要采用历史学的分析方法,在价值评判和学术判断上也要参考和运用历史学的价值标准。特别是在确定和判断具体研究对象的内涵方面,参照具体的“历史语境”,即以具体的历史条件或历史环境作为“参照系”无疑是极为必要的。历史价值的评判或历史意义的评价在中国政治思想史的研究中有着特殊的重要性,正是因为有了这一层认识,关于思想理论的政治价值分析才不会成为单纯概念推演的空论,不会成为玄而又玄的文字游戏,而是成为真实可信的、并且具有一定现实参照意义的学术论断。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