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们说着什么样话语,我们就知道他们处在什么样的时代,中国文学理论的当下话语表明其正处在一个巨大的转型过程之中:从共和国前期的革命话语转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学术话语。这一文学理论转型的语境关联,自全球化时代以来已经发生了质的巨大变化,但这种变化还基本上没有为正处于转型过程中的中国文学理论所意识。因此,应当怎样看待正在进行中的文学理论转型和怎样进行这种转型的新生,成了一个须加重思的问题。 一、中国文学理论转型的已有历程和概念转换 (从政治到学术) 1978年以来的文论转型,受到两个方面的推动,一是中国的改革背景,二是世界学术的参照范型。从代表共和国前期文学理论的两本著作(以群主编《文学的基本原理》(1963)和蔡仪主编《文学概论》(1978)到改革开放后的一系列论著:如孙正荃主编《文学论纲》(1988),童庆炳主编《文学理论教程》(1998),陈传才、周文柏《文学理论新编》(1999),顾祖钊《文学原理新释》(2000),吴中杰《文艺学导论》(2002),王一川《文学理论》(2003),一条转型的草图勾划了出来:一,在文学的本质上,从文学是一种意识形态,属于上层建筑,产生于经济基础又反作用于经济基础,从而强调文学的政治性(政治是经济的集中表现)、阶级性(经济结构首先是一种阶级划分)、党性(代表阶级的文学首先要求党性),到文学是人学(孙正荃和陈传才),文学是审美(吴中杰),文学是一种审美的意识形态(童庆炳、陈传才、顾祖钊)。二,在文学理论的结构上,以前是三结构:创作论、作品论、欣赏论,现在或者还是三结构,或者在这三论之外加一个发展论,成为四结构,但是由于对本质的定义不同。当从本质的核心问题上看,进入到结构的具体论述时,受西方文学理论的影响就明显增强。更表现为在具体微观上西方新术语的运用:媒介、文本、深层、完形、前理解,视界融和…… 如果说,关于文学本质,文论界已经基本上达成了一致,那么,在基本结构上和具体论述上充满了矛盾和分歧。因此,无论是要达成一致,还是形成自成系统的众声喧哗,中国文学理论都还有很长一段路要走,但是,尽管中国文学的三个方面,还有很多可以讨论的地方,三个层面之间,及各层自身之间,尚有不少可以研究的地方。然而,似可说,中国文学理论已经完成了从政治性到学术性的转换。现在问题是,中国文学理论就是在这样一个学术基础上去完善自己的体系吗?从当今的学术状况看,文学理论会走向何方,要走向何方? 二、中国文学理论转型进一步可能的概念转换 (从历史和文化的观点看) 自维新变法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建设,都是围绕着中国现代性进行的。世界史分为五个大阶段,原始文化时期(4万年前~6千年前),古代高级文化时期(从6千年前到3千年前),轴心文化时期(公元700年~17世纪),现代性时期(17世纪~1990年代),全球化时期(1990年~至今)。最重要的是后三个时代,轴心时代,产生了各大文化的基点,中国文化、印度文化、以希腊、希伯莱、波斯为代表的地中海文化,这三大文化生成出了各自的子文化或影响了除美洲文化外的几乎所有文化。现代性时期,西方文化率先现代化并主导了全球的现代性进程。各种非西方文化都是在自己本土文化的基础上并在西方文化的带动下,进入了自己的现代性历程。中国文化也一样是在中国轴心时代文化为核心的古代文化的基础上,在世界先进的带动下,进入现代性的。在整个现代性时代,追赶世界潮流成了中国现代性历程中的主导方面,与中国现代性进程相伴随的中国文学理论,同样以学习世界先进为目的。这个世界先进,先是西方,继而是苏联,后又回到西方。中国维新变法以来的文学理论的变化或转型,都是以现代性的目标变化和转型为动力,并服务于现代性目标。但是,1990年代以来以电脑技术、跨国资本、文化工业、消费社会为特征的全球化时代,转变了世界的方向。400年来,一方面,西方文化经过与各种非西方文化交流,从近代、现代、后现代,不断地与非西方趋同和一致;一方面,各种非西方文化在走向现代化的过程中不断地走向与西方一致,从而在全球化时代达到了一个质点,一种新的世界文化创造将会而且正在出现。这种新文化一方面表现为西方文化的继续主导,另一方面表现为各轴心时代的主要文化将显出其文化力量。这是一个新的轴心时代,不是两千年前的分散世界史中的轴心时代,而是全球一体化中的轴心时代,这个时代需要世界各文化的积极共创。 这是一个非常简略的概括,略去各种复杂的内容。落实到中国文学的转型上,1978年以来中国文学理论的转型是在现代性时代主导思想下的转型,而1990年代以来,中国文学理论除了继续和完成现代性转型的同时,又有了一个全球化时代文化创造的新使命。这就是不但从世界先进中去思考去完成自己的文学理论,而且从中国文化的特性中去思考和创造自己的文学理论。所有非西方文化都是去学习、效法、追赶西方,去实现自己的现代化,但是它们的现代化道路却各式各样,中国式的现代化、印度式的现代化、日本式的现代化、俄国式的现代化、伊斯兰世界的现代化……各种带有特色的现代化道路,不仅要由前面的榜样(西方文化)来说明,也要由自身的文化传统来说明。由于后一因素以前往往被忽略或得到否定的评估,因而,在用前一个视点看问题的同时,突出后一个视点就变得重要起来。当我们一旦从全球化时代世界文化突破的眼光去看问题的时候,中国文化转型的另一问题就显现了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