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学语文语感教学实施方法初探

作 者:

作者简介:
王莉莉 呼和浩特市实验中学

原文出处:
内蒙古教育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G351
分类名称:中学语文教与学(初中读本)
复印期号:2005 年 1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语感是人类在长期的、规范的言语活动中形成的对语言文字的直觉的、正确的理解能力和感受能力的综合体现。语感教学是指有步骤、有计划地培养学生良好语感的教学活动,它有狭义和广义之分。本文指的是狭义的语感教学,即阅读语感的教学,就是通过教学使学生对所阅读的言语材料有敏锐、准确的感悟。

      一、实施语感教学的根本在于教师观念的更新

      观念的变革是任何变革的前提和先导。由于教师是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策划者,因此,要进行语感教学,教师必须树立语文教学新观念。

      1.树立“大语文”教育观

      “大语文”教育是指以课堂教学为轴心向学生生活的各个领域拓展,是学校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的有机结合。在“大语文”环境中,学生自己去获取对知识和经验的感悟。教师尤其要给学生创造浓烈的读书氛围,使他们养成阅读的兴趣和习惯。进行语感教学,必须由封闭走向开放,由一元走向多元,由单渠道的知识传授到立体化的“语文”教学。

      2.使用“空白教学艺术”

      语感的模糊性要求教师使用“空白教学艺术”,即教师有意留下一些具有想象空间的内容,让学生自己去研究探讨。

      空白教学会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使学生能够展开想象与联想的翅膀,获得创造性阅读的乐趣。空白教学并不是教师不讲,只让学生去感悟,而是说教师该讲则讲,把握时机“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不该讲则一句不说,否则是浪费时间。

      3.呼唤“阅读主体”意识

      叶圣陶说过:“作者的努力是从旨趣到符号,读者的努力自然是从符号到旨趣。”从符号到旨趣的解读不是平面的,而是主体的、多元的,有着较强的个体体味。语感其实就是读者的思想认识通向作者内心的桥梁。所以,语感教学呼唤“阅读主体意识”,只有有了“主体意识”,学生才能真正感受到词的意义和情味以及文章的言外之意、弦外之音,也才能有形成良好语感的可能。

      二、精讲课语感教学模式的构建

      教学模式是正确反映教学客观规律、有效指导教学实践的教学行为范式。

      笔者在常规的教学基础上,设计了一套精读课的语感教学模式,并进行了一年多的摸索尝试,如右图所示:

      附图

      1.初读文章,谈感受

      首先要求学生通过快速默读,初步整体感知材料,把握大意,并且学会圈、点、勾、划,捕捉信息和初感点。然后,让学生把自己初读的感受讲给同学听,相互交流,达到一种全面的、笼统的感知。这一步骤需要注意的是要求学生把自己对文章的初步感觉,用准确的语言表达出来,达到“我语表我心”,从而使跳跃的、朦胧的思维变得明晰而有条理。同时,通过学生的外部言语,教师可以把握学生初感的分歧及偏误,以便对症下药。

      2.导入情境,品语言

      情境教学,指在教学过程中为了达到既定教学目标,从教学需要出发,创造与教学内容适应的具体场景或氛围,引起学生的情感体验。帮助学生迅速而正确理解教学内容,促进他们的心理机能全面和谐发展,提高教学效率。教师要通过一定的语言、实物或活动等把学生带到文本所描绘的情境中。使学生身临其境,从而激发他们学习、探究的兴趣,提高学习的积极性。

      学生入境后,教师就要引导学生准确、深入地品味语言,由对语言的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这一步骤是这一模式的难点和重点,这一阶段可以采用比较、揣摩、增、删、换、改等方法,使学生感悟文章的精妙之处。当然,具体使用何种方法,要依具体语言材料而定。例如,学陈毅的《梅岭三章》时,要学生体悟诗歌语言的精炼性和形象性,就可以采用替换词语比较法把“此去泉台招旧部”的“招”与“集”“聚”作比较,把“旌旗十万斩阎罗”的“斩”与“杀”作比较。让学生通过对比,读一读,想一想,自然会悟到原词的精妙之处。

      3.训练语言,重实践

      在以上理解、品味语言的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用词组段,写片断,做口头小短文,完成课后有关揣摩语言的练习等,让他们在语言实践中训练语感,加深感悟。我每课都要选择3-5个词或成语让学生组成一段话。学生对这一练习非常感兴趣,时常妙语连珠、想象奇特。这种练习使他们既积累了词汇,又学会了运用词汇。另外,无论是日常会话、回答问题,还是演讲、写作,教师一定要引导学生准确、生动、形象地运用语言。这样,学生表达时词不达意的现象就会越来越少。

      4.美读文章,潜陶冶

      在对文章有了深入的理解后,要大声朗读文章,这样才能读得声情并茂,从而使读者和听者都受到艺术的感染,潜移默化地受到美的陶冶,也才能真正达到“美读”的效果。这一步骤需注意的是要让学生在美读的同时,进行想象、联想,运用形象思维,唤起内心的视象。从而进一步加深自己的语感体验。同时,美读也是广泛汲取妙语精华的过程,美读要调动各种感官,把文章构思之精巧、寓意之悠远、文笔之清新、搭配之和谐尽收心底。久而久之自然会出口成章,妙笔生花。

      5.归纳整理,勤积累

      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知识经验不断增加。这些知识如果得不到及时梳理归类,很快就会遗忘。即使记住的知识,也是支离破碎的。在这一步骤中,教师要引导学生及时地、自觉地将所学过的知识分类整理,纳入相应的知识体系,使知识内容条理化、系统化,使思维清晰化、严密化。教师可以先给学生一个定“格”,让学生去填充。慢慢地,学生心目中有一个自己的“格”时,教师就可完全放手,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需求去归纳整理,从而养成及时积累、归纳知识的好习惯。只有这样,在需要时才能达到知识的迁移。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