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西方文明,中国人有着“爱恨交织”或“羡憎交织”的复杂情感。但是,无论我们是爱是恨,我们都不能回避它的挑战和冲击。自鸦片战争时期西方文明兵临城下以来,能否正确认识西方文明特别是其政治文明,并制定出正确对待西方文明的文化战略,关乎我们现代化事业的成败以及外交的荣辱。这里,我尝试着从几个新的角度去认识西方政治文明及其与中华文明的关系。 一、人类文明的统一与分殊 文明是一个个的文化实体,它是人类内部最大范围的文化认同。这意味着,在一个文明内部,人们有一种文化的归属感,同时,将其他文明视为文化上的“他者”(the other)。 人类分为不同的文明单元以及不同文明间的差异是怎么形成的?当代的史学家们在讲述着从人类基因中发现的一个秘密:今天的人类都起源于非洲的某个地方。在大约数万年前,人类的始祖为追求自己的生活,流散到地球的各个角落。而后,在相互比较隔绝的特定地理条件下,经过了特定的历史道路,形成了一个个的文明单元。① 历史学家和文化人类学家往往着眼于从人类内部去识别和发现各个文明间的巨大差别与冲突,因为每个文明都有自己的个性特征。但是,如果我们换一个观察的角度,着眼于人类整体,就会发现这些文明的共同性。无论存在多大差异,它们都属于人类文明。假如真存在所谓外星文明的话,与它们相比,它们同属于地球文明。人类有共同的感受、情感、审美观念、价值选择。各种文明“殊”中有“同”,因为它们的创造者都属于人类,而且属于超越了新石器时代发展水平的人类,所以文明的共性必然超过个性;因为人性相通,所以各个文明都有着共同的根源,能够相互理解、沟通和融合。 这就决定了每个文明中都含有普世性的成分,这是他们能够交流融合的基础。进一步来说,地中海周围的文明相似程度更高些,其次是欧亚大陆(含北非)的文明,再次是所有的农业文明(即含美洲文明)。欧亚大陆由于地理上的整体性,与地理上较为隔绝的其他地区文明或原始人类(如黑非洲、美洲、澳洲)相比,其产生的文明也有较多的相似性。即使在古代人类交往相对较少时期,欧亚大陆的文明“也显示出程度很强的一致性,甚至在一种宽泛的意义上也表现出了一定程度上的形态相似性。”②古代各文明中发展起来的各种宗教和意识形态,是在相互隔绝的条件下形成的,但即便如此,人们仍能从中发现一些普世性内容。列奥纳德·斯威德勒就从来自不同文明的13种重要的宗教和世俗学说中,发现了对“我们想要别人怎样对待我们,就应该怎样对待别人”这个“金规则”(或译“黄金规则”)及与其相似的表述。③ 不过,在人类文明史的绝大部分时期,所谓人类文明的共性或普世性只是潜在的或自在的状态,文明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是有限的和局部的,人类一体的观念也只是偶尔在人类思想的星空中闪过。从15世纪末起,西方文明积聚了足够的能量开始向外扩张,将全世界都卷入全球化的漩涡。它渗透或重新塑造了其他文明,改变了它们特定的发展轨道,也使各文明中普世性的成分迅速增长,个性化成分的比重下降。没有一种文明能够逃避这个进程。全球化的发展,指向一种新的更高层次的普世文明,它不仅意味着人类文明的共性成分极大增加,相互渗透,差异缩小,还意味着追求普世价值成为人类自觉的选择。于是,普世文明由潜在的发展为显在的,由无意识的发展为自觉的,借用黑格尔哲学的术语来说,就是由“自在”的状态发展为“自为”的状态。 当代世界正处在这个发展过程中。史学家布罗代尔曾引用雷蒙·阿隆的话说:“我们已经达到这样一个阶段:……多元文明的阶段正在走向终结,无论如何人类正在开始一个新阶段。”他接着补充说:“单数形式的文明概念将会适用于一切文明。”④ 普世文明初现端倪的主要标志,是当代人类普世价值的形成。从这几十年人类签署的公约、发布的宣言和制定的章程中可见,人类在广泛的领域里已经达成共识:人的平等、对人生命和人格的尊重、保障基本人权、民主自治、追求和平反对战争、尊重各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尊重各民族文化、反对种族、性别和宗教等歧视、保护环境、发展经济提高生活质量等。⑤尽管人们对普世价值有不同的理解或概括,但没有人能够否认某些普世价值的存在。⑥人类能够和平地相处、交往、交流、合作,这本身就是普世价值存在的明证。 如果我们承认全球化的进程不可逆转,我们就得承认,未来的人类会形成一个统一的文明。表面上看,全球化加剧了文明的冲突,因为文明之间有了更多、更直接、更深入的交流,渗透和融合。从深层次和长过程看,文明间冲突的过程也是相互融合的过程。亨廷顿的“文明冲突论”强调文明间的冲突将取代传统的意识形态和民族利益的冲突,而成为冷战结束后国际政治的主要矛盾,所以,他更多地强调文明的差异而非共性,互相冲突而非可融性,但他由此刻意否认普世文明的存在,没有看到当代文明的冲突正是普世文明形成过程中特有的现象。随着全球化的发展,普世价值日益处于主导地位,原来各文明的差异处于次要地位。在这个统一的人类文明内部,原来各个文明降为亚文明的地位,而每个亚文明内部还有次一层级的亚文明。⑦如果说原来各文明关系是异中有同,那么今后将变为同中有异,以同为主,但各文明仍将顽强地保有其数千年中形成的某些个性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