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K2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8634(2007)04-0101-(06) 东京与上海具有非常相似的城市特性,它们都是所在国家的首位城市,在经济、文化、城市建设、商业化、消费主义等诸多方面有相同之处,历史和现实中,也有着许多的关联,因此可以作为“双城”来比较。 一、相似的近代化历程 东京和上海,都是西风东渐后发展起来的东方大城。 与上海相比,江户(即东京)的发展要早些。1603年,德川家康在那里建立德川幕府后,城市开始繁荣起来。作为日本政治和文化的中心,江户在18世纪中叶已是一个拥有百万人口的大城市。在19世纪初,它已成为亚洲最大的城市;到19世纪末,已经从一个封建的行政中心转变成一个近代日本的首都。 而上海,在1843年开埠前,政治地位并不突出,但在经济方面已为区域经济中心,尤其港口货运方面已列中国前茅。因棉布的兴起,上海逐渐成为运河、长江、南洋、北洋和国际的棉布运输航线的起点,成为长江与沿海航运的枢纽,成为全国最大的港口。乾隆时,沙船之景“舳舻相衔,帆樯比栉”;到了嘉庆时,已是“帆樯如栉,似都会焉”。[1] [2] 在西风东渐下,上海与东京先后进入近代城市行列。明治时期(1868~1912),东京开始热衷于吸取西方文明,莺歌燕舞的鹿鸣馆开风气之先,曾轰动一时。① 1869年,东京到横滨之间的电信线路开通了,1872年第一辆蒸汽机车开始在东京新桥到横滨之间运行。西欧的发型取代了男人们传统的发髻,硬圆顶礼帽、高领和带有裙撑的裙子成为时尚。1882年,日本第一个动物园在上野开放。通过表1,我们可以对两个城市的近代化程度作个比较。
在表1的14个近代化指标中,上海早于东京有13个,东京只在第一条铁路的运营方面领先于上海4年。由此可见,在近代化方面上海稍占领先优势。 上海与东京相似之处颇多。第一,都是本国的首位城市,具有非常大的影响力。以人口为例,近代之初,东京的人口规模要远大于上海,但在1959年上海率先成为千万人口大城,目前,上海人口为1815万人,而东京为1269万人。 第二,都是商业之都。到19世纪末20世纪初,东京与上海都成为了各自国家的商业之都。东京在明治时期形成了著名的银座商业中心。二战结束后,特别是1964年东京奥运会的举办,逐渐形成多心型城市,出现涩谷、池袋、新宿、上野、浅草、惠比寿等多个副中心。有轨交通枢纽与商业的结合非常紧密,从而给市民和旅行者带来了莫大方便。开埠后,上海的近代商业随着西方人的增加而发展。上海租界时代,南京路从19世纪60年代首先崛起,以后不断扩展,20世纪初因先施、永安、新新和大新四大百货公司的相继设立,奠定了第一商业街的地位。1900年法租界修筑乔敦路,该路后以霞飞路(今淮海中路)闻名。而徐家汇商业中心等的出现则是最近十多年的事情。 第三,较高的国际化程度。早在1608年,意大利传教士郭居静曾居沪两年。上海开埠后到来的第一批外国人是军人、官员、商人和传教士。后来陆续来到的还有冒险家、走私贩、供殖民者驱使的印度、日本、越南巡捕及服务于列强的间谍特务;还有流离祖国的难民,以专长来沪谋生的普通侨民,还有志在民族独立的爱国志士、援助中国革命和进步事业的各国友人。他们形成了上海错综复杂的侨民社会。在近代,前后有50多个国家的侨民来上海居住生活,其中侨民数量最多的国家自然是一衣带水的日本,虹口至今保存着浓厚的日本风格。在近代,东京的国际化步伐不如上海。其中一个很大的原因是,20世纪上半叶,日本走上军国主义的道路,吓退了不少喜欢东京而又对战争有畏惧感的国际人士。而战后,随着东京的腾飞,外国人纷至沓来,形成亚洲最为瞩目的国际化都市,外侨已达30万人,超过上海外国人人数的3倍。而上海,经过改革开放前的封闭时代后,加速国际化步伐。2006年居住上海的外国人来自152个国家,在上海就业的外国人约51,000人。他们中近90%的人具有大学本科以上学历。在上海的外国留学生已有2.6万人。来上海最多的是日本、韩国、新加坡、美国和欧洲人。10万外侨在虹桥古北、浦东等地,正在形成新的外国人社区,上海日侨已达到47,000人左右。 二、东京的优势与困惑 战后日本,走上高速发展的现代化道路。东京作为日本的龙头,成为亚洲高速成长的示范城市,在1980年代已被公认是亚洲最具有国际化色彩的城市。最近,英国普华永道会计事务所将东京列为世界百强城市第一名②,可见东京具有很强的优势。 作为世界级三大国际金融中心之一的东京,其优势在于:金融规模得分仅次于纽约,比伦敦高;而在金融人才方面,其得分低于纽约、伦敦。而东京的弱势集中在金融环境、金融效率和金融国际化方面。这主要由于日本金融体系弊端所致。 东京国民素质非常高,日本人的讲礼貌、守规矩世界闻名,具有平和稳健、遵守规矩的健康社会心态。这一形象的成功塑造来源于教育与诚信。 东京法治管理更加完善。依靠法律管理城市,触犯《轻犯罪法》③,可进行处罚。但日本公民特别是东京公民法律意识强,一旦有前科,是自己一生的耻辱,因此比较自律。2006年,上海发起制止乱穿马路活动,虽取得显著实效,但遵守交通秩序要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还有待长期的努力。在上海仍有非常棘手的乱贴广告问题,但东京并没有城市“牛皮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