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二十年

作 者:

作者简介:
莫光华,四川大学外语学院博士生,主要研究比较文学与德国文学。

原文出处:
外国文学研究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4 年 05 期

关 键 词:

字号:

      一

      中国的德语文学研究(注:本文无意评价国内德语文学研究的方方面面,而是仅从比较文学的角度,检视近20年来国内德语文学的研究状况,希望能引起德语文学界同行的思考,从而推动德语文学特别是中德比较文学研究全面、迅速地发展。)有着悠久的比较文学传统。从跨学科或阐发研究角度看,王国维用叔本华的悲观主义哲学阐释《红楼梦》的尝试,就对我国后来的中外比较文学研究具有示范意义。此后,宗白华、郭沫若等人对歌德的研究,特别是陈铨对中德文学关系的研究,都堪称早期中德比较文学研究的典范。近期较有影响的则有杨武能对歌德与中国相互关系的研究,卫茂平关于中国对德国文学影响的研究等等,张玉书(注:张玉书曾先后发起和主持海涅诞辰190和200周年的国际学术研讨会。)关于海涅与中国的研究;此外还有一些“德国某某与中国某某”、“德国某某在中国”之类的论文。现在的问题是:这类研究在我国德语文学界为数不多,且其中不少往往是为应付各种讨论会的“急就章”,远未形成气候,与国内英、俄、法、日等语种比较文学的兴旺情景不可同日而语。

      综观近10年来国内主要学术期刊上发表的德语文学研究论文,虽在数量和质量上与90年代以前相比有了很大提高,但从比较文学学科理论的角度看,其中大多数仍停留在传统的外国文学研究老路上,主要以译介、评述或者单纯的作家、作品或流派研究为重点,鲜见自觉运用比较文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与方法者,因而从整体上呈现以下两大缺憾:

      1.研究范围比较狭窄,德语文学的宝贵资源没有得到充分开发与利用。

      从研究对象看,近百年来的中国德语文学研究一直局限于为数不多的一些作家,仅集中于莱辛、歌德、席勒、海涅等屈指可数的几位经典作家;19世纪的众多作家中只偶尔有人论及施笃姆、冯塔纳等。20世纪上半叶的作家除茨威格、里尔克外,卡夫卡(注:近年来对卡夫卡研究较深入的是叶廷芳和谢莹莹。参见何峰:“荒诞中的真实 现代人的困境”,《外国文学研究》2(2001):100-105。)在中国影响最大,可惜人们几乎忘记了他是德语作家,因为关于他的研究往往来自国内英美文学界或中国文学界。二战前后的作家最受重视的是托马斯·曼、黑塞和主要受戏剧界关注的布莱希特(注:国内举行过别开生面的布莱希特研讨会。张黎和余匡复两位德语文学专家研究布莱希特卓有建树,黄佐临和丁扬忠等戏剧家则对其戏剧和戏剧理论在中国的接受功不可没。),但这些作家却没有得到全面、深入的总体性研究。虽然偶尔有人论及原本不应被遗忘的重要作家如霍夫曼、施塔尔、施尼茨勒和策兰等等,但是有关文字往往出自其中译者之手,且大都属于零敲碎打式的评介。此外,德语诗歌资源虽然异常丰富,但人们对之却不很重视,除林克有所涉猎,极少有人论及。

      从比较诗学来看,国内德语文学界的最弱项乃是对德国文论与诗学的研究(注:国内德语文学界仅叶廷芳、章国锋等少数几位学者对德国文艺理论有深入研究。)。一个令人深思的现象是:纵览国内影响较大的一些西方文论教材和专著,不难发现,20世纪西方文论名家有半数以上是德国人,可我们的德语文学研究者中,却几乎没有人关注这方面的问题。

      2.国内德语文学研究者普遍缺乏跨学科研究的意识,鲜见有将文学研究与其他人文学科乃至自然科学研究结合起来者。众所周知,或直接或间接,文学与哲学、宗教、美学、心理学、社会学、音乐以及造型艺术等学科或艺术门类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诗人与哲人之国的德国思想文化资源十分丰富,而德语文学本身具有思想先行的特点。因而从比较文学的视角看,对德语文学做跨学科研究本来大有可为,但我们却几乎无所作为。

      二

      从比较文学的视角考察,我国中德比较文学研究之所以出现这种滞后局面,或许可以概括为以下两方面:

      1.外因:德国自身的比较文学研究相对落后。

      尽管自康德以来,包括马克思在内的不少德国哲学家、思想家、文学家、艺术家都为现代西方文论,从而也间接地为比较文学的学科理论提供了丰富的思想理论资源,而且从莱辛、赫尔德、歌德、施莱格尔开始,德国的比较文学研究就没有中断过;可从国际影响和研究实绩上看,与法美两国相比,甚至同后起的中国相比,德语国家的比较文学是相对落后的:国际比较文学界的热闹讲坛上,很少能听到德国人的声音;国内一些比较文学文集或译文集中,也罕见德国学者的文章。这种情况显然与德国文学和德国文化在世界上的地位很不相称,至少在研究理念和方法上,也必然对我国德语文学研究者产生相应影响。

      2.内因:国内德语文学研究者大都缺乏自觉的比较文学意识,缺乏比较文学学科所特有和必须的跨越性视野和开放姿态。

      除了上述研究视野的局限,此处顺便列举两个颇具象征性的“组织人事”方面的事实,或许能够从侧面说明问题:其一,在人数众多的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理事会名单中,以德语文学研究为专业的理事只有杨武能和卫茂平两位,而上世纪九十年代中期以前甚至仅杨一人。这意味着,还有许多德语文学研究专家和学者没有进入比较文学界,从而整个德语文学界有意无意地与国内乃至国际蒸蒸日上的比较文学研究拉开了距离。其二,其他语种的同行都成立了自己的比较文学组织——即隶属于中国比较文学学会的相应分会,惟德语文学界至今没有此类组织。如此看似偶然和无关紧要的现象,不管具体原因何在,笔者认为,在客观上都必然对学术研究乃至德语文学教学产生不利影响。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