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谈起江西,江西人总会以其辉煌的古代历史而感到自豪。的确,江西人在这块古老的红土地上曾创造过灿烂的文明。唐宋年间江西经济繁荣,人才辈出,被世人赞誉为“物华天宝,人杰地灵”之地。然而近代,正当沿海及内陆一些省份在外来资本刺激下逐渐地由自然经济走向商品经济的时候,江西这个曾一度领先全国其他省份经济发展的强省却明显落伍了。究其原因,笔者认为主要有以下几方面: 一、鸦片战争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不平等条约限制了江西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 中国的近代历史总是与鸦片分不开的。鸦片战争爆发前,中外贸易优势在中方,洋货远敌不过中华土特产。可鸦片战争后,一系列不平等条约的签订给中国人民带来了巨大灾难,严重地阻碍了中国经济发展。首当其冲的是江西经济。我们且不分析战争巨额赔款和大量鸦片入侵给江西经济发展造成的危害,关口通商,控制关税,领事裁判权以及片面最惠国待遇等不平等条约的签订,使中国沦为资本主义世界商品市场和原材料产地。江西商品经济受到的破坏够触目惊心的。从江西茶叶、瓷器、棉布产品的命运我们就能窥斑见豹。 鸦片战争前,中外贸易中茶叶输出量逐年增加,茶价不断上扬,江西茶叶贸易十分兴旺。但鸦片战争后,外国入侵者利用特权在中国设洋行、办工厂,派人直接深入中国茶叶产区收购原茶加工,像俄国人就多次派员到江西修水、武宁等地低价采购原茶。这样不仅控制了江西原茶材料,更打击了江西茶叶加工业,从而逐渐垄断了茶叶贸易权。瓷器,这个畅销世界的名产,由于英美商人利用九江口岸和海关特权,恣意掠取,多征税收,而洋货却在殖民主义特权保护下在江西形成了倾销之势。在洋布,洋纱的冲击下,江西的棉农和土布生产者处境艰难。江西其它产品,如烟叶、芝麻、大豆、棉花、稻谷、蓝定、钨砂等原是外商所需产品,输出量多,本可以刺激江西商品经济发展,但由于外国关税特权,保护了外商利益,使得洋货泛滥,致使江西物产输出量逐年减少,商品经济凋蔽。 二、太平天国运动使江西近代商品经济发展受到摧残 长达10余年的太平天国运动,江西几乎一直是战争的主战场。战争的创伤,使江西经济大伤元气,长衰不振。其主要表现在: 第一,清军的恣意掳掠,繁重的军饷勒索。在太平天国战争中,清军除意掳掠外,繁重的军饷勒索压得江西人喘不过气来,清政府在镇压太平天国运动过程中不但调大量清军运集江西,而且责令地方政府办团练和征收“助饷”。十余年贫困交加,民不聊生。 第二,厘卡设置和统捐征收。清政府为了镇压太平天国运动,为曾国藩筹集军饷,除要求江西地方政府支付巨大数额的军饷外,还在江西水陆交通要道,商货过往较多的地点都设置厘卡,征收厘税。此外,清政府还将江西大宗货物分出来,改收统捐,收统捐的货物主要是木材、夏布、瓷器,烟丝等重要物产。苛重的厘金和统捐的剥削,严重影响了以流通为主导的商品经济的发展。以茶叶、瓷器为例,本身就受到殖民势力的挤压和掠夺,再加上繁重的厘金和关税,完全丧失了竞争能力。如武宁茶叶运至九江出口,每百斤须交厘税,关税4.3两白银, 而印度等外国茶却不存在这些税收。景德镇瓷器运支上海须守纳厘金18道之多,导致生产每况愈下。 三、赣江、大庾岭黄金通道衰落,使近代江西商品经济的优势逐渐衰弱 人类文明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交通的文明,江西古代经济繁荣是与其交通便利戚戚相关的。赣江,江西的母亲河为江西经济发展创造过辉煌的成就。隋唐以来,赣江成为南北经贸交往,人民往来的重要通道。特别是乾隆二十四年(1759年)改广州一港通商制,使运河—长江—赣江—珠江这条通道成了为中国南北贸易和对外贸易的唯一通道。而这条通道。江西占总长的三分之一,这使得鄱阳湖—赣江—大庚岭商路在承担着频繁且巨量运输任务的同时,还带动了江西各地商品经济的发展。如在这条通道上产生了像“江右商邦”这样颇有影响的众多江西商人,而且孕育出南昌、鄱阳、景德镇、樟树等商贸集镇。然而这个优势到了近代逐渐消失,其原因: 一是第一次鸦片战争后,中国被迫解除海禁,开放广州、上海、福州、厦门、宁波等五口通商,就上海而言,由于其处在中国腹地,又有长江联接中部各大城市,海运方便,倍受外商亲睐,很快就发展成为中外贸易中心,进出口商品量在短时间内超过了广州,这就使得近千年来连接中国南北的赣江、大庾岭商道开始衰落。 二是第二次鸦片战争后,九江商阜的开放,使赣江大庾岭商道进一步衰落,最后到了本世纪初粤汉铁路开通,致使江西这条商品经济发展的生命线近于废弃,而江西没有将铁路发展起来。因此,江西从此就由一个交通通衢变为闭塞的内陆省份,交通的死角。这是江西近代商品经济的发展滞后的重要原因之一。 四、严重的封建文化积淀,落后的教育方式,闭塞的地理环境,也是近代江西商品经济发展滞后的原因 江西曾有过辉煌的过去,但古老的荣光消失以后遗留下来的是厚重的封建文化积淀,因而在社会经济——教育——人材——经济的循环中动力明显不足。 1.厚重的封建文化,使江西人产生了严重的重功名轻商业思想。应该肯定,古代科举制度为江西中世纪文明作出过贡献。“一门几刺史,隔河几状元”的故事激励着江西众多的文人、士子,也给江西的后继之人留下了强烈追求和梦想,因而使得江西人重功名轻商业观念根深蒂固,这给江西经济发展投下了阴影。到近代中国社会商品经济逐渐发展孕育着一代商人之时,江西众多士子文人,仍旧象他们的祖辈那样,鄙视商业看低商人,热衷科举,追求官位,以此荣光耀祖。不仅如此,就是那些被迫从商之人,一旦摆脱贫困,稍富有起来,就将资产投在后代子孙的科举考试上,希望子孙后代光耀门楣。 2.落后的教育方式,使得江西在发展商品经济方面人才贫乏。江西古代私学、官学十分发达,尤其是江西书院教育甚是闻名。江南著名的四大书院,江西就占有二所。应该承认,江西古代教育培养出一大批人才,产生了“朱陆理学”、“江右王学”等影响全国的学派,这对当时江西社会政治经济文化发展无疑起了极大的推进作用。江西近代教育高涨,这是因为江西的书院,多是为应付科考,没有适应时代发展要求,大力改革,努力发展新学科。因而,也就培养不出具有时代开拓精神的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