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 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结合,正成为当代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范式。在我国应用信息观研究教育存在着忽视二者结合的“基点”以及对教育信息的特殊性研究不足等问题。究其成因,一是信息科学自身的不完善;二是引进香农信息论时对其数学基础重视不够;三是存在“主知主义”教育思想倾向。 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相结合,是当代教育理论和实践面临的新课题。自六十年代,帕斯克(G.Pask,1960,英国)和奈威斯(B.N.Lewis,1960,英国)试图用控制论的观点实现学生的认知活动的控制以来,从信息观的视野研究教育问题逐步成为教育研究的一种基本范式。它不仅为教育研究指明了“信息”这一独特的研究视角,而且还关系到教育理论的科学化问题。本文旨在探讨信息观视野的教育研究所存在的问题及其成因,并对业已表现出的信息观视野的教育研究的两种趋势作初步展望。 一、信息观概略 从物质与能量的交互作用来认识客观世界,是过去很长历史阶段人们的基本思维方式。自信息论(Informatics,C.E.Shannon,1948)诞生以来,研究者从不同角度,广泛地研究有关信息问题,确立了信息、物质与能量是构成世界的三大基本要素的观念,认为信息是物质与能量联系的中介,它反映客观世界更为深刻。从本体论意义上讲,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从认识论的意义上讲,信息是认识主体所感受或所表述的事物运动的状态和方式。人们要认识客观物质世界,就必须从客体获取信息,即将本体论意义上的信息转化为认识论意义上的信息。随着实践与认识矛盾运动的发展,经过大脑系统的加工处理,再进一步将认识论意义的信息变成决策行动,作用于客观世界。信息是贯穿于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全部过程之中的反映客观世界的普遍联系机制。 由于信息的这一基础性,不同学科从自己研究对象的特殊性出发,不同程度地探讨或应用有关信息的知识,形成了以信息为独特视野的研究倾向。狭义信息论已走向信息科学,从通讯问题的研究走向以信息的运动规律和应用方法的研究。有的研究者把信息科学定义为“认识和利用信息的科学。”关于文化的研究,也有研究者以信息为基本观念,探讨文化的分类及其形成和发展问题。教育研究中应用有关信息知识的状况更不胜枚举。目前而言,哲学和信息科学关于信息的研究,对其它学科影响较大。其它学科不同程度地借鉴或应用有关信息的知识,并与自己的研究对象结合起来,逐步成为本学科一种基本的研究范式。 二、用信息观研究教育所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结合,向教育领域渗透,首先并不是从信息论的角度,而是从控制论角度出发的。《教育研究》丛刊发表的《关于〈教学控制论〉问题》(李诚忠,1979)一文标志着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结合的开端。十多年来,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的结合大至走过了借用和移植两大阶段,其间体现出的主要问题有两方面: 1.忽视了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相结合的“基点”问题研究 信息观与教育研究之间是否具备结合的基点?在多大程度上具备结合的“基点”?这是一个为许多研究者所忽视,然而却又不可回避的问题。倘若二者不存在结合的“基点”,那么,在教育研究中所作的与信息观相关的努力都将是徒劳,更谈不上构建什么“教学信息论”、“教学控制论”的问题。究竟是否存在这样一个“基点”呢? 许多研究者直接或间接地应用狭义信息论的有关知识讨论教育问题。首先让我们看看狭义信息论与教育研究是否具备结合的基点。在《通讯的数学原理》(The Mathematical Theroy of Communication,1948)这一奠定信息论理论基础的著作中,香农是从数学角度规范通讯问题。香农认为,信息论“本来只是通信工程师的一种技术工具”,仅适用于通讯技术领域,探讨的是机器—机器之间、机器—人之间的通讯问题。照此看来,狭义信息论是不存在与教育研究结合的基点问题的。教育中最基本的关系是师生间的关系。换句话说,不能将狭义信息论直接引入教育研究领域。尽管在很长一段时间,研究者将通讯与教育或教学进行了机械性的类比,得出一些富有启发性的结果,这两者仍然不具备有机结合的基点。但是,以此为据否认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结合,一概斥之为搬弄“新鲜名词术语”的观念就具有局限性了。 狭义信息论向信息科学发展,为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结合奠定了基础。在这一过程中,“人是否可以作为信源”是一个争论的焦点问题。这关系到狭义信息论的发展方向。如果人能作为信源存在,那么,不仅机器—机器,机器—人存在信息传播过程。人—人,人—机都必然存在信息传播过程。这就意味着关于信息的科学还有一片新天地。只有在这种条件下,才谈得上以知识为中介的师—生相互作用过程可以被确认为是信息传播过程,才可以确认信息观与教育研究结合存在着合理的“基点”。显然,在这一争论中,香农是否认人—人之间存在信息传播过程的。持相同观点的还有前苏联控制论学会主席阿·别尔格(A.Be.Dr)。他认为,只有自然界才能产生信息,人只能充当信宿。但与此相反,维纳(N.Wiener)却率先突破香农信息论只适用于通讯技术领域的限制,认为“信息就是我们在适应外部世界,并且使这种适应反作用外部世界的过程中,同外部进行交换的内容的名称。”维纳肯定了人可以与外界交换信息,人也是信源的观点。由此,维纳拓展了信息的处延,认为任何有目的的行为都可以通过信息实现控制,促进了狭义信息论向信息科学方向发展。但是他并没有进一步说明外部自然界产生的信息与人这个信源产生的信息究竟存在什么关系,更没有谈到人这个信源产生的信息服从什么规律。这些难题只能留给以后有关信息的哲学研究以及逐步成长起来的信息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