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人们普遍感到德育“目标过高”,而这种德育又缺乏实效。问题不单在于过高的目标难以实现,更在于它导致对“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的忽视,结果就连起码的目标的实现,也不尽如人意。于是,多年来一直呼吁严守“德育的底线”。只是千呼万唤,实际情况并无根本的改变。《当代教育科学》杂志2004年第5期发表的题为《“底线”教育:学校德育的新模式》的署名文章中,尖锐地指出:“社会转型期学校学生品德水平‘一再’滑降的严峻现实,使如何保持学生品德水平滑降到某一个‘底线’后不再滑降,成为我们难以回避而且必须解决的问题”。作者基于这种判断,顺理成章地提出以所谓“学校德育的新模式”构筑“低标准,严要求”的“道德防线”。问题在于“德育的底线”是什么,确立“德育底线”的根据是什么,“低标准,严要求”的道理,没有听说谁不赞成,为什么做不到?什么是“德育模式”,我国如今是不是存在“传统德育模式”,或别的什么“德育模式”?鉴于这其中的每一个问题都有相当的复杂性,在这里,与其说试图回答这些问题,毋宁说对这些问题本身加以澄清,以便弄清“德育底线”问题的症结。 一 说到“德育的底线”,不得不从我国特有的“德育”概念谈起。 众所周知,我国所谓“德育”,并不是“道德教育”的简称。其中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与“道德教育”,甚至还把中性的心理健康问题纳入其中。姑且称其为广义的“德育”。“德育底线”问题的发生,首先与此相关。 说到“德育的底线”,首要的问题便是就未成年人的行为品性和他们的活动条件来说,基础性质的“政治教育”是什么,所谓“思想教育”的含义是什么。它与“政治教育”、“道德教育”概念的外延是否有重迭之处,哪有无“思想”的政治教育与道德教育呢?假如把“思想教育”限定为高尚精神与情操的陶冶,同个人的价值观念、人生观念、世界观念相关,那么基础性质的精神与情操陶冶是什么?这就是说,除了“道德教育的底线”以外,还存在“政治教育”与“思想教育”的“底线”问题。不仅如此,问题还在于如此广泛的“德育”,是不是已经足以使现时代的未成年人实现社会化,为了使未成年人社会化,是不是还该实施“社会教育”?如果说“德育”的目标,包括社会—政治教养、道德品质与精神品格诸方面,那么就未成年人的成长和他们的活动条件来说,相对说来,其中哪一方面更带有基础性质?这是广义“德育”的“底线”问题。 如此说来仿佛距离“道德教育底线”问题太远,然而,“道德教育底线”的忽视,“道德防线”的动摇,从根本上说恰恰同“德育”内涵复杂化、德育目标多元化问题相关。不过,这里不必讨论如此复杂的前提性的问题。 二 如果认定“道德教育”是整个“德育”中带有基础性质的教育,那么,相对于社会—政治价值—规范、精神—文化价值—规范,“道德”本身就是社会守法人群价值—规范体系的“底线”。不过,这又得看对“道德”本身如何理解。 道德作为诉诸社会舆论与个人良心调节的行为准则,它本身就是“简单”的行为准则。(注:马克思:“私人关系间应该遵循的那种简单的和正义的准则”(《国际工人协会成立宣言》,《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72年版第135页);恩格斯:“人们用来调节人对人关系的简单原则”(《英国工人阶级状况》,《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1957年版第399页)。)因为在一定社会中,历史形成的由广泛人群约定并得到个人良心认同的行为准则,只能是起码的行为标准。不管人们是否懂得伦理学的番番道理,也不管一定社会宣扬什么道德原则、道德理想,开列多少“德目”,通常所谓“失德行为”、“缺德的人”,正是依据人们心目中的这种“简单”的行为准则作出的评价。可见,“道德”概念虽在高头讲章中至为复杂,而在最广泛人群的心目中并不含糊。这叫做“习俗道德”。 问题在于“习俗道德”只是社会的“道德防线”。由于社会在不断进化中,随着社会境况与社会关系的变化,不可避免地会动摇原有的习俗道德,产生与新的社会关系相应的新的行为准则。在社会转型期,情况更是如此。于是,便有“伦理道德”的倡导与发扬。惟伦理道德只有得到广泛人群的认同和个人良心的默许,才成为新的习俗道德。这将经历漫长的岁月。在此以前,它是以道德价值观念—道德规范的形态存在。这种道德价值观念与规范只有转化为习俗道德,才成为现实的道德标准。不过,在不同的社会群体中,道德水准不同。 明乎此,也就可以具体讨论“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问题了。 三 如上所述,所谓“道德教育的伦理底线”,其实,主要是习俗道德标准问题。坚守这种“底线”,就是在学生中防范与制止“失德行为”,不使任何一个学生成为“缺德的人”。 对“失德行为”、“缺德行为”又如何界定呢?由于它是与“德行”相悖的行为,所以人们是以心目中“德”的标准衡量某种行为,某个人的品行。尽管以“德目”形态存在于人们心目中的“德”的标准,依然并不那么“简单”,而人们并不是简单地根据某个人偶然的外在的违规行为,就轻易断定这个人是否“失德”、是否“缺德”,而主要依据行为的恶劣程度与不良动机,评价人的行为,根据某个人一贯的行为表现,评价这个人的品行。