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化进程与文学审美方式的变化

作 者:
杨扬 

作者简介:
杨扬 华东师范大学中文系

原文出处:
文艺争鸣

内容提要: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4 年 03 期

关 键 词:

字号:

      20世纪中国文学最重要的变化之一,就是以上海为中心的城市文学的兴起。它不仅以全新的文学样式,出现在传统的文学审美领域,而且,这种在现代都市背景下形成的文学审美经验对整个中国文学的写作、传播乃至评价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这些变化因为是迥异于中国本土的传统审美方式,因此,直到今天,对以上海为背景的城市文学的审美评价仍然是一个充满争议的课题。

      1

      从文学史角度来看,作为一种独具特色的上海文学的形成,是在19世纪中期以后,也就是通常所说的上海开埠以后。这种划分的文学史依据在于,上海开埠之前,在文学史上,上海本地几乎没有产生过一个有广泛社会影响的文学家,也没有提供过具有地方特色的审美经验,在当时国内的一般文人学士心目中上海是没有什么文学地位的。开埠以后,上海的文学发展情况就完全不同了。上海成为一个面向世界的开放性城市,不仅吸纳了不少国内的文人学士,而且,一些外国的传教士和文化人也来上海落户,建立印刷出版机构,出版文化读物,创办报刊,传播异域的思想文化。在这种新的社会基础上成长起来的上海社会,的确有其非常独特的表现,上海的本地经验,成为一种非常独特的社会人生经验,可以说,它完全刷新了以往中国人的生活方式和思考问题的方式。正是因为有这样的社会基础,所以,从文化上讲,差不多所有初到上海的外地读书人,在他刚到上海时,都会有一种新鲜感。这种新鲜感还不仅仅是初来乍到时的那种新奇,而是上海所提供给人的直观印象,是内地的读书人所从未见到或从未想到过的。到了上海,这些外地的读书人有一种原有的人生经验就此中断的感觉。就拿19世纪的文人王韬来说吧,当他离开苏州,第一次来到上海时,不禁被眼前所见到的上海景象所打动:

      一入黄歇浦中,气象顿异。从舟中遥望之,烟水苍茫,帆樯历乱,浦滨一带,率皆西人舍宇,楼阁峥嵘,飘渺云外……(注:转引自柯文《在传统与现代性之间——王韬与晚清改革》13页,江苏人民出版社,1995年3月版。)

      这种原有经验的中断和被搁置的悬空感,差不多是各历史时期的所有外来的读书人在上海的真实人生感受。如,中国现代文学史上非常有名的现代评论派代表人物陈西滢,在1927年写的《物质文明的上海》一文中,也表达了自己初到上海时的新鲜感:

      我们再到静安寺路和霞飞路的附近去走一回,就可以看见无数的宽敞的花园,精致的别墅,住在里面的舒服,我们相信一定胜于北京的清故宫和古代的什么阿房宫、金谷园。就是经过上海暂住的旅客,也一定会觉得大华、华安的饮食起居比哪一个大都会的旅馆都比得上吧。再走到南京路,极大规模的百货商店一连就有三个,其余的中国的,外洋的种种色色的衣食杂用的商铺,五光十色,叫人眼睛都看得晕花。此外有的是戏园、电戏、咖啡馆、跳舞场,公娼、私娼、赌场、烟窟,以及种种说不出,想不出的奇奇怪怪的消遣的花样,娱乐的场所。……(注:陈西滢:《西滢文录》第8页,辽宁教育出版社,2000年版。)

      外来者对上海的这种新鲜感,首先是由上海这座城市的独特品格所决定的。因为上海之所以能够在近代以来的中国社会中产生影响,最根本的一点,是上海提供了许多原来中国本土所没有的东西,换句话说,人们对上海的文化想象,是伴随着对外开放这一特色而展开的。像外滩的建筑群、大马路上的电车、伫立街头的咖啡馆和百乐门跳舞厅等等,都是中国传统社会所没有的。我们可以想象,任何一个初到上海的外来人,即便是他对外来文化已有听闻,但第一次在上海那么真切的见到这些物质存在时,头脑中还是不免会有所震动。不仅如此,上海作为一座具有现代风味的城市,其现代性从其诞生的那一天起就一直存在着,这就是以商业为主体的社会构成。一般中国的传统城市,大都是行政型城市,也就是说,是以政治或军事的重要性为主,而逐渐成为经济、文化的中心。但上海作为一个城市的出现,一开始就是以商业贸易为主,逐渐而成为政治、文化等方面的中心。立足于商业贸易基础上的上海,有着与中国别的城市不同的运行规则和道德评判标准。譬如,金钱意识具有较为广泛的社会群众基础。我们在不少文学作品中可以看到文学家们对上海最深的印象,是上海这地方讲究钱,相应地影响到对人对事,也喜欢以金钱作为衡量价值的标准。在这一问题上,文学的表现构成了最为复杂的社会图景。一方面,上海在现代作家笔下成为最憎恨的对象。如茅盾在《子夜》中,将上海描写成一张血盆大口,贪婪而无耻。但另一方面,上海又是艺术家们最最留恋之地,有那么多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学青年散落在上海里弄的亭子间里,寻找着个人的事业前途。亭子间作家差不多成了上海艺术家的代名词。从历史上作家艺术家们在上海的发展情况看,商业社会对于上海文化艺术的刺激和促进作用,积极的方面似更大一些。从20世纪前半段的情况看,上海始终是中国文学发展的中心,具体地说,包括鲁迅在内的一些重要的新文学人士,最后都选取上海作为居住地;最有影响的文学论争和艺术尝试,大都发源于上海,或与上海有密切联系;国内差不多所有重要的文学刊物都是在上海发行或在上海印刷后发往全国各地。所以,在上海我们可以看到近代以来商业社会的发展,对塑造新的文学、文化所产生的最丰富和最多样的影响。另外,近代上海的发展,是以流动人口为主体而构成的社会。据李右之的《上海乡土地理志》所记:

      ……同治间,人口共五十余万。三、四十年来,侨寓日多,孳生日众。近年(1927年前后——引者注)各省兵事,来沪者益多,居民号称百万,殆又过之。户口之众,超过京、津、汉三埠,人烟稠密,几有人满之患。惟本邑人数之多,实由五方杂处,客藉多于土著,良莠自不能齐。……(注:黄苇、夏林根编,《近代上海地区方志经济史料选辑》302页,上海人民出版社,1984年版。)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