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代康乾盛世在长期粗略的自然分工的基础上,在全国性市场网络连为一体的经济格局中,形成了独特的中国式的“二元经济”。一元是沿江沿海形成专业化生产区的早期近代化经济,一元是其他各类地区包括传统农业、手工业、商业、运输业、服务业等在内的“十分发达”的传统经济体系①。在这种格局中,传统经济与近代经济、农业与手工业、经济发展先进地区和经济发展后进地区并存,它们不是西方经济学家所认定的那种农业与工业、城市与农村、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截然对立或毫不相关的“二元”,也不是传统经济体系处于被动和无所作为地位的“二元”,而是对立统一、共生互补的“二元”。其中,作为从事纯商业活动亦即经商的商人,扮演了买方与卖方、此地区与彼地区、此行业与彼行业“横向依赖与联系”的中间环节的角色,扮演了上下纵横、沟通连接“传统”与“近代”、“增长”与“发展”,使之成为对立统一经济共同体的重要历史角色。 为了进一步研究和认识清代这种独特的中国式的“二元经济”,需要学习、了解和认识学术界关于“二元经济”、特别是对中国式“二元经济”的理论探讨,本文谨以学习笔记求教方家,并望与学者展开交流和讨论。 “二元经济”理论模型,是美国著名经济学家刘易斯于1954年在《劳动力无限供给条件下的经济发展》一文中提出的②,他并以简明模型奠立了劳动力过剩型的“二元经济”理论基础。其主要内容是:1、各国经济发展过程中普遍表现为“二元经济”并存的格局,“一元”是以满足农村人口自我消费为主的传统经济部门,“一元”是以大工业为代表的现代经济部门。2、“二元经济”中的现代化经济部门,是“使用再生产性资本”以谋取利润者,即资本主义产业;传统经济部门是“维持生计”的产业。二者在资本运用、生产规模、生产方式、生产效率、收入水平等方面存在明显不同。3、“二元经济”中,传统经济即传统农业的“一元”完全是消极的,边际劳动生产率等于零,其唯一作用是在低工资水平上为现代经济即现代化工业“一元”提供劳动力。4、只要能够充分利用传统经济部门大量过剩的劳动力——“支持生活的最低工资就可以获得无限的劳动力供给”,就足以解决现代经济部门的资本积累问题和工业化问题,使“二元”转化为“一元”,传统经济完成向现代经济的转化,传统社会最终过渡到现代社会。5、经济发展过程中的“二元”现象,是世界多数国家至少是相当数量国家的共同点,现有的发达国家已经完成了从“二元”向“一元”的过渡。 以上刘易斯关于发达国家从传统经济部门向现代经济部门转化的规律性的总结,即“二元经济”论,对于仍处于“二元”状况的不发达国家,是重要、乃至在新理论出现前最可参考的经济理论。 刘易斯因创立“二元经济”理论模型获诺贝尔奖。“二元经济”理论因很大程度上符合发展中国家“传统与现代”经济并存的实际,因探讨的是发展中国家最为关心的如何实现“经济现代化”的问题,而被众多国家作为诠释和研究经济发展的重要理论工具。 各国学者继续发展刘易斯“二元经济”理论模型。吴承明指出:如迈因特(Myint)从市场经济发展的不完整性出发,把现代化产业和半自给性生产并存作为“二元结构”③;石川滋采取希克斯《经济史理论》中由习俗经济、命令经济到商人经济的观点,把市场经济与传统经济并存作为“二元经济”④;费景汉、古斯塔夫·拉尼斯、戴尔·乔根森把“二元经济”定义为农业与工业两大部门并存等。其中,费景汉——拉尼斯的“二元模型”已经很重视农业,并提出工业应先采取资本浅化政策以吸收更多的农业剩余劳动力,劳动吸收速度必须大于人口增长速度。但其中农业剩余只是在农业过剩劳动力移出后才能实现,并随着农业劳动力的大量移出而减少。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只能依靠外生的技术投入,传统农业本身仍然无能为力。乔根森的“二元模型”,否定了农业零边际生产率学说,并更加注意农业剩余,认为它是能否实现工业化的关键。但他把技术进步速度超过人口增长速度作为农业剩余的唯一重要因素⑤。 中国学术界也不例外,“二元经济”理论往往被视为研究中国经济发展规律、包括中国传统社会经济发展规律的经典性理论框架,得到广泛应用。 总体上,林刚指出,其主要观点是:1、确认中国经济至目前为止,仍是由“传统农业部门”和“现代经济部门”构成的“二元经济”。2、确认“二元经济”的最终发展前景是现代经济取代传统经济,整体经济终将变为现代经济的“一元化”格局。至于现代经济的“一元化”格局的标准,有三点:(1)城市工商业人口占总人口的绝对多数;(2)第二、三产业占国民经济各部门比重的绝对优势;(3)实现了农村城市化或城乡一体化。3、在对中国的经济分析中,无论是在历史变化过程领域,还是在当代经济领域,或是提出政策目标,大量论者的出发点都是致力于一个趋同的方向和目标:如何最大限度地将“过剩劳动力”从农村转移出去,由此提高传统农业的劳动生产率并使其现代化;如何最大限度地提高工商业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使绝大多数农业人口变为城市人口;如何改变“农村包围城市”的城乡格局,实现传统农村的城市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