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前后中国造船业之盛衰分析

作 者:
张炜 

作者简介:

原文出处:
福建论坛:文史哲版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1996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郑和下西洋前后中国造船业的盛衰有深刻的历史原因,而尤为深刻的是中国造船业之盛衰与国家盛衰同步的历史现象。其中所反映的规律性东西,至今仍有借鉴意义。

      一、郑和下西洋前后中国造船业之盛衰

      宋代(公元960—1279年)是中国造船业获得较大发展、 技术日臻成熟的时期。北宋初年,宋太祖便在禁军中成立了专门的造船机构,名曰“造船务”,并“凿大地于汴京之南,引蔡水注之,造楼船百艘”。有记载说,当时在江淮各路军中,多有“船务”、’船坊”、“造船场”、“造船铁作”、“船坊铁作”的设置。宋代战船种类有十多种,除著名的楼船外,发轫于南朝、用轮推进的车船,已被广泛使用。而欧洲车轮船的出现,则在15~16世纪,大大晚于中国,指南针用于航海也始于宋代。南宋《梦梁录》称:“海商之船,大小不等,大者五千料,可载五、六百人。中等二千料至一千料,亦可载二、三百人。余者谓之钻风,大小八橹或六橹,每船可载百余人。舶商之船,自入海门,便是海洋……风雨晦冥,惟凭针盘而行。”据北宋末年徐兢《宣和奉使高丽图经》记载:其出使国外时所乘大船为“神舟”,随行官员乘船称“客舟”,客舟长十余丈,载重量二千石,约120吨。而神舟为客舟的三倍, 当有400吨上下。两船至朝鲜时,“倾国耸观,而欢呼嘉叹”。 两宋时期的造船业,东南沿海盛于内地,“海舟以福建为上,广东、西船次之,温、明船又次之”。1979年宁波出土的宋海船,总长15.5料,水线长13米,宽4.8米,型深2.4米,排水量53吨;1974年泉州出土的宋海船,长30米,水线长26.5~27米,宽10.5米,型深4—5米,排水量在400 —450吨。据专家考证,宁波船采用了具有阻尼力矩作用的、 与现代船只舭龙骨参数几乎一致的减摇龙骨装置。泉州船型线瘦削, 横剖面呈“V”型,可见两船都充分考虑了船的稳定、快速和耐波性。船的属具也较前代有大的改进,其中最值得称道的是平衡舵和大型铁锚的使用。宋船性能的先进保障了远洋航行。周去非在《岭外代答》中记述了当时从南海出发的远洋巨舶“浮海而南,舟如臣室,帆若重天之云,舵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巍为壮观。宋代的远洋海船向西已沟通了中国直达红海和东非的亚非航线,向东对日朝的航线也有进一步发展。

      元代(1271—1368年)的造船业在宋代的基础上继续大发展,具备了很强的造船能力。据《元史·世祖本纪》记载,元灭宋期间的至元七年(1270)造战舰5000艘,至元九年,造战舰3000艘,自至元十一年(1274)~至元二十九年(1292),又造海船9900艘。《大元海运记》记载,至元二十二年(1285)为济州河运粮,一次造船3000艘,造船能力之强,可见一班。《元史·兵志》记载, 元朝在江海水路设水驿站424处,共有邮递专用船5921艘。意大利人马可·波罗说,在黄河入海口见到“有属于大汗之船舶,逾一万五千艘”,他估计长江“每年溯江而上之船舶,至少有二十万艘。”至元二十八年,忽必烈送公主远嫁波斯,“命备船十三艘,每艘具四桅,可张十二帆”,可见元代已有四桅船。《古今图书集成·考工典》说,“凡海舟,元朝兴国初运米者,日遮洋船,次者日钻风船”,据专家考证,这两种元代主要的海上漕运船,载重量分别在70吨和40吨上下。该书还详细记载了元代对“船制”和“风篷”、“舵”、“锚”的讲求,甚至具体到各部位尺寸。

      宋、元两代的造船技术和造船能力,为明初造舫业的鼎盛和郑和下西洋奠定了物质基础。

      明朝(1368—1644年)初年,造船务属中央政府的工部都水司,在长江中下游和东南沿海各卫都设有造船和修船的船厂,其中以南京的龙江船厂和直隶的清江船厂为规模之最,是完成郑和下西洋大型远洋船的主要厂家,由工部都水司直接派员管理,属建制完备的国家船厂。《明成祖实录》记载了永乐元年至十七年,(1403 —1419 年)造海船数达2735艘,仅永乐三年就造了1273艘。性能最为优良的是“福船”。《明史·兵志》这样形容道:“福船高大如楼,可容百人,底尖,其上阔,其首昂而上张,其屋高耸,设楼三重于上……其桅二道……”可见船势之宏伟。明朝出使的“封舟”亦为福船,规模可观,做工精良。如陈侃督造的五桅封舟,大桅长7.2丈,粗6.2丈;徐葆光监造的封舟,舵叶高2.55丈,宽7.9尺。正是在这巨大的造船能力的支持下, 才出现了九桅十二帆、“最大长四十四丈,阔一十八丈;中者长三十七丈,阔一十五丈”,“篷帆、锚、舵、非二三百人莫能举动”的独步四海,冠绝东西的郑和宝船队。国内有的著名专家综合国内外的研究成果、尤以李约瑟博士的《中国科技史》为依据,将中国古代造船和航海技术与西方对比,列表如下:

      技术项目名称 中国采用大致年代欧洲采用大致年代

      摇橹 公元前1世纪 17—18世纪

      平衡式梯形斜帆

      公元2—3世纪(?) 15世纪末

      船尾舵

      1—2世纪12—13世纪

      平衡舵

      11世纪 18世纪末19世纪

      水密隔舱 古代18世纪

      船壳包板 11世纪 16世纪以后

      车船(轮船)

      8世纪

      16世纪(?)

      航海指南针

      11—12世纪 12世纪末13世纪初

      利用八面风

      12世纪初16世纪

      无须多言,郑和下西洋前中国造船业是遥遥领先于世界的。

      然而,郑和六下西洋后,在朝中舆论压力下,明成祖诏告:“往诸番国宝船”等项,“暂行停止”。永乐帝去世后,新登基的明仁宗马上宣布“下西洋诸番国宝船,悉皆停止”,“各处修造下属海船,悉皆停止”。宣德八年(1433年),在明宣宗的支持下,郑和完成了七下西洋。1447年,明宪宗也还曾动议过下西洋,但受到朝政的反对,兵部刘大夏复奏:“三保下西洋,费钱粮十万,军民死且万计,纵得奇宝而回,于国家何益?此特一时弊政。”从此,下西洋不复再举,国内海上漕也大半由内河漕运替代,造船业逐步萎缩,导致海上力量锐减。有统计说,永乐时代的400艘可以远涉风滔的舰船到1474年只剩下140艘。从1579年(明万历二十五年)到1820年(清嘉庆二十五年),中国驶往东南亚的远航帆船数从137只增到295只,223年中只增长了一倍多, 并限制用双桅,载重不超过500石。水师的战船也大多破败, 而且制式越来越小,“只能就地巡查,不能放洋远出。”16世纪至19世纪,西方从地理大发现到工业革命,远洋船上已开始使用蒸汽动力,战舰上的武器装备也得以更新,以致于鸦片战争中以“船坚炮利”的优势打败了中国。郑和下西洋后不过三、四百年,中西文明发生了易位,中国的造船业已远远落后于西方。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