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政治系统理论基本特点刍议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浦劬(1956-),江苏省盐城市人,中国政治学会副会长,北京大学政治发展与政府管理研究所(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副所长,教授,博士生导师,北京 100871

原文出处:
科学决策

内容提要:

一般政治系统理论是政治过程和公共决策过程分析的重要理论和框架。在以往认知的基础上,通过深入反思,可知一般政治系统理论既是政治分析方法和框架,更是概括性的一般政治学理论;既是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宏观分析,更是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微观分析;既是对于政治生活的静态分析,更是对于政治生活的动态分析;既是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结构性分析,更是对于社会政治生活的过程和机制性分析;既是规范性理论,更是经验性理论;既是以政治心理为基础的政治行为互动模式分析,更是政治心理与政治规则、政治行为与政治国家和制度的结合分析模式。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10 年 11 期

字号:

      修回日期:2010-08-07

      中图分类号:D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9753(2010)08-0000-09

      一般政治系统理论是当代著名政治学家戴维·伊斯顿(David Easton)(1917-)教授创立的政治和公共决策分析理论,其创立以来,对于当代政治和公共决策的理论和方法产生了重要而深远的影响。

      戴维·伊斯顿教授是行为主义政治学代表人物,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主倡者。他1917年6月24日出生于加拿大多伦多市,先后在多伦多大学获得硕士学位,在哈佛大学获得政治学博士学位。1943年成为美国公民,20世纪40年代后半期起执教于美国芝加哥大学政治科学系,80年代至今执教于美国加州大学。他是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1968-1969年,担任美国政治学会主席。

      戴维·伊斯顿学术著述颇丰,涉及政治学、管理学、心理学、决策学等多个领域。在创立一般政治系统理论方面,其标志性著作为相互联系的三部作品,即《政治系统:政治学现状研究》(1953)、《政治分析的框架》(1965)、《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1965)。其中,第一部作品主要是对于美国当时政治学研究和发展状况的反思,认为缺乏一般性、分析性和科学性政治理论,是美国政治学的重大缺陷,因此,主张在经验性行为研究基础上,创立一般政治系统理论。此后,戴维·伊斯顿在《世界政治》期刊发表文章“政治系统分析的方法”(An Approach to the Analysis of Political Systems),正式提出一般政治系统理论的初步模型。第二部作品是戴维·伊斯顿对于自己创立的一般政治系统理论的框架或者说“骨骼”(伊斯顿语)的概述。第三部,即《政治生活的系统分析》是对于政治系统理论的详细阐述。由此,戴维·伊斯顿创立了完整的一般政治系统理论。

      一般政治系统理论产生于行为主义政治学对于传统政治哲学围绕价值问题展开的无休止争论的反思和批评,也形成于对于包括政治学在内的社会科学的科学主义①的努力。戴维·伊斯顿采用并且改造了产生于自然科学的系统理论,建构了用于分析社会政治和公共决策现象的一般政治系统理论。一般政治系统理论以社会价值的权威性分配这一政治和公共决策的根本特征为分析基准,以政治行为之间的互动为分析单元,以政治系统的环境与系统之间的作用和权威当局的约束性决策流程为研究对象,以包括需求和支持在内的输入、包括权威当局决策和执行在内的输出和输出后的反馈为分析变量,以政治系统对于环境的适应及其存续为研究目标,建立了联系政治和公共决策与社会和自然环境循环往复的一般政治系统分析模式。

      从一般政治系统理论的内容来看,它既是政治分析理论,又是权威性公共政策的分析理论。以政治系统内在的机制调节输入的压力和反馈反应的压力,以约束性决策及其执行和调整,使得政治系统适应环境要求,维持政治系统的存续,是政治系统理论分析的核心所在。因此,输入、调节、决策、执行和反馈实际构成了政治系统的核心环节。切实分析戴维·伊斯顿的政治系统理论,可以发现,一般政治系统理论所分析的政治生活全流程,实际几乎等同于政治和公共决策全流程,因此,一般政治系统分析,实际也是以社会价值权威性分配为主旨的公共政策分析。一般政治系统理论提供的分析框架,实际也是公共政策分析框架,而一般政治系统理论对于约束性决策的过程分析,实际构成了政治系统和过程为特征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在这一博大而复杂的公共政策过程理论中,行为、制度、权威、文化、价值结合一体,时间、空间、数量、容量结合一体,对于人们认知和把握政府的政策过程具有重要价值。

      一般政治系统理论创立后,获得政治学和决策学界的巨大赞誉,被认为是对于政治学和公共决策问题的重要突破性贡献,“伊斯顿的政治理论富有创发性,他在美国政治学界占有一席之地。”[1]此后,戴维·伊斯顿当选为1945年以后对于美国政治学具有巨大贡献的十大杰出政治学家之一。20世纪80年代,戴维·伊斯顿的一般政治系统理论作为当代西方政治科学和决策科学的代表性理论被介绍进我国学界,不仅成为我国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公共决策学的重要理论研究对象,而且成为这些学科专业领域展开政治分析和公共决策分析的重要框架。

      近三十年来,随着对外开放进程的发展,我国学界对于当代西方政治学和公共决策学的了解和理解逐步深化,在这一过程中,我国政治学者、公共行政、公共管理和公共政策学者对于戴维·伊斯顿的一般政治系统理论展开了多方阐述、探讨、评析和验证,形成了见仁见智的许多独特见解。尽管如此,近三十年后的今天,鉴于“政治学科需要探求一些直接与人类需要和公共政策有关的基础性问题”[2],当我们力积政治学、公共行政学和决策学的理论、知识和方法的训练和习得,再度审视一般政治系统理论,刍思其理论特点时,不仅可以对于这一理论的特性和特点获得新颖认知,而且深感通过辩证唯物主义科学思想方法论指导下的不断学术反省,努力廓清有关一般政治系统理论的某些似是而非的看法和评价,应该是进一步推进和深化我国政治学和公共决策理论和方法基础研究的重要路径。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