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质化危机与传统艺术的再生成

作 者:

作者简介:
高小康,中山大学教授,南京师范大学博士生导师。中山大学 中文系,广州 510275

原文出处:
南京师范大学文学院学报

内容提要:

“全球化”作为一种文化发展趋势而言,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全世界不同文化发展中的趋同,即向具有普适性的方向发展——从普适性价值观念的形成到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等各方面文化特征的可交流性和相似性越来越突出。当代的大众审美文化活动和具有精英文化性质的现代主义艺术都不例外地产生了这种同质化趋势。同质化是自启蒙主义以来文化的交流、技术的发展带来的普遍性理想的特征,是一种进化论的文化观念。然而随着现代文化的发展,这种一元性的文化发展趋势正在产生危机。由大众文化和现代主义造成的同质化趋势使艺术正在走向单调和枯涸的终结之路。当今的艺术发展面临的问题是,怎样从进化论式的所谓“现代性”艺术思维和艺术活动造成的同质化中解脱出来,走向更富于生气的多元化发展。从这种危机中解脱出来的出路不在于简单地复兴古典艺术,而在于从多元性的传统文化过程中重新寻找和生成新的艺术精神,给当代艺术的发展赋予个性差异和多元性,因而成为与同质化趋势相抗衡的力量。


期刊代号:J1
分类名称:文艺理论
复印期号:2004 年 01 期

字号:

      中图分类号:J0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9853(2003)03-101-06

      一

      研究当代任何一个民族、一种文化传统中的艺术时所不可回避的现实就是被称为“全球化”现象的文化趋同问题。其实全球化是一个充满歧义甚至矛盾的概念。从最宽泛的意义上讲,自十字军东征之后开始的资本主义与近代殖民主义在世界范围的扩张,就是全球化的开始。对中国而言,鸦片战争之后西方文化对中国的入侵,则是中国被迫卷人文化全球化过程的开端。20世纪90年代后期的全球化观念,不过是这样一个大的历史过程在近年来所形成的一种新的形态。

      全球化作为一种文化发展趋势而言,最根本的特点就是全世界不同文化发展中的趋同,即向具有普适性的方向发展——从普适性价值观念的形成到生活方式、审美趣味等各方面文化特征的可交流性和相似性越来越突出。

      黑格尔在自己的历史逻辑观念中设想了历史发展的终结,即随着绝对精神的彻底复归而到达文化发展的终极状态;沿着他设定的三段式逻辑过程发展的人类文明便走到了最高也是最后的阶段。这就是历史终结观念。他的观点在19世纪听起来不过是痴人说梦。到了20世纪末,人们却惊讶地发现了一种历史终结的可能——由于世界文化的交融发展而造成普适性特征的形成和发展,因此导致了文化同一性趋势的发展和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多样性的萎缩,即不同文化形态在发展中走向了“同质化”(homogenization)。过去的世界历史所展示的不同形态文化的独立演变过程因此而告终结。

      世界文化的普遍化发展趋势,曾经是18世纪具有世界主义倾向的理性启蒙主义者们所期待的历史发展前景。在理性主义看来,世界文化的趋同是理性的要求。所以莱布尼兹会产生发明“万能算学”来解决人类一切纠纷的想法,歌德会提出“世界文学的时代已经到来”的乐观预言。到了19世纪末20世纪初,资本主义的发展带来的科技进步和工业革命把西方文明推向全世界,以西方文化为中心的文化同质化真的开始变成了现实。

      20世纪初艺术趣味的发展也同整个文化趋势一样存在着走向同质化的趋势。随着现代技术和商品经济的发展而发展起来的当代大众艺术突出地表现出这种趋势:好莱坞用巨额资金制作的“大片”、电视中的肥皂剧、脱口秀和综艺节目、不停地涌出的流行歌手和歌曲等等,这些艺术活动尽管一直在想方设法花样翻新,却越来越使人难以找到不同文化之间的差异和特色。走遍全世界,到处是好莱坞、麦当劳、摇滚乐和可口可乐的广告;不同的国家、不同的城市和不同的文化社区,相互之间变得越来越相似了。作为精英文化的现代主义艺术虽然是提倡个性而反对大众文化的趋同性的,实际上同样走向了同质化。从艺术活动和审美趣味的发展来看,以未来主义、超现实主义、达达主义、构成主义等激进的艺术流派为代表的现代主义思潮崇尚速度、材料、技术和对传统的破坏,这一切曾经给艺术带来了令人眼花缭乱的新鲜感,让人觉得现代主义艺术似乎比古典、封闭的传统文化和趣味更富有活力、更有个性也更丰富多彩。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这种表面上的眼花缭乱就越来越显现出背后深藏着的趋同倾向来:从工艺革命发展起来的“国际风格”建筑虽然是反传统的和不拘一格的,然而经过近一个世纪的发展之后,却令人感到这种现代风格对材料和技术的关注抹杀了文化差异,因此而形成的那种所谓的个性差别,都被淹没在对相似的材料、技术和空间感的追求所造成的同质化效果中了。从毕加索的立体派以来走向抽象化的现代主义艺术虽然给人的感觉是新奇怪异,但看多了就会发现,主观化、抽象化的形式由于剥离了传统造成的文化差异和独特性,反而失去了可以辨认的区别性特征——蒙德里安的长方形格子,康定斯基的圆、角和线条,波洛克弯弯曲曲的墨渍,克莱因用板刷涂成的大黑块……虽然我们可以说他们每个人都是独特的、有个性的,但从整体上看过去给人的印象是什么呢?有人说抽象派不过是画了些好看的窗帘布,也就是说那些花样翻新的图形本身已失去了吸引知觉注意和记忆的审美效果,只给人留下了花花绿绿的相似的装饰感。我们站在20世纪初欧洲的达达主义作品和80年代中国的“新”达达主义作品面前,看到的虽然是完全不同的东西,然而却又是无法区分的同样的乱七八糟——不过是把毕加索用的自行车把手换成了车铃和车锁、把杜尚用的瓷尿斗换成了生锈的水龙头;行为艺术则由光着身子涂墨渍换成了光着身子钻死牛肚子……现代主义的标新立异似乎变成了千篇一律的涂鸦;或者换一种说法,现代主义反传统努力的最后结果是取消了可辨认、可传播的作品,只有转瞬即逝的、不可捉摸的偶然意图。这种同质化对艺术风格的影响至今仍然可见。当我们站在上海外滩向浦东望去,那些五花八门的现代建筑说起来应该算是风格各异了,但从整体看上去仍然不过是相似的材料质感、相似的体量追求和相似的几何形式理念制作成的形状不同的积木而已。

      在现代趣味最初带来的新鲜感和狂喜过后,人们正在被各种文化的趋同所困扰。这种越来越趋同、越来越相似的趋势带来的是不同文化变得同质化、单调化的焦虑。这种同质化焦虑与文化全球化的趋势紧密地伴随着,成为当代艺术发展前景中一道灰暗的天际线。

      二

      对于全球化带来的文化同质化问题,批评最激烈的是一种带有浓厚政治色彩的观点,即所谓“文化帝国主义”或“后殖民主义”观点。简单地说,这种文化批判观点把上面所说的文化问题理解为意识形态问题,或者更直接地说,认为文化的同质化是“强势文明”即西方文化的历史阴谋,是企图把其它文明形态都殖民化的结果。对这种历史阴谋的警觉和反抗表现为颠覆西方中心的后现代主义意识以及形形色色的文化相对主义和新保守主义、国粹主义意识。

      这种意识形态批评观念具有一种主观化倾向,就是把客观历史活动从政治动机的角度进行心理化、拟人化的解释。这样的主观解释有助于造成对“强势文明”的敌视心态,却不一定有助于研究和理解当代文化的现实发展逻辑。毕竟,从内在动机的角度研究历史,多多少少带有臆测和诛心的味道,更像政治斗争策略而不大像学术研究。

      如果不从揣测政治动机的暧昧角度,而从历史的发展过程和结果来研究和认识当代艺术的同质化问题,可能对这个问题的理解就有所不同了。就拿人们最常用来作为文化殖民典型的好莱坞来说,这种电影文化虽然被批判者视为美国文化霸权的代表,而且它作为产业也的确给美国人带来了丰厚的收益。但从另一个角度讲,它所体现的文化特征和价值观念并不一定真正是美国式的。人们熟知的好莱坞电影特征——豪华的场面、逼真的效果、紧张的情节节奏和令人神往的明星风采等等,这些东西尽管是好莱坞电影所长,却很难说就是美国文化的特征。好莱坞所创造的这种电影趣味并不是美国特有的和通过某种策略灌输到其它文化中的东西,或者用我们所熟悉的说法,是资本主义的“糖衣炮弹”。事实上,这是不需要文化中介便可以被当代任何一种文化所接受的普适性趣味。我们甚至可以在与美国文化处于完全敌对状态的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中国电影中找到上述的类似好莱坞风格的东西。至于好莱坞电影中表现的美国文化特有的价值观念,却往往反而会被其他文化所忽略或误读。比如在中国,人们会很容易地把好莱坞政治影片中对小人物英雄主义的表现误读为是在“揭露资本主义的腐朽黑暗”。好莱坞电影的发展趋势与其说是在强化美国特色的文化与价值观念,不如说是在通过越来越高的投资和越来越先进的科技手段制造着对每个文化中的人们具有普遍吸引力的感性效果。好莱坞向全世界的扩张主要不是在传播一种特殊的文化,而是在发展对世界各个民族具有普适性的艺术趣味。

相关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