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091(561)=43/53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583-0214(2010)08-0015-08 工资史是经济史研究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西方史学界对此关注已久,由浅入深,研究成果已经蔚为壮观。国内史学界仅仅注意到中世纪工资劳动者这个群体,对其工资水平却关注不多。因此,本文拟对西方学界对中世纪英国工资史的研究成果做一梳理,以期对国内相关研究有所裨益。 一 开端:数据统计与整理 19世纪晚期,英国经济史研究起步,并出现一批最早的经济史学家,罗杰斯(James E.Thorold Rogers,1823-1890)就是其中重要的一位。在以政治史为主的传统史学背景下,哈兰曾叹息说,也许我们永远无法知道中世纪的英国农村生活;而在半个世纪以后,罗杰斯就以他的《英格兰农业和价格史(1259-1793)》(七卷)①奠定了英国农业史的基础。②中世纪英国工资史研究正是从罗杰斯开始的。 罗杰斯注意到英国庄园中各种各样的工资劳动者,并将其详细分类。他发现,农业工人分为两种,即长期工作的和暂时或为特殊目的工作的,也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仆从(famuli)和雇工(labourers)。工资形式虽然多种多样,但主要有两种:计时工资(日工资、周工资)和计件工资(根据劳动对象的数量、重量、长度等计算的工资)。在工资内容上,有实物工资和现金工资。他指出,实物工资一直存在,管饭或支付粮食似乎是一项惯例,得到食物的农业工人,现金收入自然就较低。货币地租的流行不仅使现金工资逐渐占据主导,而且还使工资水平有所提高。在罗杰斯看来,劳动力供给和需求比例对工资水平的影响最大。他说,劳动力的价格受到竞争的影响,供求的经济状况可以从价格中找到答案。③罗杰斯认为,13世纪农业工人处于有利地位,原因是土地的普遍分配(即普遍持有)。当人们普遍需要劳动力时,工人们就可以得到较多的工资。在一个小农业主较多的国家,雇佣劳动力价格总是绝对或相对较贵,劳动合同总是有利于工人。如果小业主对劳动力的日常需求已经满足,工人的工资就会很低。由此,他对亚当·斯密提出批评,因为后者拒绝将这种因素用来估计工资率。④在罗杰斯看来,人口波动是决定工资变化的一个重要因素。1311-1320年和1321-1322年的工资上涨,主要是因为1315年、1316年和1321年的瘟疫。1348-1349年的黑死病使英国人口减少了一半左右,大量的土地无人耕种,这对幸存下来的小土地持有者和无土地者来说都是一件好事,他们的持有地数量开始增加,劳动力供应不足使工资劳动者的工资水平普遍提高。据罗杰斯估计,1311-1320年农业工人工资比此前的50年高出20%左右;黑死病之后,各种工人的工资均有所上涨,平均增长率为40%~60%。⑤伴随着工资的普遍上涨,消费品价格有所下降,工人可以购买到更多的消费品,因此实际工资也上涨。“(在15世纪)工资从来没有如此之高,食品价格从来没有如此之低。”如果按照生活必需品的成本来看待工资劳动者的工资的话,那么15世纪和16世纪初是“英国雇工的黄金时代”。⑥罗杰斯将13世纪与18世纪雇工的生活水平进行比较,认为“亨利三世时期雇工的待遇要比乔治三世统治之下的工人好得多”⑦。 当然,罗杰斯并不擅长建立指数和进行理论分析,他从自己的数据中得出的结论还有待探讨;但是,他的数据却为我们的研究提供了直接和丰富的材料。他对自己的数据很有信心。他说:“我的工作是独立完成的……但是,我已经实现了我的最重要目标,那就是为公众提供了他们可以很好利用的信息;因为我一再重申,真正的事实要比使用它们的那些人得出的推论更有价值。”⑧他的研究获得后来学者的承认,凯瑟琳·科曼说:“任何对中世纪英格兰工资和价格的比较,都应该以罗杰斯所收集的数据为基础……他在这个领域的工作是独一无二的。”⑨布朗和霍普金斯也感谢罗杰斯,因为“正是他的辛勤工作,将工资和价格的主要数据整理在一起”⑩。虽然贝弗里奇爵士认为罗杰斯的数据是不完整的,但是他肯定地说,罗杰斯的“研究成果仍是不可撼动的,而且其正确性为现在的研究所证明”(11)。然而,罗杰斯说:“没有什么比事实更虚假,除了数据。”(12)这无疑是给我们的一个很好的忠告。 20世纪中叶,贝弗里奇爵士对温彻斯特和威斯敏斯特庄园农业工人的工资进行了研究。他注意到,黑死病对不同工种影响是不一样的:以脱粒工和扬壳工为主的农业工人的工资在黑死病期间没有立即发生上涨,“就像黑死病从来没有发生过一样”;到了1368年左右,他们的工资才开始上涨。但是,对于手工工匠们来讲,他们的工资在黑死病之后立即开始上涨,尽管不超过50%;此后,增长加速,而且帮工的工资上涨速度明显高于工匠,几乎是后者的2倍。作者认为,不能仅从黑死病寻找原因,因为它的影响已经结束,由此他提出两个假设:在需求方面,农业雇主需要和小作坊工匠同样多的帮工;在供应方面,技术更容易学到手,工匠队伍变大。(13)贝弗里奇爵士还注意到价格和工资之间变动的关系:1290-1379年,货币工资和小麦价格总是以相同方向运动,上升和下降都在一起;但此后的一般趋势是,价格和工资向相反方向运动。这种现象或许是一种巧合,但它至少说明,当货币工资制度开始取代劳役和实物地租制度,劳资双方自然地将工资和生活成本相联系,一个真正的劳动力市场建立起来。(14)贝弗里奇爵士虽然注意到工资水平的一些变化,并对温彻斯特和威斯敏斯特庄园上农业工人的工资进行了对比,但是,他的工作主要还是停留在数据整理阶段。 与罗杰斯和贝弗里奇爵士不同,经济学家J.P.布朗和S.V.霍普金斯合作,对英国12~19世纪的价格和工资进行了定量分析。根据研究,他们发现,7个世纪以来,英格兰南部建筑工人的名义工资呈现以下特点:(1)“升”中有“稳”,下降的次数少(仅有3次)、时间短(共计不超过20年)。在“升”的方面,工匠日工资从3便士上涨到450便士,增长了150倍,帮工日工资从1.5便士升至420便士,增长了280倍;所谓“稳”,指的是工资上升到一定水平后多次保持长时间稳定,维持时间最长的工资率甚至长达120年,不变时间总计达500年。(2)增长率较高。工匠和帮工的名义工资年平均增长率分别是65%和61%。(3)工匠和帮工之间的工资差别持续稳定,比例大致维持在1.5∶1。(15)为了考察实际工资的变化,他们提出了“消费品篮子”(basket of consumables)概念,其中食物(淀粉类谷物、肉类、鱼、奶酪等)占80%,穿衣、燃料等其他非食品类消费品(non-foodstuff)占20%。然后,他们计算出了一个“综合消费品价格指数”(composite physical unit of consumables),并绘制了工资的实际购买力曲线(均以1450-1475年为基期,指数为100)。从曲线中可以清晰地看出,英格兰南部地区建筑工人的工资购买力,在13世纪中期到14世纪中期,呈现下降趋势,尽管有时略微上涨;黑死病之后出现了一个短期的通货膨胀,实际工资在1371-1375年才恢复到1160年代的水平;但是,此后迅速上升,一直持续到1520年“价格革命”开始。(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