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问题的提出 我国自古以来就十分重视道德教育,“德性”一直是衡量人才必不可少的一部分。与以往的道德理论研究相比,近十年来道德教育研究者越来越重视道德教育的量化研究,这些研究为道德教育的理论创新和科学的人格培养提供了现实依据。分析道德教育的调查和实验研究,可以大致理清它的发展脉络,从而较为客观的理解我国道德教育量化研究的现状,发现它存在的问题,为以后的道德研究提供可行性建议。方法论分析在本文中是对实验研究和调查分析的研究方法的统计分析和反思,以期从方法论方面对道德教育研究领域的研究成果各要素进行清楚的剖析,使我们更直观的了解近十年来道德教育量化研究的现状。 二、研究的方法 本次研究的基本步骤包括:(1)检索自1994~2005年来的研究文献,以“道德教育”和“实验”及“调查”为关键词限定道德教育这一特定领域;(2)对个别研究进行编码和分类;(3)计算每项个别研究的效果量;(4)分析结果,主要是分析各项的研究特征和研究效果的共变关系。 (一)研究对象 研究检索了1994~2005年以来有代表性的11份教育研究杂志:《吉林教育科学》(普教版)、《教育研究》、《教育理论与实践》、《南京师大学报》(社科版)、《教育科学》、《心理发展与教育》、《吉林教育科学》、《学前教育研究》、《中国教育学刊》以及《当代青年研究》和《教育探索》,同时吸收了其它核心期刊的一些优秀研究文献。目的是使研究更具有说服力。除去一些明显不符合研究规范的文章后,最后剩下实验研究共14篇,调查分析14篇,共28篇文献。 (二)研究工具 参照Javk.R.Fraenkel(1993)提出的“分析教育研究报告的9个指标”:1.研究的目的与理由(purpose/justification),2.操作定义(definitions),3.先前研究(prior research),4.实验的假设(hypotheses),5.样本的采集(sample),6.研究的工具(instrument),7.内部效度(internal validity),8.数据分析(data analysis),9.结果与讨论(result and discussion)。同时参照王俏华、顾荣炎(2003)和黄向阳(1993)等有关实验研究内容评价标准和评价框架进行元内容分析,笔者建立了本文进行内容分析的工具。 三、具体的分析 (一)研究的目的与理由 从图1中我们发现,与实验研究相比,调查分析在目的与理由陈述方面并不太重视。14篇分析中有9篇目的明确,5篇只是含糊概括,在实验报告中,13篇对目的和理由的表述比较详细,1篇含糊言辞。其中,实验研究中有几篇陈述非常明确,如在《学前教育研究》1996年第5期有关萌发幼儿集体情感实验研究方面的文章中明确提出:本文研究目的“1.了解我区3~6岁幼儿“爱集体”的现状。2.探讨萌发3~6岁幼儿爱集体情感的可能性。3.确定对幼儿进行爱集体教育的原则、途径和方法。”调查分析中也有明确表述的,如:第12篇提到:“本文试图以万名中小学生心理健康的测试资料,对不同类别和地区学校的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进行比较,并针对影响学生心理健康的原因进行分析和探讨,为在中小学生开展心理辅导与教育提供科学依据。”
研究变量的选择上,实验研究中单变量和多变量都是6篇,变量不清的有两篇,调查分析中多变量有3篇,单变量7篇,变量不清的有4篇,其中有的研究变量概括非常含糊,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5期的一篇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的文章,在研究变量的选择中,则是侧重在思想政治方面的考察。详见图2:
(二)操作性定义 任何一篇文章都有自己的研究对象,如何理解研究对象需要作者对其进行界定,操作性定义便是作者对自己研究对象的界定。从图3可以看出,仍然有一部分文章没有对自己的研究对象做出界定。在对实验研究的统计图当中,有8篇文章有明确的操作定义,还有6篇文章对自己的研究定义没有明确提出。调查分析的统计图中无操作定义的文章数目有10篇,如《西南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年第5期关于大学生思想道德状况考察的文章中读者虽然已经对“思想道德状况”,这一名词有了大致的理解,但调查将如何来衡量学生的思想道德状况,作者应该详细表述。其中也有做的比较好的文章,如在《教育探索》2001年第1期关于中学生和家长的期望差异及其亲自关系调查的文章中作者对“期望”的操作性定义就十分明确:“期望包括对孩子的期望和对父母的期望两部分。对孩子的期望评定的内容涵盖学业、人际关系、生理特征、行为、个性、道德品质六个方面。在子女版中,对孩子的期望又分为孩子对自己的期望与知觉到父母对自己的期望。对父母的期望又由对父亲的期望和对母亲的期望两部分组成,分别从对父/母自身、父/母对子女的教养与父/母之间关系三个方面进行评定。”这样的澄清使得文章操作起来非常容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