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0-0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0-114X(2005)02-0161-07 所谓“美华文学”是指在美华人的汉语文学(扩充至在美非华人的汉语文学)。纵观其发展变化,可以看出:美华文学的生成是一个逐步变化的过程,是从中国文学的边缘延伸逐步发展成一种多元混杂的边际文学。 依照媒介文化学说的启发,本文把人类文化的发展按照口传文化——文字文化——印刷文化——电子文化等逐渐递进的时期进行了划分。美华文学的变化因此按照纵向的媒介文化线索可以清晰地看出其混融发展的各个时代特征:从时代性来看,经历了口传文化到电子文化的逐渐更替过程;从区域性来看,经历了单一的中国板块到多元板块的逐渐扩展的过程;从语言上来看,经历了从单纯汉语到多语混成的过程。 一、口传时代的美华文学 所谓口传文化,特指文字出现以前的人类文化,距今两千多年(被称为部落化时期),主要属于渔猎文化,代表生产工具为弓箭。这一时期的典型文学表现为口传神话(或歌谣)。它的特点是前逻辑思维、多感官投入、想象、适宜背诵吟唱,适应于口传媒介社会的特点——非语言配合、前逻辑思维、整体直观的感知。 关于华人去美国的最早记载是在19世纪。以1848年加利福尼亚州淘金工人肇始,直至1882年《排华法案》,为一个时代段落。这一时期的美华文学主要为华人劳工文学。华人劳工全来自中国大陆,生活与外界几乎隔绝,因此保持着单一的中国文化。由于劳工本身处于社会底层,绝大多数是文盲、半文盲或者仅仅受过初等教育,经济状况相当窘迫,掌握的传播技术也非常原始,因此美国华侨社会虽然在清朝咸丰年间已见雏形(当时的中国主流文化已处于印刷时代),但呈现出许多口传文化的特点,并不具备美国当时主流工业社会的时代特征。这一时期的美华文学也仅仅处于口传文学阶段(最多处于向文字文化的过渡时期)。这些作品主要是华侨劳工自编的反映他们血泪生活、思乡恋家和憧憬未来的山歌、民谣、打油诗之类,可惜未能用文字记载下来。从清末的一些文字记载中可以证实,这一时期的华人出身于中国主流社会的边缘,主要为广东省等地的农民。那么这一时期的美华文学从区域性上看应该属于中国板块的沿海边缘地区;从语言上来说也相应为粤语(广州话)和客家话等方言。 二、文字时代的美华文学 所谓文字文化,特指文字为主流传播媒介的社会文化。(文字传播时期,起于16世纪,属于非部落化时期。)它主要属于农耕社会,代表性工具为刀犁。此时出现了第一次社会分工。这一时期的典型文学表现为诗歌。其特点是纯粹文字化、简洁、生动、和谐,便于传送记录,适应于文字媒介社会特点——分类切割、视觉性、分析性。 自从两次“排华法案”严禁中国劳工来美和限制在美中国劳工的从业,华人为了谋生,开始从乡野迁往城镇,并逐步形成有自身文化特色的“唐人街”。但由于当时绝大多数华人的旅居心态,加上缺乏当地的华文教育、华文报业基础,美国本土的华文文学依旧薄弱。这一段文学的主要记录是1970年在“天使岛”(美国拘留海外移民的主要地域)上发现的木屋诗。后来以《埃伦诗集》(Island:Poetry and History of Chinese Immigrants on AngelIsland 1910-1940)为名付梓问世,堪称开创了美国华文文学历史的先河。这些墙壁上的题诗共有130首,朴素无华地表达了在异国他乡失去自由尊严的华人的悲愤之情。 为乜来由要坐监?只缘国弱与家贫。 椿萱倚门无消息,妻儿拥被叹孤单。 纵使批准能上埠,何日满载返唐山? 自古出门多变贱,从来征战几人还? 从上例可以看出,这些是华人劳工所写的对仗并不讲究、平仄也不严格的七言律诗,甚至带有口头即兴文学的特点。可见此时美华文学与中国主流文学还存在相当大的差距。诗中可以看出中国主流文化与地方文化的交汇。“从来征战几人还”明显是从王昌龄的“古来征战几人回”转来,古典诗词被直接套用。“为乜”“上埠”等词明显是广东方言。椿萱则是沿用了古代诗歌中对“父”“母”的代称。这些诗并没有借助大规模复制的印刷技术和纸张进行传播,而是附着在墙壁上以题诗的方式保留了下来。这种不能跨空间的偏倚时间传播方式属于典型的文字文化。与此时的中国社会和美国社会的主流印刷文化有相当大的差距。 由于华人社区受到美国主流社会的排挤,华人社会与外部相对隔绝。这一时期的美华文学从区域上看,依然限于中国板块,但明显已经从边缘沿海地域扩展开来,并且更接近中国主流文化。从文学的内容上可以看出,这一时期的华人移民文化,普遍带有侨居概念,认定了要“叶落归根”。从语言上看,也可以发现是中国板块的汉语官话与地方方言的混成,从文学上看,是主流文学与民间口头文学的混成。从时代性上来看,已经从口传文化发展到了文字文化。可以推断,这种文字文化实际上是中国主流印刷文化的边沿性延伸,表现为文字文化形态。 除此之外,还有一些曾经侨居过美国的国内作家,以流传美国华社的旧闻轶事为素材撰写了一些作品。如黄遵宪(1848~1905年,广东嘉应州人,清末维新派学者、诗人和外交官,1882年与1891年先后任驻美国旧金山与新加坡总领事,曾尽力保护华侨的正当权益)的诗《逐客篇》;小说则有哀华的《侨民泪》,佚名的《苦社会》,指严的《猪仔还国记》和吴沃尧的《人镜学社鬼哭篇》等。这些数量不多、质量参差的作品,在文本形式上已经使用了空间偏倚的手段,如手抄、刻版印刷等,属于印刷时代萌芽期的作品。作品的内容往往是对文字时代的华工生活的反映。这些作品一般不包括在美华文学范围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