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发展现状

作 者:

作者简介:
季海菊,江苏广播电视大学副教授 南京 210036

原文出处:
南京社会科学

内容提要:

生态德育作为当代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成为相关学者们的一个研究课题。本文对国内外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进行了全面梳理,并在此基础上,对生态德育理论研究需要扩展和深化的有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期刊代号:G1
分类名称:教育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08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G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8263(2010)06-0150-06

      生态德育作为当代一种崭新的德育模式,无论是在国外还是国内,都成为相关学者们的一个研究课题。认真梳理国内外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和发展现状,进一步扩展和深化其研究面,正确处理好与其他德育之间的关系,并注重向实际应用拓展,无疑对完善和推进生态德育具有极为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国外生态德育的理论研究与发展概况

      在西方国家,生态德育是以生态伦理学和可持续发展作为理论基础的。纵观西方国家生态理论研究与发展情况,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

      第一个阶段为19世纪中叶至20世纪初。这个时期西方的生态理论研究发展处于孕育阶段。美国学者乔治·珀金·玛什写的《人与自然》(1864)、英国学者塞尔特写的《动物权利与社会进步》(1892)、英国学者托马斯·赫克斯利写的《进化与伦理学》(1893)、美国学者威廉·詹姆斯写的《人与自然:冲突的道德等效》(1910)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生态伦理学的代表作。这些著作的基调是人类中心主义,其内容虽然比较简单,基本观点也没有展开,但实际上成为尔后的人类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发展的逻辑起点和理论源头。

      第二个阶段为20世纪初至20世纪中叶。这个时期西方的生态理论研究发展处于创立阶段。在此期间,出版了一系列有关生态伦理学著作。法国学者阿尔伯特·施韦兹写的《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1923)和《敬畏生命:50年来的基本论述》(1963)、美国学者A.莱奥波尔德写的《保护伦理学》(1933)和《沙乡年鉴》(1949)等著作,就是这个时期的生态伦理学的代表作。这些著作的基调是抨击人类中心主义,主张自然中心主义。尤其是阿尔伯特·施韦兹在1923年发表的《文明的哲学:文化与伦理学》,被誉为是现代生态伦理学的奠基人。施韦兹指出:“到目前为止的所有伦理学的最大缺陷,就是它们相信,它们只需处理人与人的关系。”在他看来,“一个人,只有当他把植物和动物的生命看得与人的生命同样神圣的时候,他才是道德的。”很明显,他把伦理学的范围扩展到了所有的存在物。这为后来诞生的生态伦理学作了前导。著名的生态学家奥尔多·利奥波德在1933年发表的《大地伦理学》中提出:“拓宽道德研究的范围,实现伦理观念的变革”。他主张扩大伦理学的边界:一是伦理学正当行为的概念必须扩大到对自然界本身的关心,从而协调人与大地的关系;二是道德上的“权利”概念应当扩大到自然界的实体和过程,并赋予它们永续存在的权利。并且认为伦理学的道德规范需要从调节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或者人与社会之间的关系,扩展到调节人与大地(自然界)之间的关系,把道德权利扩大到植物、动物、土壤、水域和其他自然界的实体。他的《大地伦理学》第一次系统地阐述了自然中心主义的生态伦理学,因而他被誉为生态伦理学(实际上是自然中心主义生态伦理学)的创始人之一。

      第三个阶段为20世纪中叶至今。这个时期是西方生态理论系统研究发展的阶段。其进展情况,主要表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创办国际学术期刊,定期召开国际重要会议和国际研讨会。如《环境伦理学》(Environmental Ethics)、《生态哲学》(Ecophilosophy)、《深生态学家》(The Deep Ecologist)、《伦理学与动物》(Ethics and Animals)、《连接》等刊物,每年都发表大量的生态伦理学文章,对理论研究的深入发展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兴起的世界性生态教育运动(或称绿色教育运动),影响巨大。近几十年来,国际上兴起的生态经济、生态科学、生态政治、生态法律、生态文化、生态伦理以及所形成的一些全球性共识等,都是在国际组织的推动下形成的。其中最具导向性的有:197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一书中阐述了全球科技革命和现代化生产带来的正负两方面影响决定着每个人必须学会生存。人要学会的生存技能,包括学会学习、学会自由地和批判地思考、学会掌握科学方法、学会具有创造精神、学会具有承担社会义务的态度,“懂得个人的行为具有全球性的后果,能够考虑事物的轻重缓急,并能够承担人类命运的共同职责中自己的一份责任”。

      1989年1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中国召开了“面向21世纪教育国际研讨会”,大会通过了《学会关心:21世纪的教育——圆桌会议报告》,认为学会关心是21世纪教育的发展主题。“学会关心”是对“学会生存”的补充和拓展。人们需要学会的关心有:关心自己,包括关心自己的健康,关心自己的家庭、朋友和同行;关心他人;关心社会和国家的利益;关心人权;关心其他物种;关心地球的生活条件;关心真理、知识和学习。

      2001年9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46届国际教育大会在日内瓦召开,会议的主题是:全民教育和学会共同生存。会议针对“学会共存”提出了七个方面的基本教育需求:即发展应变能力、公民参与并再创造广义的政治生活和公共机构活动的能力、保障和促进所有人和各领域的人权、优秀传统的一致性得到强化、学习多样化的语言、获得包含技能的知识、掌握并发展使用新的信息技术的能力。关注生态环境,重视生态教育,正在为越来越多的人所接受并逐渐成为世界各国的共识,上升为全人类共同的发展战略。

      (2)在大学设置生态伦理学课程和相应的学位。欧洲各国、美国、俄罗斯以及其他发达国家对生态教育十分重视,在综合性大学中的本科教育中普遍开设了有关生态学方面的普及课程,在中小学、中专技术学校、高等本专科院校中,展开了一场广泛深入的生态教育热潮。有些国家还颁布了环境教育法,使生态教育成为法定的教育。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