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研究与“互文性”之比较

作 者:

作者简介:
李玉平,文学博士,南开大学中文系讲师,主要研究西方文论。

原文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

“互文性”是当今流行的文学批评“关键词”,它与传统的文学批评术语“影响”之间存在着激烈的代际冲突。后者是一个现代性的概念,它以作者为中心,注重实证研究,凸现了等级权威意识;前者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关注非个人化领域,注重符号分析,倡导民主平等意识。本文从语源分析、学术背景、中心着眼点、研究策略和意识形态等五个方面对这一对概念进行辨异。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4 年 07 期

字号:

      互文性(intertextuality)是当今最流行而使用又最混乱的文学批评“关键词”之一,它风头正健,大有取代传统的批评术语“影响”之趋势。毋庸置疑,“互文性”与“影响”之间有着明显的“家族相似”,但是,互文性也的确给文学批评带来了一些新内容,提供了一些新视角。后者正是本文所要探讨的问题。需要指出的是关于互文性的定义自从它产生的那一天起就聚讼纷纭、莫衷一是,我们这里主要是在“互文性”一词的创造者克里斯蒂娃(Julia Kristeva)和早期阐发者巴特(Roland Barthes)的意义上使用之。影响研究是历史实证方法在文学研究中的具体应用,在文学史、比较文学等领域被广泛使用,并且成为比较文学最初也是最基本的研究方法。本文中的“影响”主要以比较文学中的影响研究为着眼点。

      本文拟从语源分析、学术背景、中心着眼点、研究策略和意识形态等五个方面来对这两个批评概念进行辨异。

      一、“以太流”与“编织物”

      互文性与影响的区别通过对它们的语源分析便已初露端倪。关于“影响”,哈罗德·布鲁姆(Harold Bloom)曾经指出,该词最初的使用是指“受到来自天体的以太流的流入。这种以太流会影响人的性格和命运,改变尘世上的一切事物”(27)。日本学者大塚幸男对“影响”一词所作的词源考证更能说明问题。

      根据《小罗伯尔》辞典及《法语大拉罗斯》辞书所释,具有影响含义的英文和法文influence(德语是Influenz)是由中世纪拉丁语influentia衍化而来的,因而在原本意义上,它包含有“主宰人类命运的天体之力”的意思。这种“力”,具有“神秘”的本质。而且,这一名词是由古典拉丁语的动词influere(流向、流出的意思)演变而成的,后转义为“主宰他者的精神的、理智的力量”(大塚幸男22-23)。

      在中世纪拉丁语中,“influentia”意为“流向……”,它包含了星相学的含义,特指发源于星际或天空可以作用于人的性格和命运的天体流。据哈罗德·布鲁姆考证,“在英语中,‘影响’一词在德莱顿的批评术语里是没有的。蒲柏也从来没有在我们现在这个意义上使用这个词……又过了两代人的时间,当柯勒律治在文学领域里使用这个词时,‘影响’才基本上具有了我们今日使用时的意义”(27)。也就是说,到18世纪,英语中“influence”一词才具有了我们现代使用的意义。

      “互文性”的英语为“intertextuality”,法语为“intertextualité”,二者均来源于拉丁文的“intertexto”一词,前缀“inter”的意思为互相的、彼此之间的;后缀“texto”本意为织物、编织品,因此,该词的拉丁文原意即为纺织时线与线的交织与混合。

      从以上的语源学对比不难看出,影响更多的是强调一种个人魅力,甚至是一种神秘的力量,一种克里斯玛的特质。由于它的“流向……”本义就决定了影响有一个落差,即由高到低、由先进到落后、由发达到不发达。影响重在结果,其过程是神秘的、不易觉察的;而互文性则强调一种经与纬的编织过程,线与线处于同一平面,一种民主平等、多元共生的观念寓于其中。另外,互文性强调编织和生成的过程,其产品并非关注的重点。

      实际上,这两个词的中文译名也昭示了此种区别。“影响”的“影”,《集韵·梗韵》解作“景,物之阴影也。”“响”,《玉篇·音部》解作“应声也。”因此,不难看出,影、响是第二性的,是形的投映、声的回应,真可谓“影之随形,响之应声”。与西语的情形一样,汉语的“互文性”一词也与编织有关。“互”,《说文解字·竹部》解作“可以收绳者也”。“互”的意思,因绞绳时将绳子交错地收在一起,故引申为交错。“文”,《说文解字·文部》解作“文,错画也。”《释名》进一步解释说,“文者,会集众彩,以成锦绣,合成众字,以成辞义,如文绣然也。”可见,文的原初意义是指纺织品色彩交杂。总之,汉语译名“影响”、“互文性”从语源上分析,也包含有与西语原词大致相同的含义。

      二、现代与后现代

      分别考察影响与互文性产生的学术语境,我们可以发现影响研究滥觞于现代主义时期,互文性产生于后现代主义思潮之中。从影响到互文性的嬗变正是晚近以来学界热烈讨论的由现代主义向后现代主义转型的体现。

      “现代”、“后现代”既是一个历史的概念又是一个逻辑的概念。此处,我们兼顾这两个层面上的意义。从时段上分析,“影响”一词现代意义的产生(18世纪中叶)和影响研究的成熟(19世纪)都发生于现代阶段;互文性(20世纪60年代)产生于后现代主义时期。从精神内涵上考察,影响和互文性分别鲜明地体现了现代主义和后现代主义的精髓。产生于现代时期的影响属逻辑学范式,通过实证分析,最后归纳出作家、作品的本质规律和必然联系,旨在贯彻一种建立在事实考据和科学推理上的理性精神。产生于后现代语境中的互文性属现象学范式,为读者对文本的阅读和重写创造了一个变动不拘的开放的拓扑空间。原先影响研究传统下人们习惯的深度模式在互文性那里被解构了:现象的后面不一定有一个本质,偶然性后面不一定有一个必然性,能指后面也不一定有一个固定的所指;中心也被互文性解构了:原先处于边缘的、零碎的、隐在的、被中心所掩盖的一切释放出新的能量。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