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教育变革理想实现的关键因素之一是教师对课程变革精神的理解和实践。然而,长期以来,在科学主义研究范式的支配下,课程与教师之间形成了一种单向控制的关系,即教师以“忠实取向”对待课程,鲜有自己的理解和批判。随着改革的深入,人们对“忠实取向”所产生的不利影响予以反思。有学者指出,改革要关注教师的实践知识,立足于教师的实践经验以及基于此而产生的实践理论,要做到“实践联系理论”[1];有学者提出了“教师专业发展的实践取向”[2],认为要使课程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脚手架,并以专业的发展来推动课程变革,实现教师和学生共同生长。而二者都要以教师具有较高水平的课程批判能力为前提。换言之,教师的课程批判力的培育与生成,是促进教师专业发展,达成理论与实践和谐共生的可能选择。 一、批判、课程批判力与教师的课程批判力 康德指出,“批判不是意味着对诸书籍或诸体系的批判,而是关于独立于所有经验去追求一切知识的一般理性能力的批判”[3]。他在《纯粹理性批判》中说,批判“是对理性的号召,叫它重新负起它最艰巨的任务,认识自己这个任务,并要求它建立一所法庭,来保证理性合法的要求而驳回一切无根据佞妄。”[4]在康德那里,批判是理性的职责和使命,是对理性本身的召唤;是对现实社会虚妄的检视与反思;它是人主体性行为,目的在于达成对自身理性能力的提升。我们认为,批判“实际上是对人的现存的生活作出反思,是通过人对于现实生活的自觉反省,在这种反省中发现生活中的困境和问题,达到对现实生活较为全面的理解,据此实现对现存的超越。”[5] 批判的目的在于超越和构建,是主体以理性为标准对自身现存生活的审查,是对自身的反思。批判是一种反思性的思维和实践,它是为了廓清对自己和对生活的认识,是为了寻求对现存生活问题的解决和超越。 进行批判需要主体具有批判力。所谓批判力,“指对生活现象、行为观念进行分析辨别、做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6]。课程批判力就是对课程的批判能力是对教育中的课程现象、课程所蕴涵的课程价值观以至运作机制进行辨别与体认,并在此基础上做出价值判断和行为选择的能力。 教师的课程批判力,是指教师对课堂教学生活中发生的课程现象和对课程中所蕴涵的价值观、理念及课程运作机制,依据自身理论和实践经验,做出价值判断,并在此基础上依据教学实际进行必要调整和改进的能力。教师的课程批判力,首先表现为发现和关注课程现象的能力,其次表现为对课程现象背后所蕴涵的课程理论与哲学进行辨析的能力,再次表现为依据实际的教学需要,对当下的课程做出修订的能力。 需要指出的是,教师对课程的批判并不意味着对课程的随意否定,它要以教师既有的理论修养和实践经验为基础,对课程进行认识和反思,并在基础上去发现课程可能存在的与实际教学需求相脱离的问题,并予以必要的调整。也就是说,教师对课程的批判,就是教师“通过换位思考和全方位的感知,站在他者的立场上采取批判行动”[7],它不仅仅是教师对于课程现象、课程问题的感知与反省,还包括教师跳出既有思想的束缚,对自己的批判行为本身进行的反省和批判。 二、培育与生成教师课程批判力的意义 “人只有通过他的自觉反思与批判才有可能发现生活中的困境和问题,达到对现实生活较为全面的理解”[8],教师也必须通过对课程现象以及整个课程体系的自觉反思与批判,才可能发现课程与教学中的问题,才可能对自己所遇到的课程生活有较为全面的认识和理解。也就是说,培育及生成教师的课程批判能力,是教师专业发展的需要,也是课程自身发展以及促进学生发展的需要。 其一,课程批判力的培育与生成有助于提升教师对教育效果的认识,并及时进行改进。 课程教学以课堂为场域,以课程为抓手,以师生特别是学生的生长发展为目的。在传统教学中,对预设课程知识的达成程度,是评判教师教育教学效果与成败的标准。由于整个教学完全是去教师和学生主体在场的控制性流程,因此,教师对教育的敏感性和辨别力被逐渐消解,忠实于知识灌输与传递的教学惯习使教师迷恋于技术方法的操练而缺乏反思。 当代课程教学理论表明,教师和学生是课程教学的真正主人,是活动的主体。评判课程教学效果与成败的关键,是学生在课程教学过程中是否获得了持续生长和发展的能力,而不仅仅是学生知识累积数量的多寡。要实现从单纯发展智力到关注学生全面发展的转变,需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依据具体的教学情景对课程做出适当的调整。因为,唯一可能了解具体教学场域情况和学生发展状况的人是教师。这样,就需要在一定程度上把课程权力还给教师,教师课程批判力的培育和生成能够使教师获得有效行使课程权利的能力;使教师对教育教学现状的反思意识和反省能力获得发展,进而改进教育教学的效果。 其二,新课程改革呼唤教师课程批判力的培育及生成。 面对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新挑战,教师若只是依政策行事,或单纯依赖专家学者的处方、简单引借移植他人的做法,是无法取得良好效果的。课程与教学活动具有情景性、个人性、社会性及经验性等特征,因此改革要通过分析环境中的机会与限制,选择合适的策略行动,而先决条件就是教师要具有批判意识,并在价值观、态度、道德及信念上做出改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