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学性”的意识形态功能

作 者:
董馨 

作者简介:
董馨,佛山大学文学院副教授。(广东 佛山 528000)

原文出处:
东岳论丛

内容提要:

“文学性”纷披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无论是普遍主义意义上的“文学性”还是历史主义观念中的“文学性”,不仅学术理论、媒体信息等领域所弥漫的“文学性”而且文学中的“文学性”都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功能。主要体现在:审美效果遮蔽现实矛盾、本质追问预设普遍法则、文学惯例彰显统治地位。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6 年 01 期

字号:

      “文学性”纷披了浓厚的意识形态色彩。随着20世纪语言学对各个学科的渗透,“文学性”不再成为文学的特有属性而成为众多理论的共性。在当今的社会意识中,“文学性”不仅是一个形式主义的美学概念,而且渗透到文化社会的意识形态的一切领域、积极参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发展,并成为诸多领域潜在的统治性因素。虽然当今学界对“文学性”内涵的界定存在普遍主义和历史主义两种基本倾向,前者持守本质主义的立场,认为“文学性”是文学的本质特性,是文学区别于政治、经济、军事、新闻、其他艺术的根本特性,是使文学成为文学的核心和标志;后者力主反本质主义的观念,不仅认为“文学性”因“文学”的定义、文学的边界随时代变迁而显得极为复杂和不确定,而且确信“文学性”已经弥漫到学术理论、媒体信息、日常生活等各领域之中。但是,笔者认为,无论是哪一种意义上的“文学性”都具有深刻的意识形态功能。

      一

      无论是普遍主义对“文学性”恒定本质的界定还是历史主义对“文学性”固有属性的否定,他们所坚持的“文学性”内涵中都具有通过富有文采的语言去表情达意而产生强烈的审美效果之意。而这种作为社会现象的审美效果,实际上产生于广阔的知识空间,是深层的社会关系的表象和符号,遮蔽了现实中的诸多矛盾。

      首先,现代的知识谱系将文学划归为艺术,使审美特征被确立为“文学性”的题中之义。如果说普遍主义所主张的“文学性”指的是文学文本别于其他文本的独特性,那么这种独特性就是将文学的外在形态看作是进入文学内在的文化性世界的桥梁和门槛,“文学性”就主要存在于由作品的语言层面而指向的文学意象。在俄国形式主义批评家看来,文学语言正是对日常语言的颠覆和变形,也就是“陌生化”。

      “陌生化”使文学形式成为复杂而深刻的内容的凝聚物,成为“一种有意味的形式”,成为“一种有意义的结构”。马尔库塞的“美学形式”论对文学性以审美效果遮蔽现实矛盾的实质进行了深刻的揭示。他认为,艺术的特质不在于内容,而在于内容变成了形式;艺术的手段不是顺世从俗地反映现实的直接性,而是形式对于既定现实内容的超越作用和疏离效果。“在审美的形式中,内容(质料)被组合、整形、调整,以致获得了一种条件,在这个条件下,‘材料’或质料的那些直接的、未被把握住的力量,可以被把握住,被“秩序化”。形式就是否定,它就是对无序、狂乱、苦难的把握。”[1] 在他看来,现实总是不尽如人意的,而艺术以其形式——由审美形式所构筑起来的艺术世界能对既成传统的经验、意识、感觉起破坏作用,这种破坏作用达到的审美效果也就遮蔽了现实矛盾。

      其次,历史主义主张文学的定义总是随时代而变迁,“文学性”的内涵也就处于流动多变的过程中,它在历史的演进中不断融合新的时代、社会、意识的特征并逐渐形成每一历史时期“当下的”文学观念、也就是说当下的“文学性”已经远远突破了文学文本的独特本性即审美性,渗透到社会的一切领域,积极参与社会历史的生成发展并成为诸多领域潜在的统治性的因素。美国学者卡勒就曾深入揭示了“文学性”对20世纪的理论运动显著参与和文学性统治的事实:修辞装饰了理论话语。他说:“事实上文学胜利了:文学统治了学术领域,尽管这种统治伪装成别的样子。”[2] 正是在这样的意义上,历史话语传统上将叙事或讲故事描绘成再现的观念受到了强力挑战,海登·怀特说,“叙事绝不是一个可以完全清晰的再现事件——不论是想象的还是真实的事件——的中性媒介。它以话语形式表达关于世界及其结构和进程的清晰的体验和思考模式”[3];亚理斯多德早就提出,政治就是修辞,修辞的功能“不在于说明,而在于发现存在于每一事例中的说服方式”[4]。众所周知,经济学堪称“最硬的”社会科学,但是,有西方学者在列举了经济科学中大量的“文学性”事实之后说,“经济学家是不证自明的语言表演者,而对她的表演可以用文学批评家肯尼思·伯克的戏剧概念来予以讨论”,“经济科学家用了许多装备进行说服,就像一个大庭广众之上的演讲者”,“科学的最终产品——科学论文——是一种表演。”[5] 由是观之,无论是历史学、政治学还是经济学中的“文学性”实则是通过煽情、通过减弱对文本之外的指涉性而达到审美效果。这种审美效果具有疏远生活、抚平现实、弥补矛盾、建构意义的作用,也许“意识形态之所以具有力量也就在于它的激情”,“意识形态最重要的、潜在的作用就在于诱发情感”[6]。

      二

      对“文学性”的本质追问必定为文学预设某些普遍的法则,从而使文学彰显强烈的意识形态色彩。无论是“文学性”的本质主义还是反本质主义都存在着程度不同、方式各异的对“文学性”的本质追问:普遍主义对“文学性”恒定本质的界定无疑属于对其本质追问的直接应答。历史主义虽然力主“文学性”内涵的流变性、多样性和不稳定性,但从根本上还是存在着隐秘的本质追问;虽然他们承认对“文学性”的本质主义阐述是未经证明的,但是仍然在寻求流动多变的“文学性”所担当的不能减弱为其他话语的社会功能。

      “文学性”的历史主义者主张,由于历史和现实中丰富多样的文本,致使文学的边界难以界定;也由于文学知识在历史性过程中的变动,“文学性”始终不可能定于一尊。伊格尔顿是这一观点的代表者,他说,“一部文稿可能开始时作为历史或哲学,以后又归入文学;或开始时可能作为文学,以后却因其在考古学方面的重要性而受到重视。某些文本生来就是文学的,某些文本是后天获得文学性的,还有一些文本是将文学性强加于自己的。”[7]“任何认为研究文学就是一种稳定的、界定清晰的实体——就像昆虫学研究昆虫一样——的想法,都是可以当作妄想来加以后摈弃的”,文学是“某一时期,因某些原因,而为某些人所形成的一种‘结构’。……它表示任何被某些人、在特定环境中、根据特定标准、按特定的目的来评价的东西。”[7] 尽管伊格尔顿的主张充满极强的历史性,让人感到“文学性”只不过是一种漂浮的所指,但是我们同样能看到他寻求和回应本质追问的努力,“文学理论的关键问题是什么?为什么要为它大费脑筋?”[7],文学性“话语本身没有确切的所指,这不是说它不体现什么主张:它是一个能指的网络,能够包容所有的意思、对象和实践。某些作品被看作比其他作品更服从这种话语,因而被挑选出来,这些作品于是被称作文学或‘文学准则。’”[7]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