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分类号:I20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3-854X(2005)01-0122-04 一、技术:从器具到代码 人类文明史亦即生存技术发展的历史。人类曾经经历过直接依赖自然赐予和对自然物进行简单加工以获取生活资料的生存形态,工业革命爆发之后,人类进入了用工业技术批量制作从形态和功能上彻底超越自然物的技术物品以满足生活需求的历史阶段。工业革命以及后来的高新技术产业化浪潮使我们生存的世界脱去了自然的自在性,让人类生活在一个人工制品的、工业产品的、商品的和消费品的世界之中。因而在比现代化历史长得多的古典社会中建立起来的那种以同一性为特点的人与世界的关系逐步解体,而以相对主义为特点的意义经验把人类推入了一个全新的文化模式。 技术对人类社会的“改造”,不仅仅在于它作为一种“装置”或作为一种技术理性为人类精神“脱魅”,更重要的还在于全部技术活动的终端——技术化物品——让人类走出以自然物为主体内涵的同一性世界而进入了一个批量制造的人造品世界中。从工业革命出现开始,人类社会在工具、器物、设施、社会组织、交流方式以及代码等方面一步步地走向技术化,最终形成了所谓“后工业社会”、“信息社会”或者“晚期资本主义”等名称下的一系列文化特征。技术化社会的形成经历过这样一些发展的阶段,即:技术物品的器具化、技术物品的世界化、技术物品的大地化和技术物品的代码化。 1.技术物品器具化。工业革命发端于生产工具的革命。新技术的应用产生于对大量、迅速地获取物品的需求之中,而不是产生于对“新物品”的需求。工业革命的最早的成就是“老式的”生活用品被“新式”的工具大规模生产出来。因而,虽然人们看到了技术物品的神奇,但这些神奇的技术物品仅仅只是制作熟悉的生活世界的一些更有效的工具而已,而构成人类生活世界内容的物品在形态和功能上仍保留着古典时代特有的自然风貌。整个社会被技术化器具的运用推入了快车道,高速发展的时刻即将到来。但人们仍然只是为新工具而兴奋,他们还没有意识到,技术化的器具已经在人与世界的同一性关系中撬开了一道裂隙。技术化的器具预示着一个疏远于自然的人造物品世界可能出现。 2.技术物品的世界化。与社会生活的技术含量的增值同步发展的是人的需求。当人的需求越出自然的规约时,技术则担当起制造技术化的生活物品——不是技术化的器具,也不是自然化的生活物品——的任务。我们人类的生活中出现了一片新的世界,那便是批量制造的工业产品。作为一种人工制品,技术化的生活物品在生产层面上是工业产品,在流通层面上是商品,在功能层面上是消费品。于是工业化、商业化、消费化的社会运作模式得以在技术物品世界化的时代中形成。而且因为生活世界的技术化,人类开始感受到疏远于自然的种种焦虑。但是,技术物品世界化的时代中社会生活的技术含量仍然处于人的主体性控制之内,其发展的规模和深度还没有达到溢出人的理解能力的地步。由技术物品构成的生活世界还是一个可理解的世界。理性、同一性、主体性等还能维持它们在与技术物品世界的关联中的合法地位。 3.技术物品的大地化。当技术物品充塞在人类生活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或缝隙之中时,它们便由可理解的世界变成了一片神奇的大地。作为大地的技术物品至少在三个方面表现出它无所不在法力无边而又难以理喻的特点:首先,支撑技术物品产生的科学知识,作为人类对自然运动的阐释,其繁复庞杂的程度使个别主体无法把握,因而关于世界的整一性概念遭到了放逐;其二,技术物品在功能上溢出了人类的一般需求,于是技术力量超越了个人的自由意志,形成了技术的不可抗拒的霸权;其三,技术物品支配了人类生存的每一个领域,在此基础上文化系统的基本意象亦由传统的“观念”变成了“器物”。在技术物品大地化的时代中,古典时代的那种以神学、哲学或诗学同一性为核心的观念主导型文化让位于以消费品为核心的器物主导型文化。叙事话语与技术物品构成的大地之间的关系逐渐趋于紧张。 4.技术物品的代码化。人类文明越是发展到高级阶段,理性的创造物离原初的自然就越远。这种人与自然的疏远化在最近的发展就是技术物品表现出取代自然意象为基础的语言而成为交流代码的趋势。在技术物品占据了生活世界大部分空间之后,技术物品便上升成为一种意义的标志,即技术物品的形式特征开始具有普遍的可理解性,人们可以利用这些形式特征组成交流代码。建立在自然意象之上的语言在表现技术化社会中人们的意义经验时显得力不从心,而技术物品代码却可以简洁而准确地完成这一任务,比如用蘑菇云图案来表现大规模杀伤性武器给人类的威胁就优于语言的表现力。尤其是在电子媒体占领人类社会的公共领域时,语言的叙事方式无奈地交出了话语权,各种技术物品的幻像及其结构开始按照技术的逻辑从事传播和理解的工作。在技术充分发达的社会中,技术物品借媒体把自己变成了一堆“能指”,这些能指剥夺了语言对意义的决定权,它们甚至把文字也变成了自己的“所指”,犹如电脑键盘与屏幕上的文字之间的关系。 在技术物品充塞我们的生活世界的历程中,我们看到了这样一种文化上的结果:随着自然物在人类生活世界里的地位逐步让位于技术物品,以自然物意象为基础的语言与人类生活世界之间的同一性意义关系趋向崩溃,由技术物品构成的生活世界让语言成为了孤独的能指。 二、语言:自然意象的隐匿 比起技术化社会的历史来,人类依赖自然或对自然作简单加工而获取生活资料的历史要长久得多。语言是在历史中生成的,人类栖居于自然化的生活世界的那段久远的历史恰恰是我们的语言生成的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