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时期官办、官督商办煤矿的政府约束因素分析

作 者:
梁华 

作者简介:
梁华,中国社会科学杂志社。(京 100720)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对于民间矿业投资而言,招商承办制度本身的缺陷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清政府的不完全财政制度。对于官方矿业投资而言,原因有二:一为清政府的政府储蓄严重不足,一为清政府对于社会资金高效运作所需要的企业制度供给严重滞后。因此,总结起来,我们认为不完全财政制度约束、政府资金供给约束,以及政府企业制度供给约束是近代时期官办和官督商办煤矿失败的内在原因。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8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晚清时期,煤炭供求之间存在很大缺口,煤炭供不应求无需赘言。缓解供求矛盾,一方面可以降低需求,另一方面可以增加供给,但由于技术所限,清政府还没有能力发现并开采煤炭的替代性能源以降低需求,因此对煤炭供求失衡的调解,主要就在于对供给一方的激励与约束。就供给一方来讲,国内矿业投资的主体可以分为两类,一是民间投资,一是官方投资。对于民间投资而言,清代前期(1840年以前),清政府实行招商承办制度,鼓励民间投资,但最终却并没有带来民间投资的持续繁荣。对于官方投资而言,虽然1840年以后清政府改行官办、官督商办制度,但依旧没有带来官方投资的持续繁荣,以致最终受到外国在华直接投资的严重排挤。

      缘何如此?我们的分析发现:对于民间投资而言,招商承办制度本身的缺陷(煤税累民等)只是表面原因,更深层次的原因还在于清政府的不完全财政制度;对于官方投资而言,原因有二,一为清政府的政府储蓄严重不足,一为清政府对于社会资金高效运作所需要的企业制度供给严重滞后。①下面我们分别就不完全财政制度约束、政府资金供给约束以及政府企业制度供给约束展开论述,以探究官僚资本被挤出的内在原因。

      一、不完全财政制度约束

      所谓“不完全财政”,即“国家出入有经,用度有制”,②是清政府建立之初确立的收支原则。所谓的“经制”,是指国家每年正常的财政收支根据《会典》、《则例》等法典式文献规定,有相对固定的范围和额度。③这种“出入有经,用度有制”的不完全财政制度最大的缺陷,就是弹性不足,不能因事设费。④

      不完全财政在支出方面“当支而不支”,因此,要按照清政府的命令完成各项缺乏经费安排的事务,就必须谋求其他的筹措经费途径,从而就衍生出了一系列的弊端。如果仅从现象来看,其弊端主要可以归结为两点:

      第一,官吏贪污受贿成风。官吏并非天性独贪,薪俸低廉是其直接诱因。对此,有史载,薪俸低廉,“不取之百姓,势必饥寒。若督抚势必取之下属,所以禁贪而愈贪也。夫初任不得已略贪赃,赖赃以足日用,及日久赃多,自知罪已莫赎,反恣大贪。下官贿以塞上司之口,上司受赃以庇下官之贪,上下相蒙,打成一片。”⑤康熙帝最重廉吏,但是也有感慨,“所谓廉吏者,亦非一文不取之谓,若纤毫无所资给,则居官日用及宗人、胥吏何以为生?”⑥顾炎武也指出,“今日贪取之风,所以胶固于人心而不可去者,以俸给之薄而无以赡其家也。”⑦

      第二,向百姓加征泛滥。地方公费缺乏,必须由地方官员设法解决,而地方官员别无他途,只有向百姓直接加征。军费供给不足,则必须由有关军务官员摊赔,军务官员的职守是治兵,所以其应付摊赔的办法也只有向地方勒索,而最终的负担仍然是落在百姓身上。这样由于财政支出不足,官员在筹措地方公务经费和军费时就不得不越轨犯禁,直接或者间接向百姓加征。

      以上这些仅仅是不完全财政弊端的表象,最严重的一点还在于,清政府的行政制度本身已经因此产生了自身难以克服的矛盾,即贪污、加征等不合法行为的逐渐隐性合法化。

      具体来讲,由于薪俸低微,地方公费缺乏和军费供给不足等财政缺口的存在,地方官僚和将领为了完成职守、应付各方面的支应而谋求非法的经费筹措途径,对中央政府的有关法律条规形成冲击。由于有较正当的理由,他们的私自征取对中央政府形成倒逼之势,使清廷在政策执行和管理上被迫放松。比如在地方文官方面,以耗羡为填补私囊的行为,清廷最初是严行禁止的,继而加以默认,最后以耗羡归公和养廉银制度的建立加以有条件地限制,并在制度上加以承认。武职俸薪的微薄,最初是自行影占虚冒兵额,以求占食粮饷来补助用度。康熙四十二年(公元1703年)始,对绿营将领实行“亲丁名粮”制度,对其影占、虚冒兵额加以有条件地限制,这实际上也是使非法变为合法。这种地方官员与清政府之间的相互作用机制,最终导致清政府在政策的执行上,法不行,行不果,也就是说,清政府行政体制的效用已经大大降低,甚至已经部分地失去了应有的效用。不完全财政制度导致的行政制度扭曲,渗透到社会经济生活的各个领域,煤矿业自然也不例外,煤税累民、执照寻租愈演愈烈,实仅为典型一例而已。

      二、政府资金供给约束

      在不完全财政支出制度下,官吏的不合法行为隐性合法化,严重制约了招商承办制度的积极作用的发挥,从而使民间采煤业在这种制度约束下不能得到长足的发展,这在某种意义上也为晚清政府改变煤矿开采政策提供了决策基础。因为晚清政府舍民间开采政策,而取官办、官督商办制度,意在弥补近代官办企业用煤需求急剧增长所带来的需求缺口,而单纯依靠民间开采已实不足矣。但是,改行官办制度,首先就需要有政府资金投入的保障,如果政府能够保障充足的资金供给,其对资本形成的贡献也是巨大的,近代日本的迅速崛起就是典型一例。

      中国与日本在近代化早期阶段存在诸多相似之处。⑧在相似的历史背景、起步条件以及发展过程下,日本树立了一个政府主导型近代化的典型,而中国却与之大相径庭,政府资金约束条件的不同,就是一个直接原因。

      (一)日本政府储蓄与政府投资的相关关系检验

      日本政府对近代资本形成作出了巨大的贡献,从而使其成为近代化模式中的典范,这里我们不拟作定性分析,而是通过计量经济学提供的检验方法,对日本政府储蓄与政府投资之间的相关关系作一精确测度。

      在建立模型之前,首先来看一下日本政府储蓄与政府投资的变化情况。绘制日本政府储蓄与投资变动曲线图,见图1。可以看到,虽然日本政府储蓄与投资的增长速度不同,但总体来讲,其变化趋势是相似的,除去19世纪90年代和20世纪10年代前期由于甲午中日战争和日俄战争导致政府储蓄呈负增长,其他时期政府储蓄和投资都呈不断上升状。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