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型时期的俄罗斯政党发展

作 者:

作者简介:
陈新明,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东欧中亚系1997届博士毕业生,现为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

原文出处: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学报

内容提要:

转型国家尤其像俄罗斯这样的大国,要形成比较有组织化的多党体制,是一项复杂而长期的任务。原有的议行合一、党政结合的政治体制一旦崩溃,稚嫩的政党不能控制局势,填补政治真空的只能是政治强人或政治寡头。可是,如果没有政党以及议会的参与支持,政权以及政府的管理成效是极其有限的,这就是俄罗斯转型过程中出现混乱和低效率的政治根源。


期刊代号:D0
分类名称:政治学
复印期号:2005 年 01 期

关 键 词:

字号:

      政党在现代社会的代议制民主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政党的功能在于能够将市民与政治连接起来,有助于了解和表达个人、集体与社会阶层的利益,同时有意识地发展选民队伍,在市民社会与国家政权之间建立起一种联系纽带,从而支持某一种要求,实行某一种管理。(注:Jean Blondel,Comparative Government:An Introduction(Hemel hempstead,Simon & Schuster,1990),partⅡ.)转型时期俄罗斯政党发展只是非常有限地具备了这些功能。政府独立于议会监督和政党控制,同时在国家机器之上又建立起一种强有力的总统集权体制,这样就使得代表社会利益的政党出现边缘化。虽然,市民社会(注:在西方学术界,市民社会—般是指伴随着西方现代化的社会变迁而出现的与国家相分离的社会自治组织,社会成员按照契约性原则以资源为前提和自治为基础进行经济活动。)初现雏型,但却因为国家机器支离破碎,新生的代议制体制没有能力对抗其他的政治行为体,诸如军队、安全机构、金融寡头、利益集团、地方长官,甚至政府本身。在转型时期,催生政党的政治推动力与其说为了去竞争执政权力,不如说是现政权本身倾向于采取主动去催生政党。也就是说,政党产生的政治推动力不是这些政党为了争取执政权力,而主要是现政权采取主动催生政党以期获得民众支持。在转型时期,政党出现本身并不能说明其自然具备政党的功能,从政党出现到逐渐具备政党的功能需要一个过程,笔者认为,俄罗斯政党发展经历了四个阶段,并且每一个阶段都具有鲜明的特点。(注:海运、李静杰主编《叶利钦时代的俄罗斯》(政治卷),划分为5个阶段,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第247页;王正泉、姚渭玉主编《剧变后的原苏联东欧国家》,划分为3个阶段,东方出版社2001年版,第145页。)

      一、典型的造反政治(1985~1991年)

      1985~1991年的戈尔巴乔夫改革,使苏共统治权力急剧削弱。造成这种状况的根本原因是:首先,它不能缓解一系列紧迫问题,诸如社会经济问题;其次,社会上出现了各种各样具有政治倾向的人民阵线和萌芽性质的政党组织。(注:Gail Lopidus,'State and Society:Toward the Emergence of Civil Society in the Soviet Union',in Alexander Dallin and Gail lapidus(eds),The Soviet System in Crisis(Boulder,Westview,Press,1991),pp.130-147.)正式出版物“疯长”产生严重的负面影响,没有政治底线的舆论影响了民众的政治倾向,正在形成一种批判现存政治体制的舆论环境。造反阶段产生的政治见解极其混乱,浸透着俄罗斯人与生俱来的权威主义政治文化的影响。社会面临的老问题依然存在,而又产生了新问题,原本带有正面意义的民众参与意识,正在被极少数反对苏共政治统治的人士搞得混乱不堪。随着这些反体制人士变成一种正面活动时,俄罗斯社会就开始陷入分裂。造反阶段的混乱,纯粹是由戈尔巴乔夫的轻率造成的,用波波夫的话说,戈尔巴乔夫改革共产主义模式是在强制推行他的一种意志。

      1988年5月9日民主联盟成立,可以看作是俄罗斯多党政治时代到来的预兆。该组织反对苏共政治领导以及苏维埃政权,主张西方自由民主与市场经济,声称忠诚“和平民主革命”。民主联盟初期活动带有浓厚的“泼妇骂街”式特点,后来的情况发生了变化。它第一次政治活动是打出俄罗斯三色旗,要求重新命名列宁格勒。该党身上反映出的问题在当时具有普遍性,例如组织化程度低、领导层分歧大、会员人数少、破坏性大于建设性等。他们的政治主张浸透了中央集权主义心理,并且很容易从过去忠诚布尔什维克党转向忠诚“好沙皇”叶利钦,根本不具备成熟的市民社会的责任品质。(注:See Geoffrey Evans and Stephen Whitefield,'Social and Ideological Cleavage Formation in Post-communist Hungary',Europe-Asia Studies,Vol.47,No.7(1995),pp.1177-1204.)在其他共和国,非正式组织采取了人民阵线的形式,例如在立陶宛的“萨季迪斯”运动,争取自治与独立成为这类组织的话题和目标。在俄罗斯,由于缺少涉及全国性的问题,人民阵线的活动形式比较少,争取民主成为一种全国性政治活动。民主俄罗斯于1990年10月正式成立,该组织在8.19事件之前的这段时间在向戈尔巴乔夫施加压力方面发挥了最大的领导作用,其候选人叶利钦在1991年6月总统选举中取得胜利。

      俄罗斯的造反阶段,从持续的时间看较东欧国家要短,但是从混乱的程度上较东欧国家更加严重。1990年10月9日通过的全民公决法掀起了新一轮政党高潮,所有政党和工会已经合法。这一年底,俄罗斯至少有457个政党。当时的问题不在于缺少政党,而是缺少一个人数多知名度大的全国性政党。苏共结束对政权的垄断,使得各种政党的组织化程度有所提高。但是,它们仍旧具有造反政治的特点。在1990年3月至次年8月前的选举活动中,不同社会与政治组织之间形成的联盟,不是为了争取轮流执政和维护自身利益,而只是为了反对现政权。在选举活动中,反对现政权成为一种占绝对优势的政治倾向,大多数政党不能采取一种过渡方式来争取建立代议制政治。(注:Cf.Michael Waller,'Political Actors and political Roles in East-Central Europe',The Journal of Communist Studies,Vol.9,No.4(December 1993),pp.21-36.)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