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史研究的全球化

——GEHN第6次全球经济史国际研讨会评介

作 者:
张丽 

作者简介:
张丽,南开大学经济学院。(天津 300071)

原文出处:
中国经济史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F7
分类名称:经济史
复印期号:2006 年 04 期

关 键 词:

字号:

      GEHN是“全球经济史研究交流项目”之简称(Global Economic History Network),为期3年,主要召集人为英国科学院院士、伦敦经济学院经济史教授欧波兰(Patrick O' Brien)。自2003年9月以来,GEHN每年召集3次国际会议,分别从市场、文化、技术等角度探讨14世纪以来世界各地区的经济发展,讨论的中心基本上围绕着近代西方的崛起和中国、印度的滞后。下面笔者将对前不久在乌特勒支大学(Utrecht University)召开的GEHN第六次全球经济史国际研讨会中的一些论文予以介绍。

      2005年6月在乌特勒支大学召开的GEHN国际会议主要是围绕着14世纪以来世界各地经济发展中要素市场的形成和发展而展开的。与会学者分别对历史上欧洲大陆的西欧、东欧和中欧,以及亚洲的中国、日本和印度等国的要素市场进行了讨论。会议论文19篇,其中涉及到中国的有6篇。它们分别是(依照会议讨论的先后顺序):伦敦经济学院邓钢(Deng Kent)的“Why Was the Factor Market So Weak in pre-Opium War China?”(为什么鸦片战争前的中国要素市场很弱?);莫欧-莫瑞达(Christine Moll-Murata)的“The Chinese Labour Market for Manufacture and Construction,1300—1900”(1300—1900年间中国制造业和建筑业的劳动力市场”;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若森萨(Jean-Laurent Rosenthal)和王国斌(R·Bin Wong)的“No Tael? Tall Tales:Credit Markets and Economic Change in Europe and China,1500—1900”(没有金融?不确切的传说:1500—1900年间欧洲和中国的信用市场和经济变化);加州大学橘城分校彭暮兰(Kenneth Pomeranze)的“Land Markets in Late Imperial and Republican China”(清末和民国时期的中国土地市场);德州大学国家经济研究所薛华(Carol H.Shiue)和凯勒(Wolfgang Keller)的“Markets in China and Europe on the Eve of the Industrial Revolution”(工业革命前夕中国和欧洲的市场);以及荷兰乌特勒支大学赞德尔(Luiten van Zanden)和牛津大学艾伦(Robert Allen)以及其他等人合作的“Wages,Prices,and Living Standards in China,Japan,and Europe,1738—1925”(中国、日本和欧洲的工资、物价和生活水平,1738—1925)。下面就将对其中5篇论文予以介绍。

      在世界经济史的研究中,美洲白银对近代西方崛起的作用越来越受到重视。在对美洲白银的研究中,很多学者认为从16世纪初到19世纪下半叶,大约有1/3的美洲白银流到了中国,欧洲人用这些白银购买了中国的丝绸、瓷器和其它产品。邓钢的论文“Why Was the Factor Market So Weak in pre-Opium War China?” 一开始便对这一判断提出了质疑,认为从当时中国的商品流量来看,不可能有1/3的美洲白银流到了中国。有悖于近年来加州学派学者对19世纪前中国经济乐观肯定的研究,作者邓钢对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的评价甚低,认为鸦片战争前的中国经济本质上不过是一种“习惯经济”(customary economy),参加贸易的商品不过是农业剩余产品而已。从商业GDP占全国总GDP的百分比入手,论文认为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的商品化程度很低,不但不具备一个可以发展成为资本主义经济的要素市场,而且并不存在着所谓的资本主义萌芽,从而对多年来国内外经济史学界关于中国资本主义萌芽的观点进行了否定。

      论文把鸦片战争前中国要素市场微弱,未能产生资本主义经济的原因归咎于中国历史上的社会政治经济结构,特别是中国“非封建化”(non-feudal)的土地所有制以及国家对商业的垄断。按照作者的观点,中国“非封建化”的土地私有制和劳动力的自由流动带给中国的是一个“土地所有的家庭农场”(the landholding household-cum-farms)经济。这种类型的家庭农场经济其实是一种“蔡亚诺夫式的习惯经济”,即家庭生产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满足家庭成员的生存需求,商品交换并不重要;如果有商品交换,也主要是农产品剩余的交换(surplus-cum-trade)。而且,这种家庭生产没有边际劳动产出的概念,有的只是最大效益的资源利用。论文认为这种农业经济类型再加上中国政府对经济的垄断和管制造成了中国社会对要素市场需求的缺乏,由于缺少需求,所以中国的要素市场不发达。有违于很多学者关于明清时期中国商品经济发达的观点,邓钢认为在中国,政府和少数得到政府特许的上层商人一直垄断着国家重要的商品贸易和长途贸易;尽管有很多乡村城镇级的地方市场,但是这些地方市场一个个分散零落,缺少地区间的整合,以至于使中国缺少国家范围内的大市场。根据该论文的推算,鸦片战争前中国经济中商业GDP大约只有全国总GDP的10%(每年35—38亿两白银的交易),而长途贸易额只占全国总GDP的2—2.2%(每年7—7.7亿两白银)。该论文认为这样的商品流量说明城市经济、城市商人和长途贸易在中国经济中所占的比例很小,对整体经济的作用微不足道,也说明不太可能有1/3的美洲白银流向了中国。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